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2500年的聖人孔子曾經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從古至今,“修身,齊家,治天下”是多少文人墨客的夢想,是多少讀書知理之人畢生追求的目標。然而當真正進入政治圈中才發現,自己的周圍總是圍繞一群小人,經常在自己背後使壞,怎麼躲也躲不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佛家常說:“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世間一切事情都有因果,我們身邊無論遇見什麼人都不是隨隨便便相遇,所以當不斷遇到小人的時候,我需要學會反省自己,你變了,一切才能發生改變。


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一 鋒芒不可外露

西漢時期名臣東方朔就是一個懂得藏其鋒芒的人,他是漢武大帝的寵臣,有大才,深通為官之道。求官初期為得到重用,三千竹簡上書自我推薦,做官時期卻判若兩人,不言國事,以滑稽侍君,避世於朝廷。

太平盛世,才高容易遭受到嫉妒,尤其是小人的嫉妒。小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才華不高,嫉妒心卻是十分重的,所以一個人不懂得如何守拙,那他就會成為小人的眾矢之的。一個人有才華不是壞事,但是太把才華當做一回事,那這就會壞事了。做人做事不要太過於張揚,應該學會保持低調,只有低調,才會讓人感覺到舒服。尤其是對待那些嫉賢妒能的領導,我們更應該學會隱藏鋒芒。“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在領導者的嚴重一個有能力有思想又不被馴服的人事及其危險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地位,從不吝惜犧牲下屬的利益,不擇手段地對這類人才進行摧殘,到頭來那些飽學之士只能自食惡果。勿現高志隨遇而乃安,才是大智。人要學會向蘑菇一樣,暗暗積累能量,厚積薄發,萬不可根基不穩的時候強出頭。


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二 學會斷舍離

鄒陽是西漢景帝時期的博學之人,在投靠梁孝王劉武門下的時候,一位經常奚落的門客向他辭行的時候提醒鄒陽說:“這裡是小人之所,君子是容不得的。你若不信,大禍不遠了。”鄒陽沒有聽信這位門客的話,依舊以君子自居,由於自己得到梁孝王的寵愛,引起了小人的嫉妒,老門客羊勝等人百般進讒言,說盡鄒陽的壞話。最終三人成虎,梁孝王將鄒陽關進監獄。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他們充滿了嫉妒、憤恨、失望、煩躁,他們需要一個地方傾瀉來得到心理的平衡,這種人不懂得內在反省,只知道將錯誤歸給別人,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垃圾人定律。小人他們他們往往能力有限,狹隘自私,嫉妒心 十分重,如果你在工作中、生活中被這類人包圍,請學會斷舍離,遠離是非圈。papi醬曾經在《拜託了冰箱》中提到自己公司的“潛規則”:從不招喜歡挑事兒的人進公司,因為搞事的人招進來,他不是一個人搞事,他是搞一群人。在垃圾人的世界裡,他們見不得別人的好,還唯恐天下不亂。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圈子裡,無論這份工作你是多麼的喜歡,請學會果斷斷舍離。

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三 管好你的嘴

賀若弼是北周隋王朝的一名大將,出身將門,博學強識,為國家屢立戰功,然而因為由於自己恃才傲物以及周圍小人讒言不斷,職位卻有退無進。為官期間賀若弼與韓擒虎爭功也就罷了,他還公開地指責楊素和高熲,嘲笑他們是酒囊飯袋,到處炫耀和廢太子楊勇關係密切,楊廣即位後,有和高熲、宇文弼議論楊廣生活奢靡,最終以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殺。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賀若弼這是作死的節奏啊!他怎麼就不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呢?

小人是一種心胸狹隘和喜歡造謠是非的一種生物體,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嘴,那麼得罪小人或者讓小人抓住把柄,都將給自己帶來不可以彌補的傷害。口直心快雖然給人一種坦誠和真性情的感覺,但是口直心快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得罪人,再加上愛憎分明,那你無形當中就和小人成為了對立面,你說小人不整你整誰呢?除此之外,不要抱怨太多。怨言不僅僅會減低自己的上進心和進取心,也和容易讓小人掌握住把柄並利用此向領導邀功諂媚,畢竟小人喜歡將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成長這一路就是學會閉嘴的過程,默默中強大自己。

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四 太愛惜名譽

張華是西晉時期高潔雅士,潔身自好,將名聲放在第一位。在為官期間不願意與小人威武,常常受到小人的百般詆譭。八王之亂時期趙王司馬倫發動了宮廷政變,想借用張華的威名壯大自己的隊伍。張華愛惜自己的名聲,不願意與亂臣賊子威武,一口拒絕了趙王的請求,最後被趙王殘忍殺害。張華確實是保住了自己的名聲,但是由於貪圖美名,不知道和小人進行周旋,最終壯志難酬,命喪黃泉。

“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君子道德高尚,知理明事,但是一味清高,愛惜名聲,不講究策略,這是君子最大的薄弱點。“好榮惡辱,好利惡害。”乃人之本性,但是如果過於在意名譽,那在為人處世過程中,君子往往會被束縛到手腳,而小人不同,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機會沒有什麼底線,無所不為,這在人際交往中就使得君子處於尷尬的弱勢地位。“譽之非譽,小人之術也。”小人知道君子愛名聲,所以喜歡利用道德綁架的方式綁架君子,他們允許自己做錯事情,但是不能忍受君子做錯事情,當我們利用同樣的方式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對待小人的時候,他們常會站在道德制高點譴責你。“你這個人怎麼可以這樣子,實在是太不君子了,太不道德了。”他們會利用鼓勵的方式引導你做出對他們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你的行為和他們想法背道而行,他們就會利用輿論和道德綁架你,是你重新回到有利於他們利益的軌道上。“不畏人言,惟計利害。”有些時候,我們對待小人也不得不利用小人的方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奸治奸,奸滅自安;伏惡勿善,其患不生。”有些時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式。

學會和小人相處是我們終要學會的一門課

從古至今,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都在不斷地譴責小人,鼓勵人們學習儒家文化,做一個正人君子,但是這麼多年來,如何天妒英才、“好人活不長,壞人遺千年。”的抱怨仍舊不斷,屈原、楊家將以及岳飛等例子屢見不鮮,人們的文明在不斷進化,但是小人依舊存在,無論身處什麼時代,懂得如何和小人相處,學會保全自己,這始終是一門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