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書中大量運用心理描寫、細節描寫,來刻畫“陌生女人”對愛情的嚮往、付出、痴情。

以細膩的文筆,充沛的情感,以及“陌生女人”身上所展現出的“東方神韻”,她的內斂,她的情感不露,她短暫的一生。把一個簡單的暗戀故事,昇華到一種情深不壽的悲劇美感之中。

這是一本講述暗戀的小說,有少女懵懂時期對愛情的憧憬,有女子為了心愛的人甘願被愛囚禁的苦楚和掙扎。這是一個略帶感傷的故事,飛蛾撲火的故事。

也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也是一段將痴情描寫到極致的愛情信仰。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陌生女人”戴著層層面紗,而在她心底有著驚濤駭浪般洶湧的情感。看似平淡的情節,卻佈滿一個女人對愛情的渴求。

也將“陌生女人”對愛情的“傻瓜”精神表現出來。哪怕這段愛情沒有結果,哪怕那個男人不愛她,她卻依然愛著那個人,毫不動搖。

在禪卡塔羅裡,傻瓜代表著一個繼續信任的人。他的信任無與倫比,十分純真,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將其腐化。

就像“陌生女人”對作家R的愛,時間無法改變,別人無法撼動。而書中的“白玫瑰”貫穿在幾處重要情節中,是純潔愛情的象徵。

看完這本書,也許你會笑“陌生女人”很愚蠢,但她的愛是本能、是直覺、是不去懷疑地愛。

所以她將白玫瑰的清香,永遠留在讀者的心間。也許,也留在了每年作家生日的窗前,久久不散。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01 從形式上看:書信為故事主線鋪展,以女性視角刻畫情感。犧牲精神來讚揚女性品格,悲劇色彩來昇華美感。

這本書主要以書信體裁展開,貫穿全文。

書信小說,通常以第一人稱為敘述角度。用在抒情、心理描寫方面,文字優美、情感舒暢、更能使讀者感同身受。

“陌生女人”在信件中,以第一人稱為敘述口吻把她與作家的故事娓娓道來時,細膩、傷感、深情的氛圍被自然而然的勾勒出來。

信件的開頭標題上寫著:“你,一直都不知道我存在的你啊!”把信件的主旨內容表達了出來。

她還說:“如果我沒能死去,我會撕掉這封信,像以前一樣,把一切埋藏於沉默之中。”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我們之後看到的內容,是因為她死去了,所以她才把這封信寄給作家R。而之所以要把這件事告訴作家,是因為她死後還要繼續愛他。

小說結尾時“陌生女人”對作家說,她死去後還會有誰在他每年生日的時候,送上一束白玫瑰。還請求作家,在他每年生日的時候買一束玫瑰擦在花瓶裡。就好像她的氣息,不曾離開他。

信的最後有一段說:“我已經不再相信天主了,我不需要別人為我做彌撒,我只相信你。”當愛成為一種信仰,不願離開。

這種強烈的情感,讓我想起了《茶花女》,書中的瑪格麗特因病死去後,阿爾芒還要挖開她的墳墓,吻一吻愛人的臉頰,哪怕瑪格麗特的屍身已腐爛、發臭。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魯迅有句話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這個故事為什麼給人悲傷,因為“陌生女人”的愛而不得,還是她的愛那樣深沉、濃郁,還是她太隱忍、可悲,不忍她這麼苦戀。

我們都被“陌生女人”到死只愛一人的愛情所感動,也為她的執著,她對愛情的始終如一而動容。因為她的一意孤行,哪怕得知對方不會對她用情,而是取樂,也甘願付出。

這是一個“陌生女人”用生命去愛的故事,死亡並沒有讓她的愛結束,而是讓她的愛永留芬芳。

另一方面,書信的體裁讓故事更有真實性、人物傳記性。因為是以第一人稱,第一視角展開。“陌生女人”講述自己的經歷、想法,我們會跟著她的情緒經歷一回故事的發生、過程、結束。所以對她會自然而然產生“憐憫、理解、共情”等情緒。這是書信體裁,在本書中體現的作用。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02 從內容上看:愛是永恆的主題——文學性的愛情,理想主義的愛情。

“陌生女人”的愛情偉大的同時,也讓人看到了她在愛情中的卑微。女性與男性之間的不平等,有人認為這是茨威格為女性發聲的一部作品。

文中的作家R帶著男權主義的思想,愛情對他來說更多的是征服和遊戲。而文中的陌生女人與母親相依為命,她的生活裡曾缺席過父親的角色。在她情感意識逐漸成熟的時候,作家R正好以一個儒雅中年男人的形象出現在她周圍,她把內心缺乏的情感一下子寄託在這個男人身上。

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一個13歲的女孩開始意識到愛情,那這個愛情多數情況下是不理性的。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她的愛情肯定理想多於現實。

但她的愛情也是真實的,她因為作家R的學識豐富,而提高自己的閱讀素養。也因為他喜歡音樂,而練習彈琴。活脫脫一個被愛情的美好所感染、所努力的青春期少女的形象。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她也因為年幼,而無法不跟著母親的改嫁,而離開作家R。但距離非但沒有讓她淡忘這段感情,反而讓她更加執著。她一直在等待長大,長大後去愛他,也想讓他愛上長大後的她。

在她與他度過的那幾個夜晚,是她離他最近的時候。

這時候作家R和陌生女人,代表男性和女性的思想之間存在的本質差異。作家R把女性不當成他最終的歸宿,而陌生女人卻把作家R這樣的男性當成生命的唯一。於是一個玩膩了拋棄,一個被冷落在外,叛逆追尋另外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這條路可以被稱為女權思想。也可以被稱為陌生女人理想愛情的終極表現。她開始擁有自己的思想、主見,不受傳統思想的控制。也不再像那時被母親所迫,而離開作家R時的無奈、痛心。她雖然在作家R身上看到了無望的愛情,但她選擇先行離開。雖然她生下了他們的孩子,但她打算獨自撫養。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愛可以是她一個人的事,與他無關。雖然她依然愛著作家R,但她更多的是為了生存、為了孩子。直到孩子的死,給了她絕望。她又想起了他,想起她最初的愛。

據說日本作家森茉莉,把對父親的愛,寫成了耽美小說,因為她無法容忍任何女人去和她分享父親。

而陌生女人對作家R的愛,來自於生命中男性角色的缺失,從作家R的年齡看,這個成熟的男人,在一個恰當的時機,成為了一個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內心的牽掛和情感的寄託。

當這個男人離開她後,她又把她和他的孩子,當成情感寄託。但這個孩子死後,她又想到了作家R。為什麼她非作家R這個男人不可呢?甚至要將他當成信仰。

這種偏執,這種愛到極致的變態情感,是一種理想的,偏文學性的愛情。她不能真實存在現實生活裡,但它可以以一種理想化的情感,出現在小說裡。

就像森茉莉在她的小說裡愛著父親。作家R其實就是陌生女人心中理想化的父親角色,因為她的生命來源於這個男性角色,所以她可以沒有信仰,但卻不能沒有他的愛。這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表達,父權男性在女性心中不可磨滅的形象。

因為愛是女性生命的主題,也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情感。但本書同時也在表達,生命的個體性。鼓勵女性擺脫父權情感下悲劇的命運,意識到個體的偉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總結: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一本披著情深似海外衣的書,實際上有著層層外衣。是女性情感意識中,形成的一種偏差。這種偏差,容易讓人迷失真正的自我。

只有當我們意識到這種情感的來源、去處,意識到我們是自己的個體,不是男性的附屬物。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唯一性,要在一種平等的情感模式下,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愛是生命存在、活著的意義。

作者簡介:年錦瑟,文藝女青年一枚,嚮往自由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