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全書最大的Bug應該是黑暗森林。人類世界都是層次越低戰爭越多;層次越高合作越多。你認為呢?

小不溫柔


首先用我們人類思維,或者是用我們目前所有的知識去解釋這個黑暗叢林法則,我覺得沒辦法,縱觀歷史上來看的話,黑暗叢林法則確實存在

所有生命體最終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就是生存,不要想永遠的生存下去,你就需要獲得生存所需要的能源,而目前來說能源不是無窮盡的

科技相等的國度或者是星球沒有馬上戰爭相互合作,這其實只是表面現象,當一方沒有十成把握把你消滅的時候,他暫時肯定不會動,但一旦他有十成把握能幫你全部消滅的話,那麼等待你的只有死亡


阿肉哥


黑暗森林的一個前提是,文明層次必須侷限於森林之中。生存的資源是有限的。

如果生命的層次已經超越了黑暗森林的侷限,比如說已經不再是碳基生命,也不是傳說中的硅基生命。而是像佛教所說的色界,甚至空界,……那高層次的生命來看黑暗森林,就好像你我在看屎殼郎一樣,屎殼郎所爭奪的資源,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爭鬥,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可笑的。

在小說中,三體人看中了地球,太陽系就是被屎殼郎爭奪的資源。這種情況下,黑暗森林的法則是可以生效的。如果有另一種形式存在的文明,無需爭奪落腳的星系,也可以和原住民共存,隱蔽自己的存在。或者隨時跨越星系,無視時空的限制。根本不需要來和你爭奪什麼,也許你本身就是人家所擁有的資源之一,他完全沒必要把你毀滅掉。

黑暗森林法則在某個範圍內是有效的,但不宜無限的擴大其適用範圍。小說的設定就是如此,到最後也沒有做出突破。雖然說是一個bug,但對於一篇小說來說,只是完全正常的現象。而作為大家聊天的談資能各抒己見,也挺好的。


狼財精


不可能,猜疑鏈是無法破解的,根本無法解除黑暗森林枷鎖。

相互交流的風險很大的,先下手為強才是高級文明對待其他文明的基本原則


你看我好像一條狗


不要用你的業餘,去質疑別人的專業——大劉是工程師,構思三體是花了時間和精力的!


刀哥0127


書中有幾個大的設定:第一,宇宙中生物種群很多。第二,種群的差異甚至達到了界的程度。第三,一定等級的文明會長壽或永生而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不變。第四,文明有善意的必然有惡意的。第五,你能發現我意味著有一天我也一定能發現你只是時間問題。第六,你不知道我是不是善意的,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善意的。你不知道我怎麼認為你怎麼認為我的。我不知道你怎麼認為我怎麼認為你的。猜疑鏈產生。所以基於這幾個設定黑暗森林是唯一的結果。當然設定本身有爭議,但是如果認同設定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


到得前頭山腳盡


你是站在地球文明的角度上思考問題的,這是思維設限。站在地外文明的立場上,毀滅地球根本稱不上戰爭的級別。就像你下班路上看到腳下有隻螞蟻,頭腦中還沒思考該不該踩死它,你的腳已經踩過去了。


話噬人


也只有人類會這樣想,你腳下的螞蟻你會覺得構成威脅嗎?高等文明看低等文明,根本不用猜疑,就好比你看螞蟻不會覺得螞蟻會進化到威脅你。


碌碌一生


我認為你說的很符合我的想法,理由有如下幾點:一是:文明越高級,所對應的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與對周邊環境認知水平應該更高,對待比自己弱小的東西更具有包容心才對。參考一些我們國家與歐洲等國家對於動物保護的態度(不喜勿噴,西方國家在對待動物保護方面確實比我們做得好),越是知識水平越高,認知越高,越能夠更平和更大視野的看待周邊關係。舉一個不太貼切的例子,就是一般現在社會,知識水平更高的人往往對一些事情計較的更少,反而是知識水平沒那麼高的對待事情更加偏激和斤斤計較。

所以,文明越高級,更應該有包容共存的心思,不然可能就會走向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而不會繼續發展下去,現在我們的環境和我們可持續發展措施以及我們倡導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措施是不是正好印證了這個觀念呢?如果你沒有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只知道毀滅,那麼你就很難飛出你們的星球。

其二:資源有限論,先不說就我們人類角度而言,是否會在乎猴子啃食掉了幾株玉米而對其進行種族滅絕,就說宇宙中的資源,智慧文明在茫茫宇宙的佔比中何其渺小,就如一個村子,你再怎麼發展,也不可能需要用到一個大洲的資源,而且就拿未來資源而言,更高等級的可能需求的是反物質,暗物質,這些資源在宇宙中不應該很是稀缺(讀的書少,不知道正不正確,據說是宇宙中暗物質很多)。何況宇宙接近無窮,各個文明打擊另一個文明都需要發揮這麼大精力去搜尋,那麼多出來的精力多找幾個有資源星系是不是更划得來的多?說到這裡會有人說,隨著文明壯大,人口增多,資源需要更多的來反駁,那麼還有另一個理由。

其三:承接其二,資源緊張論有個很大原因是相對於文明人口增加來進行說明的,那麼是否文明越大,人口會越來越多呢?個人觀點認為不然,先拿叢林法則來說,越高級的掠食者往往數量越少。再從我們人類社會來說,再比打一個不恰當比喻,就是西歐國家的人口逆增長,以及現在一些知識分子的繁衍觀念,你會發現,同樣是人,整體知識水平和素質水平越高的國家,他們反而不願意生,人口因此負增長。個人知識水平越高,他們更願意一個小孩,有的甚至不想要。參考現在我們每個家庭的小孩數量和幾十年前我們每個家庭數量。所以文明的不斷髮展,個體數量應該並不會爆發增長。

其四:文明的發展方向,我認為文明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前期中期會在於物質文明高速發展,滿足每個個體的生存需要,就如我們的發展,先是滿足個人溫飽的生存問題,讓每個人吃得起飯,不至於餓死這個時候物質需求高速增長,精神文明相對滯後。後續是滿足個人發展問題,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未來的機器人普及,人們不再需要苦逼的進行工作了,這就是未來的趨勢與圖景。這個時候精神文明逐漸趕上物質文明,直至持平。再進一步就是精神文明的發展,這時候每個人所追求的就是實現自身的價值,注重自身的感受,就像你愛畫畫,你才會去研究探索,是自己想要去做才做,想要去成就而成就。在這個層面,物質文明是為精神文明服務的,社會已經沒有了利益這個東西,一切的物質文明增長,全然是為了精神文明的需求滿足。而精神文明的增長,恰恰是不需要多少物質的。參考很多我們歷史上精神境界很高的人,老子,莊子,王陽明等。

既然文明的提高,對於物質需求逐漸減少,人口也控制在一個範圍之內,精神境界更好,講究天人合一,又怎會喜好殺戮,執行最野蠻的黑暗森林呢?茹毛飲血遠古時代,又怎能預測到今天我們不再與虎狼為敵。美洲對印第安人的大肆屠殺,又怎麼會輕易發生在現在我們更文明的今天呢?我們無法推測未來的意識形態,更無法推測其他智慧生物的宇宙觀點,對於宇宙的探索,我們保持謹慎與敬畏,但是不能用黑暗森林一以概之,自縛龜殼之中。



海逸621


活生生的例子在那,美國自認為太陽系內最頂級的存在,幾乎年年不是在戰爭中,就是在去戰爭的路上。


橋頭老酒


合作只限於文明程度差不多到文明,也沒見美國人民和印第安人合作啊,印第安人還不是被屠戮殆盡,所以宇宙中也是這樣,你不知道哪個文明會突然科技爆發,所以先下手為強是最優選擇!文明對生存和種族生存應該是一個道理,地球從誕生生命到現在為止,有多少生物族群消失在歷史之中?不計其數吧,所以放棄幻想吧,只有戰鬥才有出路,跪著的文明成不了氣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