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疫情肆虐,《美帝國的崩潰》的預言是否應驗?


美股熔斷,疫情肆虐,《美帝國的崩潰》的預言是否應驗?

現在可能沒有一本書比2013年出版的《美帝國的崩潰》(The Fall of US Empire)更加炙手可熱,這本書預言了美帝國的崩潰就在今年2020年。此書出版之際,雖引起了全世界廣泛關注,但是沒有人真正認為美帝國的崩潰會在這麼近的2020年。但是這場新冠病毒肺炎從爆發到引起世界性的疫情蔓延,超級霸權的美國的種種表演與表現,無不在印證著作者的預言。

作者是被稱為“和平學之父”的約翰·加爾通(Johan Galtung),是一位頗具盛名的挪威政治學家,早在1980年就成功預言十年內柏林牆將倒塌,緊接著蘇聯帝國將崩潰;《美帝國的崩潰》最大的亮點,不僅在於對美帝國即將崩潰的驚世預言,更在於預言背後的嚴謹分析。作者以1980年預測蘇聯帝國崩潰的理論為基礎,深入考察了當前美帝國衰退和沒落的原因、過程、方式、時間和地點,謹慎分析了世界未來的世界格局,並對歷史上西羅馬帝國的興衰與西方帝國主義進行了比較研究。《美帝國的崩潰》洞察世界政治的風雲變幻,為中國讀者提供了一種認識當今超級帝國的全新視野,是一本關心世界未來的有識之士的必讀佳作。

約翰·加爾通之所以成為國際公認的“和平學之父”,是因為半個世紀以來,他調停了100多起國際衝突,1987年獲得諾貝爾環境獎, 1987 年獲得諾貝爾環境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1993年獲得甘地獎,並獲得多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和13 個榮譽博士學位。

加爾通教授1930年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精通8國語言,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巴黎大學、柏林大學等學府任教。1959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和平學研究機構——奧斯陸國際和平研究所(PRIO),隨後協助建立多所遍佈世界各地的和平與調停中心。著作等身,85部專著、27 部合著,作品被譯成33種不同語言。自1973年以來,加爾通訪問中國十多次,還與夫人就他們自己的經歷寫了一本書——《向中國人學習》。

下面以書摘的形式,讓讀者能更清晰的認識本書的觀點與風格。

本書分為三部分,現在未來和過去。

書摘1

現在部分講述書名中,美帝國的崩潰(The Fall of US Empire)所指出的事實。2020年我預言美帝國在2025年將會崩潰,但是現在我將時間縮短了5年,喬治·W·布什通過欺詐手段當選首任總統,4年之後又通過其它手段再次當選加速的這一進程。該預言即將成真。在21世紀前幾十年中,我們將見證這一切。

“未來”是探討“——出路在何方?”(——And Then What ?)的內容。許多人會把這句話理解為“現在怎麼辦?”,因為美帝國的崩潰還沒有發生。令人痛苦的事情仍將到來。“魔力消失”後,帝國崩潰後的建設,你在等待著我們。“未來”部分分為兩塊:全球範圍與國內情境。……

過去部分闡述從前的帝國主義。對一個和平研究者而言,帝國主義——結合了直接暴力結構暴力和文化暴力——是一大值得關注的問題。

如何判斷一部帝國正在衰落,繼而推測出帝國的終結日?加爾通提出一個新闡釋:當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四大權力的濫用程度逐漸降低時,帝國開始衰退,當四大權力不再被濫用時,帝國就走向崩潰。加爾通列舉了美國15大矛盾:

摘錄2:

1、增長與分配的矛盾:生產只是相對過剩,世界上仍有14億人口每天生活費低於1美元,每天有12.5萬人死亡,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捱餓; 2、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的矛盾:貨幣、股票、債券被高估;破產、失業、無合同的工作比比皆是; 3、生產——分配——消費和自然的矛盾:生態危機、資源枯竭/環境汙染、全球變暖等愈演愈烈。 二、軍事矛盾(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拉美貿易協定/美國——日本大都市發展規劃組織體系) 4、美國國家恐怖主義和恐怖主義的矛盾:近似瘋狂的回擊; 5、美國和其同盟的矛盾:除英國——德國——日本外,其他盟國表示對美國受夠了; 6、美國在歐亞的霸權主義和俄羅斯——印度——中國的矛盾:涉及全球40%的人口; 7、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和歐盟軍隊的矛盾:引發廷德曼斯的進一步行動。 三、政治矛盾(美國受上帝垂青的卓異主義) 8、美國和聯合國的額矛盾:聯合國終將會反擊; 9、美國和歐盟的矛盾:競相爭奪東正教/穆斯林的支持。 四、文化矛盾(美國勝利的平民文化) 10、美國猶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聯合國安理會有四個基督教國家,而56個伊斯蘭國家卻無一席之地; 11、美國與古老文明的矛盾:即與中國、印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阿茲克/印加/瑪雅的矛盾; 12、美國和歐洲精英文化的矛盾:主要是與法國、德國等之間的矛盾。 五、社會矛盾(以美國為首的世界精英與其他經驗多額矛盾: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與世界社會論壇(貝侖阿雷格里港)之間的矛盾) 13、國有企業的精英和工人階級中失業者、合同工的矛盾:中產階級如何自處? 14、老一輩和年輕人之間的矛盾:以西雅圖、華盛頓、布拉格、熱那亞等地的年輕人為代表。中間一代人如何面對? 15、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美國夢、美國和世界現實之間的矛盾。

美國一切矛盾的核心是:

書摘3

美國一切矛盾的核心是:美國以全球6% 的人口消耗了全球35% 的資源,這意味著,美國是大幅吸納—消耗資源的國家,運行成本非常高。同時,由於美國的資源消耗對外依存度非常高,這意味著,美國必須大量攫取世界資源,才能滿足其消耗。可以說,無論是作為美國還是作為美帝國,美國重要矛盾的根源都在於其大幅吸納—消耗。而作為世界意義的美帝國,大幅吸納—消耗將使世界不堪其負。

就國內情況看,為了滿足民眾對福利提高的要求,美國對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大,而由於資源稀缺,導致資源需求增加與資源稀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一矛盾導致美國模式成為昂貴的模式,美國的民主也就是昂貴的民主,而美國模式根本不可永續,這就是美國的自足性與穩定性困局。

人們更關心的是,美帝國消失後,接下來會什麼怎麼樣呢?加爾同不認為會一派祥和而是各地區以地區為單位,相互競爭風起雲湧,國家和民族將逐漸淡出,讓位於區域和文明,世界七大區域群雄爭霸,它們是……

美帝國需要建構帝國中心

摘錄4:

哪裡有帝國主義,哪裡就會有中心與邊緣、帝國中心與衛星國之間的不平等交換。具體表現為經濟榨取、軍事殺戮、政治壓制和文化異化。帝國的本質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剝削與不平等交易。 造成不平等交易還有四個次要因素:滲透/調節——隔離——分裂——邊緣化。滲透控制著邊緣國人們的思想,隔離將他們的思想和身體侷限在狹小的範圍內;分裂將邊緣國在地域上彼此分離;邊緣化則將他們從一等公民中剔出,保持距離。 運作完美的帝國主義不用依靠軍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就能實現剝削。邊緣國已被訓練得能夠欣然去做中心國要求它們做的任何事情。它們與中心國的聯繫僅限於幾種商品,且每一個邊緣國都不一樣;它們被迫分離,因此不能採取聯合行動;它們被疏遠,如同鄉村俱樂部的非成員只能透過籬笆向裡張望。

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四大支柱如何建構帝國中心

摘錄5:

很顯然帝國中心常被各種巨大的利益誘惑,如汲取資源與市場的經濟途徑,政治支持、文化認可、軍事基地,士兵與盟國。邊緣國也會因為被囊括其中而產生參與感,甚至還得到一席之地。坐在桌尾分點站利品,總比沒有位置可坐要強。有強者呼籲幫助一個無法自助的邊緣國,即使得到這種幫助,需要付出代價。有時對停滯不前的文化來說,融入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未嘗不是件好事,即使這一過程只是被動的接受,而非創造性的融合。毫無疑問對某些國家而言,這些都是好處。帝國主義系統的對中興國和邊緣國進行分序——等級鮮明但秩序井然。

這種情況並非鮮見:一些邊緣國會無視剝削與殘暴,只看到利益。那些獲利最多的國家將開始表現的像一箇中心國學習模仿中心國的品位與風俗,很心儀的對象打扮一致。他們將成為邊緣地區的中心,把大批邊緣國甩在身後。他們不僅看起來像帝國中心的中心,而且會與中心分享乍取的戰利品,一個新帝國開始形成。

依附著的觸角一旦形成,帝國便可正式吮吸養分了。我們不用章魚而用四足畸胎來形容這一帝國,它的四個觸角分別是: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通過經濟榨取政治福壓軍事幹涉及文化克隆,四足畸胎貪婪汲食,各大觸角上分別寫著超級資本主義,干涉軍國主義,政治霸權主義及傳教士卓義主義,Exceptionlisten.

帝國主義便是這四大主義的總和,而非單指霸權主義——僅涵蓋或主要包括政治領導權。

事實上作為一個系統-綜合型結構,帝國遠遠不止四者的總和。這四種權力互為支持,為中心國創造利潤:軍事力量被用來征服土地,搶佔資源,確立生產與消費關係,讓他國俯首稱臣,實施文化霸權。然而運用經濟力量也能實現以上目標,政治力量發號施令、文化力量說服邊緣國,讓他們相信一切的剝削、干涉、鎮壓和克隆,都是為了他們能夠得到最大利益。

這是一本充滿睿見的深刻的政治讀本,而又通暢明白、旁徵博引地為我們闡釋了一個基本的道理:美國狂妄囂張,一定會自食其果,受到被剝削國家的報復性打擊,併為我們描畫了一幅美帝國即將崩潰的前景。

加爾通教授在書的扉頁上寫下這樣的話:

此書獻給我熱愛的美利堅合眾國:

如果除去套在脖頸上的帝國主義枷鎖,

你將遊得更好,

別因此而溺斃。

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