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經歷的一次“友邦驚詫”


為什麼我們一直以來在外國人面前自信心不足?

說一件有點年代感的事,現在的學生應該不會有我們那樣的經歷了。

學生時代經歷的一次“友邦驚詫”

遙想中學時代,九十年代後期,我們學校和日本一所學校是友好學校,日本學校每年都會派學生過來跟我們學校聚會,我們學校就選派一部分學生前來接待。

接待前,校長給我們開會,反正就是三令五申,哪些問題不可以和日本人說,比如二戰這個話題,還有不可以把日本人帶去江東門大屠殺紀念館等;還有哪些問題日本人會問,你們應該如何回答等,比如牽涉到父母的工資,學校大概說了個數,然後底下議論紛紛,好像只有條件好的同學才說大概達到了這個數字,底下大部分學生都在說達不到,不過大家也都明白學校的意思,此番回答的意思就是不要讓中國人丟臉。

還有同學打趣說,我就往高處說,我就說我父母比日本人有錢。當即有人說,你也太假了,日本人怎麼會信呢?大家一陣鬨笑。

關於禮物問題,回到班上,班主任也反覆強調,不可以送太輕的,但是也不要太貴重的,比如上屆有個學姐送了家裡的傳有寶——一個碩大的鹿茸雕刻,這就沒必要了;但是也別太輕了,總之就是別讓日本人輕看我們。

關於送禮這件事,本來就挺讓人頭疼的,何況還是送給日本人。我回家左思右想,在櫃子裡發現了上回得獎的一個景德鎮瓷器,其實景德鎮瓷器挺精美,不過做成了一隻手的形狀,我總覺得有些瘮人,心想就把這個送給日本人吧,日本人應該對傳統中國工藝很感興趣。然後找來一盒子,又去禮品店買了彩紙包裝好。

次日去班上,發現大家送的禮物都不錯,大部分都是上檔次的傳統工藝品,和我一樣送景德鎮瓷器的還不在少數,還有人送的是南京雲錦,以及各地高檔名茶等,班主任來一一檢查過,好在大家基本都通過了檢測。只有少部分人,班主任嫌送的“不夠檔次”,發回重弄。

當時冬天12月下旬,天很冷,北風習習,學校還要求我們穿夏天校服(當時學校也只有夏天校服,沒有冬季校服),為了統一想凍死人。有同學說,人家日本學生冬天還穿羊毛裙呢。後來有人反駁,那好歹還是羊毛裙,咱們這是夏天的薄裙子,想凍死咱們。

好在學校在接待前一天開了恩,允許穿外套,我拿了一件大衣罩在外面,心想學校到底是怕我們生病。日本人說好7點半到的,結果一直到12點半才到,我們就這麼筆挺在操場上站了5個小時。

中日學生都是5個人一組,合併起來就是10人一組,基本都是不同班的,至於學校為何要這麼分,留待後續。

中午帶日本人去新街口的肯德基吃飯,肯德基券是我們學校發的,我們學校已經提前支付過費用。學校距離新街口很近,我們步行過去。一路上,發現日本人英語真差,簡直沒法溝通。比如說,一句簡單的:你多大了?日本人都是聽不懂的。你只能給日本人做選擇題,比如,你15歲還是16歲?只有這麼簡單的問題,日本人還得思索好久才能回答,這英語簡直讓人抓狂。

好在日本人組裡有個女生英語還行,可以勉強和我們溝通。我們的組長當然是英語最好的,她叫王靜。我和她說,還讓你大材小用呢,原來我這種英語也可以秒殺日本組裡任何一個人了。

王靜悄悄地說,我們班有同學好像把日本人帶到江東門大屠殺紀念館了。

我壓低聲音,你們班人真狠,當初校長不是說不能去的嗎?

王靜說,我們班人私下就說,要讓日本人瞭解一下歷史。

我心想,等著回來挨批吧。難怪學校要把每個班同學拆開,呵呵。

在肯德基又等了一個小時,日本人等的不耐煩了,說要走,說快餐怎麼這麼慢。我和王靜說,你和她們溝通,這飯錢是學校交過的,不可以換地方的。

我心想,本來學校人就多,肯德基還要接待外面客人,怎麼可能快呢?

不過日本人說的也對,快餐快餐,就是要快,不過今天出餐的速度的確也慢了點。不過我們學校這麼多人,我們也表示理解。看日本人這麼不耐煩,估計回去有的說了。

其實每個人就一個漢堡和一杯可樂,當初發券時,就有同學抱怨:就這麼點,還不夠塞牙縫的。我當時也覺得太少了,不過由於太餓,餓過頭了,這點食物也夠了。

王靜說,在我們看來,肯德基是高檔地方;其實在日本人眼中,肯德基就是個快餐店,還是不上檔次的那種。

我心想,肯德基到人家那裡多少年了,在我們這裡才多少年;再說了,收入也不一樣。

隨後是交換禮物。

我把包裝好的景德鎮瓷器給送出去,日本人當面打開了,還很高興的樣子。我心裡舒口氣,你們不嫌棄就好。結果那位日本學生送我啥?就是在蘇州買的玻璃手鍊,一塊錢三串那種,我只能說謝謝,感覺她很尷尬的樣子,我故作笑容說我很滿意。我心想滿意才怪,弄個蘇州的地攤貨來糊弄我,你就不能弄個日本的東西嗎?

後來我伸頭一看,別人收到的也大差不差,有本子,有鉛筆等,反正日本人送的東西,也就人民幣一元左右。

王靜送的是一個木雕,她那心靈手巧的舅舅雕刻的,相當精美又大氣,我心想她這禮物也沒花錢真好。我問她收到的啥?她晃了晃手裡。我看清楚了,就是一面隨身攜帶的小鏡子。

我啞然失笑:看看我們中國人送的禮,唉,中國人真是窮大方。之前班主任還不放心,一個個檢查過。

走出肯德基,王靜和我說,要不我掏錢請日本人吃裡脊炸串吧!

我說你倒大方呢。

她說,剛才等太久,怕日本人不高興,影響了祖國形象。

我心想你要花錢我不反對,反正學校又不會報銷。

日本人嘰嘰咕咕說要買東西,說的詞咱們聽不懂,王靜趕緊拿出本子請她們寫,結果她們在紙上寫了:高麗參,這三個字還是繁體。

原來日本人要買高麗參,王靜說,去金鷹吧。

當時德基還沒建,金鷹當時是全市最高檔的商場。

經過金鷹時,王靜買了裡脊炸串,請我們所有人吃。

我說,你真大方呢,還請日本人吃。

王靜嘆氣,我也是個罪人呢,沒準這些日本人的爺爺還侵略過中國呢,我居然還請日本人吃裡脊。花錢不僅肉疼,還心疼。

我說,你想的也太多了。

後來去了金鷹,買到了高麗參,日本人連聲感謝。我私下和王靜說,這些日本人真有錢,錢包打開,全是人民幣一百一百的,有那麼厚的一沓子。

王靜問,這高麗參有什麼功效?

我說,反正大補的吧,咱們祖國東北的高麗參當然是最好的。

她說,是啊,咱們地大物博,反正小日本的國土上啥也不產的。

我趕緊跟她瞪眼,雖然說漢語日本人聽不懂,生怕“小日本”這三個字人家能聽懂。

王靜說,你看,我們和人家是友好學校,從來年年都是日本人過來,也沒見我們過去。

我說,過去一趟花費不菲,你以為學校會出這個錢?如果自費的話,估計真沒幾個人去。

後來我們就在金鷹的服裝區逛了逛,日本人忽然問:你們在這裡買過衣服嗎?

王靜大義凜然地說,當然!我每個月都在這裡買衣服,我所有的衣服都在這裡買的。

她萬分肯定的樣子,我心生疑惑:這是真的嗎?

我們繼續逛,我問王靜,你真的每個月都在金鷹買衣服?

王靜嘆息,我一個窮學生,你覺得可能嗎?!我這不就是在給中國人長臉嗎?日本人這麼問,明顯就是看不起咱們,日本人看到金鷹的消費不低,故意這麼問的。我就告訴她們,我所有的衣服都在這裡買的。我就告訴她們,咱中國人,就是不差錢!

我頓時覺得學校讓我們穿校服真是明智之舉,要不然估計每個人都得回去蒐羅自己家裡最上檔次的衣服了。

我故意說,你看看你,你今天的外套,日本人還會相信嗎?

她說,這外套你別看,是某某牌子的,我一週之前特意跟我小姨借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揚我中華志氣。說真的,我翻遍了衣櫃,連一件上的了檯面的冬季外套都沒有。

我心想,大家為了找件外套,也真是頗具苦心。

後來晚上在金陵飯店中餐廳吃飯的,日本人吃的很少,顯然吃不慣中餐。王靜繼續嘆氣,你看人家請咱們吃啥,咱們請人家吃啥,唉!

學生時代經歷的一次“友邦驚詫”

次日班上,大家一討論,都對日本人在肯德基不耐煩的行徑表示憤慨,日本人一不高興,我們就趕緊和店家交涉,忙前忙後的,簡直就是“友邦驚詫”。

這都是九十年代後期的事了,回想起來也是萬分感慨,現在的孩子、現在的學校大抵不會有這樣的事了。我們絕不會因為送禮而感到自卑,禮物本來就是禮輕情義重,像日本人這樣意思一下也挺好的,都是學生,何必要送的那麼貴重。還有,哪怕就是在餐廳等一會不耐煩,估計也不會有人說“友邦驚詫”這種話了。

現在的孩子也不會像我們當初那樣,在商場看到日本電器牌子也會和日本人隆重介紹;也不會羨慕日本學生人手一部相機;也不會去好奇地打聽日本人的基本收入;更不會像王靜那樣, 自己掏錢買東西給日本人吃表示“陪罪”;雖然事隔多年,但是回想起王靜說起自己所有衣服都在金鷹買的,那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就覺得可笑又可悲。

祖國在強大,今天的學生有底氣不用強裝,真好。

學生時代經歷的一次“友邦驚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