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3月24日,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超越时空 传递智慧”抗疫期间第二轮教研直播,体育学科疫情下的担当和学生居家锻炼研究“云教研”活动闪亮登场。全市千余名体育教师通过网络参加学习研讨,直播气氛火爆。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株洲市教科院抗疫期间第二轮教研直播

★ 我们的“云教研”如约而至 ★

一、有担当,向着阳光——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和疫情担当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株洲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侯文波

侯文波老师首先开讲,他就“新冠疫情下的中国和世界、学校体育政策、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和疫情担当”三个内容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分享。回顾疫情,“最美逆行者”和大国担当让老师们树立了战胜新冠疫情的信心,激发了大家爱党爱国之情;学习学校体育政策,老师们明确了学校体育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要求,增强了学科自信和担当意识;职业幸福和疫情担当交流,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适应新形势做好学生居家锻炼指导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侯文波老师还介绍了各地各校“开学推迟,运动保持”学生居家锻炼工作的一系列好的做法,尤其对“株洲体育教师”微信公众号编辑老师们的工作提出表扬,肯定老师们用行动诠释了体育学科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他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了期望: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全心履职履责,把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好。3、用爱和汗水浇灌花朵,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4、努力补齐短板,加强学习和研究。5、凝聚最广泛的支持,诚恳待人扎实做事。

“云教研”活动热情高涨

云端欢“研”实录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教研不停,成长不止。在‘云’上教研,各市区听课的老师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云教研”活动热情高涨,隔屏不隔爱,直播氛围浓烈,促进共同成长。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二、健康是责任,锻炼是担当——谈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渌口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罗国军

罗国军老师的授课主要从健康是责任、锻炼是担当两方面来展开。他一开始就给我们带来了两条关于健康的名言,警示我们要爱护身体、重视健康。随后介绍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让我们对健康的价值有了更明确的定义。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而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卫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最后他指出,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如何从身体和心理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锻炼的价值,增强体质,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培育运动乐趣,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三、身体素质解析与分项锻炼指导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荷塘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谭政

谭政老师的授课主要从身体素质解析与分项锻炼指导两个方面进行讲述。他先介绍了身体素质的概念,并详细的讲解了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素质的方法以及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后他提出,体育教师要把“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扶持爱好,激发兴趣,学会一技,终身受用”的锻炼目标。运用体育锻炼强化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改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发展,全力打造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为其走向未来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力争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

四、中小学生居家体育锻基本原则和实施建议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石峰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彭世善

在此次“云教研”直播课中,彭世善老师讲到了疫情期间体育课堂停课不停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及考虑到的六大原则,并分别从上课资源及内容、课堂必要环节、教学内容精简——整合——清晰——预设、学生的兴趣、安全性以及统筹性等方面展开。然后,他向我们介绍了多种可提高身体素质的居家体育锻炼方法和居家有氧体能练习课例赏析。最后,他讲解了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跳绳的正确练习动作。

彭老师从多角度多方面构思居家锻炼课程内容,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参考。

五、小学生居家锻炼指南

有担当,向着阳光——记株洲体育学科疫情下的“云教研”

芦淞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王平

王平老师的讲座从介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现状背景,导出小学生居家锻炼指南。讲座从小学生居家运动指南的意义、内容构成、原则和指导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内容构成又从八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给当前特殊情况下的体育老师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整个讲座,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居家锻炼实例,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引导体育教师如何有原则的指导小学生居家锻炼。

★ 参加“云教研”的老师有话说 ★

● 南方中学体育教研组:在举国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为保证学生居家学习锻练两不误,在教科院的带领下,五位专家作了讲授视频,感谢五位专家无私奉献,侯文波科长的各种文件的解析,明确我们体育工作有了政策保障,罗国军老师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谭政老师、彭世善老师、王平老师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和居家锻炼身体的方法作了明确要求,指导性强,可操作性强。各位专家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非常丰富的阐述,通过一整天的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我要把所学习的东西放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为体育事业奋斗终生!

● 石峰区教研员彭世善:侯专家的讲座以大国抗击疫情的举国精神来召唤感染学习者.用党和政府的政策来指导鞭策我们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潜移默化般的转移到当下我们体育教师的职业担当和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本人通过认真思考、深刻领会,受益匪浅。

● 天元区建宁实验中学唐宇:侯科长和罗主任等专家的讲话,深入浅出,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教育对体育教育的要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我们体育教师应有的态度、眼光、责任、担当,和方法,使我们广大基层体育教师有了信心、决心和耐心,坦然迎接疫情中和疫情平复之后的工作和生活,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和氛围。

● 天元区泰山学校吴灿曦:特殊时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学习,深切感受到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从来祸兮福所倚,新形势下,我在思考:或许对室内体育运动与教学实际操作方法,多一些探讨与尝试。尤其南方多雨,学校室内运动场地受限,如何让健康常识与室内小场地运动项目有机结合,达到身心锻炼健康发展目的。通过学习,触动本人的一点思考拙见,仁者见仁。感谢专家传经送宝,珍惜学习机会努力进步。

● 石峰区北星小学杨若沄:通过上午聆听侯科和罗主任两位专家的讲座,有了一些思考与鼓舞——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育担当与职责,突发疫情面临的体育学科线上教学研究,这都是我们体育达人的一道大命题!有为才有味,有味才有趣,有趣就会持之以恒/加油必胜用积极幸福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未来我们来!

● 芦淞区株董路小学李文勇:今天上午听了侯科和罗主任两位专家的线上讲座,有所感悟,疫情来袭,国民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尤为重要,同时改变观念,课中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这就是体育老师的担当和责任。

● 天元区菱溪中学陈雅纯:今天上午几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清醒的意识到,随着未来肥胖率的提高,体育课堂,体育教师变得愈发重要,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的学习,更应该深入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康体质的同时,要教学生学会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而不是只局限在课堂上。让体育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应成为体育老师奋斗的目标。

● 炎陵一中汤谷香:今天是疫情期间最充实的一天,好久都没有线上学习了,感觉全身都充满了鸡血,不学习,不交流,都不知道自己的渺小!今天上午听了侯科和罗主任两位专家的线上讲座,有所感悟,疫情来袭,国民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尤为重要,同时改变观念,课中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身体素质都得到提高,这就是体育老师的责任与担当。特别是下午彭老师的居家体能有氧训练,虽然我们不能去武汉抗击疫情,但我们可以在家锻炼身体,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麻烦!

● 炎陵县鹿原镇第二小学:每天运动一小时,身体健康一辈子。因此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运动十分有必要,能够强身健体。所以体育课是需要合理安排的,让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体育课强身健体,热爱运动。我认为体育课首先体育课上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让同学们不仅能够跑步、做操、还可以跳绳、打羽毛球、做仰卧起坐。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最后要理论结合实践,体育老师首先要自己知道体育知识,然后能够把体育知识运用到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可以从中不但锻炼了身体还能够获得知识。最终上体育课要注意学生的安全,让同学们能够锻炼身体获得知识!

● 石峰区九方小学张玖金:满满当当的一天,让我受益匪浅,从做有担当的教师开始,到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从力量训练到柔韧练习;从准备活动到放松活动;从小学到高中,每一个方面都清清楚楚地展示出来。这一天,给了我一次洗礼,在抗击疫情居家锻炼中,我们在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中要综合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协调、柔韧等方面进行设计活动,即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又要培养终生锻炼的意识。

● 炎陵县中村瑶族乡民族学校向瑾浩:一天的株洲市教科院组织的体育学科直播的学习中,上午听了侯科和罗主任两位专家的讲座,疫情来袭,国民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特殊时期的体育教学有不同的方法,体育这门课程不一定是在课堂才能进行,在这种特殊时期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学生在一天的网课之后,进行居家有氧运动,更是能够起到放松和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一根绳子一个瑜伽垫就可以起到居家锻炼的作用。最后还针对于初三体育中考中的跳绳项目的准备过程及练习方式进行了讲解,今天一天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运用。

● 天元区天台小学赵红梅:陶行知先生有句教育名言“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通过今日一天的网络学习,我受益良多,也更能理解陶行知先生的语中意。当疫情肆意侵袭时,医生护士毅然上了战场与病毒斗争,不怨不悔。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我,又能为体育教育做些什么呢?我思考着…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要努力去践行的。当肩膀重了,心就会更坚定。加油吧,体育人!

● 石峰区杨梅塘小学李爱民:学习了一天,收获满满。听了各位专家的课堂,更加警醒了我,要注意练习的全面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在给孩子们布置作业的同时,同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让孩子们积极主动的锻炼呢?如何有效进行锻炼呢?个人总结如下3点:1、确定“练什么”,关键是要有针对性。为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确定居家锻炼内容,要先考虑学生需要练什么,而不是老师想让学生练什么。2、规定“练多少”,关键是要有实效性。“停课不停练”重点是在练,无法按课来规定,最好能够保证天天练,可以把学校锻炼一小时在家来完成。3、限定“怎么练”,关键是要有保障性。学生在家锻炼老师难以把控,需要家长配合发挥作用,也需学生自觉坚持运动,每日锻炼反馈有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