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提到本傑明·富蘭克林,大家肯定不會陌生,美國100美元紙幣上印的就是他。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富蘭克林是偉大的商人、政治家、發明家,他是很多領域的跨界通才。他是《獨立宣言》、美國憲法等重要文獻的主要起草人,是美國國父之一,被譽為美國人的象徵。

在他墓前的紀念碑上,刻著法國經濟學家杜爾哥對他的讚頌:“從蒼天處取得閃電,從暴君處取得民權。”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兩百多年經久不衰的勵志奇書。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富蘭克林在他的自傳中,詳細記錄了他在奮鬥過程中對成功的真知灼見,詮釋了真善美的道德品質。最重要的是,他在書中為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向光明的康莊大道。

富蘭克林完全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奮鬥和良好的品行成為一代偉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複製的,他是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效仿的榜樣。

他的成功之所以能夠複製,是因為他出生貧寒,也有著和我們平凡人一樣的各種缺點。他也不是靠什麼特殊的機緣巧合成功,而是擁有一套做好簡單事情的辦法——養成好的習慣。

富蘭克林在書中寫道:“光想著不做壞事無法避免壞事的發生。我必須將那些壞習慣打破,然後建立起好習慣,這樣我才能始終如一地做正確的事。”

因此,為了保證自己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他致力於培養自己總結歸納的13個好習慣。可以說,正是因為培養了這些好習慣,才成就了富蘭克林的偉大。

書中介紹了成就他一生的13個好習慣以及培養這些習慣所採用的方法。對於那些苦於無法改變自己,做事情總是以各種理由無法堅持的人來說,正好提供了一劑對症下藥的良方。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01|

養成好習慣真的就能成功嗎?

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沒有直接的聯繫。

愛因斯坦說:“人生只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認為一切都是尋常,一種認為一切都是奇蹟。”

奇蹟的發生並不違反大自然的定律,只不過是違反了我們目前所知的大自然。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說到,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5%是非習慣性的,而其它95%的行為都是源自於習慣。

也就是說,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其實,富蘭克林早就發現這個現象,他說,自以為自己知道何為善,何為惡,如果自己能夠儘量做到只做好事而避免做壞事就好。可是,現實比想象的更加困難。當我們正在竭盡全力克服某一個缺點時,另外一個缺點就會意外地暴露出來,一不留神,理智就會敗給久而久之形成的習慣。

習慣很難改變,但一旦養成好習慣,就相當於把認同的邏輯納入到自己的直覺反應中,讓自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做出正確決定。

中國有一句諺語: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可以說,如果一個人很成功,說明他在某些方面養成了非常優秀的習慣,能夠創造並維持自己的成功;反之,如果一個人不成功,很可能是他們沒有培養相應的習慣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早起的奇蹟》一書中說,習慣其實規律性地重複並出現潛意識行為的集合。無論你是否意識到習慣塑造了你的過去,你的未來也將繼續由習慣創造。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習慣,它就會反過來控制你。

既然習慣創造人生,那麼培養優秀的習慣就是提高人生質量的最重要的“技巧”。

為了能夠讓自己始終如一地做正確的事情,富蘭克林決定用將那些壞習慣打破,然後建立起好習慣。

比如富蘭克林想打破自己總是說個不停、說俏皮話、喜歡取笑他人的壞習慣,因為這麼做會讓他只能交到輕浮、淺薄的朋友,所以他為自己制定了“慎言”的習慣,這一習慣給他結識了很多重要的好友。

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甄別、培養並維持優秀的習慣,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事物,同時還要學會放棄那些妨礙我們發揮潛能、取得成就的惡劣習慣。

那麼,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好習慣,能夠促使一個平凡人成長為一代偉人呢?

02|

成就一代偉人的13個好習慣

富蘭克林說他寫這本自傳的目的,不僅僅是勸人向善而已,比如那些只會空洞說理的書所說的理論無法真正給人教誨,也無法提出有效的方法。

就好像是一個口頭的慈善家,不告訴那些忍飢挨凍的人如何或是從何處找到衣服與食物,而僅僅告訴他們必須要吃飽穿暖一樣。

為了和那些空洞的書區分開來,富蘭克林不僅想讓人們明白: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比好習慣帶來的高尚品德更能讓人獲得財富,而且還介紹了這些好習慣的具體內容和培養方法。

習慣如此重要,那麼成就富蘭克林一生的好習慣到底是什麼呢?

1、成就一生的13條好習慣

這就是富蘭克林所列的13條好習慣:

1、節制:食不過飽,飲不至醉。

2、慎言:言必益人益已,避免無益的閒聊。

3、條理:每件物品都各有其位,做事情時一定要限定完成時間。

4、決心:決心要做的事情必須去做,不能半途而廢。

5、節儉:將錢用在於人於己有益的事情上,杜絕浪費。

6、勤奮:不耽誤任何時間,總是在幹有用的事情,力戒一切不必要的行為。

7、誠懇:不欺騙他人;思想要公正無邪,說話也要公平公正。

8、公正:不損人利己,履行應盡的義務。

9、適度:避免走極端;要學會容忍。

10、清潔:身體、衣服和居所保持乾淨整潔。

11、鎮靜:不要因為小事而驚慌失措。

12、節慾:在合理的限度內行房事,不要損害自己或他人的聲譽與平靜的生活。

13、謙遜: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楷模。

富蘭克林原本列的習慣只有12條,但是一些朋友善意地提醒他應該更謙遜一點,因為別人普遍認為他是個自大狂,比如在談話中表現出傲慢與強勢,討論問題時不僅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還要在氣勢上壓制對方。

這讓富蘭克林覺信服不已,因此就加上謙遜這一條。

後來很多時候,他主動把功勞往外推。比如他有時會倡導一件事情,但是他並不以發起人自居,而是對大家講,這是我們一起發起的,這樣就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支持,這為之後他成功促成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的支持奠定了基礎。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2、13條習慣是不是太多了?

養成一個習慣尚且不容,要養成這麼多習慣豈不是更難嗎?

富蘭克林說,如果我像其他人那樣只定義少數幾種習慣的話,那每個習慣的含義裡就包括了很多的內容,這樣我就會很難判斷自己是否真的養成了這個習慣。

於是他寧可分得細一些,每一種美德中只包含一個簡單、清晰的外延,這樣就容易檢查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

3、13條習慣的排序很有講究?

當然,這13條習慣的排列順序都很有講究,因為前一種習慣的養成有助於以後其他習慣的形成。

他把“節制”放在第一位,是為了讓自己時刻保持警惕,抵抗舊習慣的作用和來自外界的引誘。“節制”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思維清晰,所以養成這個習慣就非常有利於其他習慣的形成。

富蘭克林把“慎言”放在第二位,因為他在培養美德的同時,希望獲得知識,而獲得知識是靠耳朵,而不是嘴巴。

“慎言”再加上第三條習慣“條理”,可以讓他獲得更多的時間學習。

“決心”將使他能夠採取行動培養接下來的習慣。

“節儉”和“勤奮”可以讓他做到了豐衣足食,只有不愁溫飽,才容易堅守原則,做到“真誠”和“公正”等一系列好習慣。

……

4、這13條好習慣真的有用嗎?

富蘭克林發現,自己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身體健康,到老年依然擁有強健的身體都是歸功於“節制”這個好習慣。

“節儉”和“勤奮”是他早年能夠獲得財務自由的關鍵,也是他成為一個有用的公民以及取得一些學術上的成就與聲譽的原因。

富蘭克林發現人的天性、習慣和交友不慎等都有可能阻礙人的進步,因此堅持有原則的行為習慣,久而久之,就能成為一個品行卓越的人。

他認為“誠懇”和“公正”是國家和人民給予他信任和光榮的原因。

對於雜物與文件等物品的歸類,隨著年紀的增長、記憶力衰退,它的好處會越來越明顯。

富蘭克林認為他性格中的和氣和他談話時的愉快爽朗都是歸功於他的這些習慣。他謙遜地說自己雖然沒有達到完美的地步,但是即使到了晚年,願意與他交往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他認為那些搶功勞的人,雖然看上去搶到了一些功勞,但是他人常常自有看法,甚至他人的嫉妒也會讓這些人倒黴。而他自己從來不搶功勞,反而成為受益者。

他發現當自己以謙遜的方式和別人交流時,不僅和別人的談話氛圍就變得融洽了,自己的意見反而更容易被別人接受,很少有人針鋒相對地對他進行反駁。

……

富蘭克林說自己一直依靠這13個習慣而好運不斷,他說將來即便是遇到了什麼不測,他往日獲得了那麼多快樂,也不覺得得遺憾了。

非常期待後來的人能夠踩著他的步伐前行,並從中獲益。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03|

培養這麼多好習慣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富蘭克林說了一個故事:一個買斧子的人讓鐵匠幫他把斧頭磨得像斧口一樣光亮,鐵匠答應了,但是鐵匠要求他幫自己轉動磨輪,那人同意了。

那人越搖越吃力,他不斷地問鐵匠斧子磨得怎麼樣了?鐵匠說還早呢,直到後來那人自己都想放棄了,寧願接受原來的斧子。

鐵匠說:“不要放棄,繼續搖吧,我們很快就會把它磨得錚亮了,你看它現在只剩下一些斑點了。”

“是的,”那人說,“但是我寧願要一把帶有斑點的斧子。”

富蘭克林說,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是因為沒有用他發明的方法而很難改變自己舊有的習慣,於是就不再改變,最後“寧願要一把帶有斑點的斧子。”

弗朗西斯·培根說:“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們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

富蘭克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踐行這套方法,從他後來的偉大成就來看,他的方法非常見效。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1、富蘭克林發明的方法是什麼?

要養成這麼多習慣,當然不能一下子養成。富蘭克林說培養這些習慣的過程就像是在替花園除草,不能妄想一次就消滅所有的野草,這顯然超出一個人的能力。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只對付一片草地,在解決一片草地後再接著解決下一片,那麼工作會更加有效。

富蘭克林的具體做法是,在一段時間內集中所有力量完成其中一個,當他徹底養成了這個習慣,再選擇下一個,以此類推,直到完成這如13條為止。

富蘭克林設計了一個小冊子,把這13條行為習慣分配到自己具體每天的日程當中。

他將每一個習慣寫一來,每一行代表一個星期中的七天,在每一行的前面標註星期幾,畫上線條,就成了下面這張表格。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富蘭克林設計的小冊子式樣

每一週他只關注一種美德的培養,對於其他習慣,他只是在晚上記錄下過失。如果哪一天沒做好,他就用塗一個小黑點的方式來記錄他當天自查的成績。

如果在一週中,他發現註明“節制”的這一行沒有黑點的話,就可以認為這個習慣已經牢固了,就可以開始培養下一個習慣了,以此類推,一直到最後一項。

富蘭克林剛開始用他這個工具管理自己的時候,發現他身上的毛病比自己想象的多很多,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第一次循環,不過沒有關係,後來慢慢地速度就加快了。

富蘭克林通過逐步清除表格中的黑點來見證他在習慣培養上的進步,每完成一個循環,他都會對完成了13個周的情況進行檢查。

在他不斷堅持改進之後,再次重新審視自己時,發現在所有這些方面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最終會為自己獲得一個乾淨的本子而感到欣慰。

2、再好的方法也貴在堅持

為了激勵自己每天養成好習慣,他在這本小冊子上引用了自己喜歡的詩句作為卷首語:

在這裡,我願意相信,

如果上蒼有靈,

他一定對美德青睞有加,

持有美德的人也必定因此而幸運。

光明與生命之父,至高之神!

教我識得美德,認識至善之神!

救贖我逃離放蕩、虛榮和惡習,

逃離一切下賤的追逐;

求神

讓我的靈魂注入知識,

讓我的心神充滿安寧,

讓我的德行純潔起來,

讓我獲得聖潔、真實、永無止息的福祉。

富蘭克林深信美德的力量,他一直在強調一個原則:

假如只考慮人性,那麼不道德的行為之所以有害並非因為它遭到禁止,而是因為它確定有害。

他認為一個想要得到快樂,就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感受道德帶來的益處。他認為世上沒有比誠信更能讓人致富的手段了。

富蘭克林說,機會很多,但能夠信賴的,品行良好的人又很少。正是這種對道德的篤信,讓富蘭克林具備源源不斷的動力來培養這些好習慣。

正是這種心智開啟後的“頓悟”狀態,讓他面臨一個嶄新的世界,在新的世界裡,一切都和從前不一樣,他可以時刻啟用心智重新去理解、去判斷。

富蘭克林如同尼采口中的“超人”,為了達到心中完美的樣子,他的學習能力像病毒一樣瘋狂發展。

富蘭克林說自己從來沒有達到完美的境界,甚至距離完善很遠,但是他發現自己努力的過程比到達終點更有價值。

《富蘭克林自傳》|從平凡到偉大的13個好習慣

04|

結語

這13條好習慣讓富蘭克林從你我這樣的一個平凡人,成為一個坦誠、公正、謙虛而勇於任事的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成為國父級別的人,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有良好品行的人永遠都是稀缺資源,尤其是在當下這個競爭無比激烈的大環境裡,成為這樣的人機會會非常多。

讓我們一起來踐行這套成就一代偉人的好方法,培養好習慣,做一個品德良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