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为什么不放过犹太人?想象中的妖魔化,现实中的替罪羊

无论在哪里发现犹太人,我们就一定要在哪里消灭他们。————汉斯·弗兰克,德国驻波兰总督,1941 年 12 月 16 日

希特勒为什么不放过犹太人?想象中的妖魔化,现实中的替罪羊

希特勒

1941 年 12 月 12 日,希特勒代表德国向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战的第二天,他在柏林帝国总理府向纳粹党的领导干部发表讲话。在详细阐述了军事形势之后,他转向犹太人的地位问题。

宣传部长戈培尔记载如下:

关于犹太人问题,元首下定决心要犁庭扫穴。他曾预言,如果犹太人敢于挑起另一次世界大战,他们一定会面临灭亡的结局。这绝非空谈。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因此我们必须消灭犹太人。我们不能对此存有丝毫怜悯之心。我们不能同情犹太人,要同情也只能同情德国人民。既然德国人民在东线再次牺牲了 16 万同胞,那么挑起这场血腥战争的犹太人一定要血债血偿。

自从1941 年6月22日在整个夏季,德国保安总局的特别行动队已经屠杀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

他们开始主要屠杀男人,不久就连妇女儿童也一起杀。仅在波罗的海地区行动的一队到年底就已经杀害了 229052 人。到秋天,种族清洗已经不再限于苏联的德国占领区,迅速扩展到地域上和内容上更广泛的第二阶段。

种族灭绝计划到 1942 年春夏开始全面执行。

纳粹搜捕犹太人的大网也渐渐在整个欧洲撒开,从东到西,由北至南,纳粹建立起了死亡营,这些杀人中心开始用工业化时代的毒气手段进行大规模屠杀。1944 年夏季,德国才真正进入大屠杀最恐怖的阶段,大规模运输和流水线式的毒气处决是这一时期的标志。

在德军走向不可避免的失败的同时,将近 50 万匈牙利犹太人在奥斯维辛-伯克瑙死亡营的毒气室里被谋杀。

即便到那时,犹太人的苦难仍远未结束。后来在红军迅速挺进时,活下来的囚犯被迫向业已灾难性过度拥挤的帝国境内的集中营后撤,在这场由东向西的恐怖「死亡行军」途中,又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死去。

根据最可靠的统计,犹太人的死亡人数大约在 529 万到稍高于 600 万之间。

希特勒为什么不放过犹太人?想象中的妖魔化,现实中的替罪羊

灭绝犹太人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这么恨犹太人?

我们看看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行为就知道了,他们的反犹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就没有任何理性可言。

支撑种族屠杀的基础在于对犹太人的妖魔化;这种妖魔化成了纳粹想象力里的中心主题。现实中犹太人在德国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1933 年只有 0.76%,绝不可能对德国政权造成任何威胁。

如果说有威胁,那也只处于想象当中。据认为,真正的德国文化的本质反对犹太文化当中颠覆性的物质至上主义和腐败因素。在纳粹想象中,犹太人控制了英美「寡头政治」背后的资本主义,也控制了苏联背后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犹太人对德国的生存构成终极威胁。犹太人代表着和纳粹主义完全相反的世界。

现实中,这个决策在另一层面上演变为了战争决策。

希特勒为什么不放过犹太人?想象中的妖魔化,现实中的替罪羊

犹太人

在纳粹的思想中,或者在希特勒的思想中,消灭犹太人是他们正在进行的军事斗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起希特勒就持有这种观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他来说就是各种灾难纷至沓来:怯懦的投降,令人作呕的革命,国家受到羞辱。和当时很多德国右翼分子一样,他认为犹太人应对此负责。

在不幸、痛苦和损失越来越大的时候,随着无穷无尽的好战分子游说集团的宣传攻势,寻找替罪羊的探照灯光柱无情地、完全不公正地聚焦在犹太人的身上。他们指责犹太人是从战争中获利的战争贩子、逃避兵役者和破坏战争努力的内乱的始作俑者。这些恶意中伤又进一步加深了希特勒自己内心深处的反犹
主义情绪。

另外,有一些突出的人物是犹太人,比如俄国革命中的托洛茨基,又如在德国国内领导社会党人起义,尤其是在 1919 年 4月短暂建立了实验性的巴伐利亚苏维埃政权的几个主要领导人都是犹太人。

这些事实给当时民族主义右翼分子圈子里盛行的对犹太人的仇视提供了口实。希特勒对这些全盘接受,这使他坚信,犹太人要对德国的一切不幸负责。

对希特勒来说,德国需要再进行一场世界大战来纠正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扭转历史的进程。他在 1919 年 9 月他的第一篇政治声明当中就写道「彻底消灭犹太人」必须成为任何一个德国政府的「最终目标」。

不仅希特勒有此观念,最重要的是,在纳粹政权中意识形态最强的部分,这些观点已经成为整个组织机构的官方意识形态。于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纳粹领导层已经被锻造成了一个主张种族清洗的精英集团。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