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當眾多積極樂觀向上的人聚攏在你的周圍,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又能有什麼“邪惡”敢來侵襲你呢?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當孩子步入學校生活,就進入了一個群體,就不得不面對相對較為複雜的“社會”。而在孩子進入這個群體之前,作為家長,我們有很多功課沒有做足,沒有給孩子正確的疏導,沒有教會孩子如何面對學校生活,如何面對由一個個被捧得幾乎要上天的“獨生子女”所組成的群體。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是家庭的“掌中寶”,都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所以,這個群體的生活中,必然會出現很多令人不能接受的校園欺凌,令家長們頭痛不已。很多觀點認為,受到欺凌的孩子應該“打回去”,我不敢苟同。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如今看來,我剛上初中的前兩年,應該的的確確是被欺凌的對象之一。有幾個同學經常下課就“兇我”,儘管沒有給我造成身體上的重傷害,但那時,我的內心卻感到無助、痛苦、鬱悶乃至彷徨,那個時候,我心裡經常有一種很可怕的想法,就是如果“他”再這麼欺負我,我一定會有一天藉助一個工具把他弄死,這種想法持續了很久,也是這個想法支撐著我捱過那段痛苦的時光。當時,沒有校園欺凌這個說法,也沒有引起學校及社會的廣泛關注。

我也曾嘗試過告訴老師,記得一次一位同學把我的胳膊弄得很疼,幾乎不敢動彈了,我無奈之下,告訴了老師,老師也很用心的處理此事,教育了那位同學,但沒有從根本上阻止那些同學對我繼續的欺侮。我也一直憑藉著阿Q的精神勝利法,憑著“如果他再這樣欺侮我,我就弄死他”這種扭曲的心理痛苦地走過了那段時光。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高二時,我班有一個大個子男同學,偷拿了我的一本英語語法書,書上還有被更改過我的名字的痕跡,委婉地和他要,他卻強硬霸道的不予承認,後來,我萌生了暴力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找上一屆的同學武力解決。等到那位師兄拿著鐵棍和我說:“我可以幫你,如果弄傷需要住院,費用得你出!”此時,我又一次怯懦了,家裡供我上學的衣食住行學雜費用已經捉襟見肘,哪有資本這樣做呢?

然而,多年以後,我曾經的一位學生在高中時,在遇到和我同樣類似的“被欺凌”卻果斷大膽地採取了這種極端的做法,把人弄傷,家裡花費了很多錢不說,本人也被學校開除,從此步入了社會,與大學校園失之交臂。美好的青春年華,從此踏上“打工”之旅!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客觀地分析,看來上述兩種方式都不可取,如我一樣膽小懦弱,內心強忍痛苦導致了性格的暴躁,如我的那位學生那樣,極端冒進,雖解一時之氣,卻也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那麼,面對類似校園欺凌,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我防護呢?

  • 走進孩子內心,及時捕捉瞭解孩子的內心

很多孩子,尤其是進入初高中以後的孩子 ,就不再願意把“被欺侮”的事情向老師和家長傾訴了。之所以這樣,我認為是老師或家長沒有得到孩子足夠的信任。其根本原因是沒有足夠深入的交流和溝通,沒有取得孩子的信任,尤其是沒有能夠得到孩子“傾心”地交流,更是我們家長的“失職”!作為家長,我們都能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給予無盡的愛,卻有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成長,內心是否有“難言”的痛苦,不願意和我們及時地“和盤托出”!所以,家長們仍需要努力!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 要讓孩子足夠的自信,足夠的強大!

每一個備受欺凌的孩子都是不夠自信,內心不夠強大的孩子。欲使孩子內心強大,遇事懂得如何處理,遇到欺凌時,如何能鎮定自若,不卑不亢,實在是一門學問。

內心強大足夠自信的孩子,家長首先一定具備!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每時每刻都在影響或改變著孩子,你想要什麼樣的孩子,你就首先應該學會做什麼樣的家長!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 儘量不要每天鼓勵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就狠狠地給我打回去!”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出門前就一再地叮囑孩子:誰要是打你,你就打回去,打壞了爸媽給你出錢!但我從多年的實際看,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多數也有了“暴力”傾向,絕不是最好的辦法。這樣做,不是給孩子自信,更不是給孩子以強大的內心最佳的辦法。這樣,多半會培養出一個更為暴力的孩子!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 儘量不要每天叮囑孩子:“別給我惹事,別打架,咱家可沒錢!”

還有另外一些家長,在孩子上學前,一再囑咐孩子:“別給我惹事,別打架,咱家可沒錢!”這種做法,只能讓孩子更加難以面對那些“強勢”的孩子,面對那些“被欺凌”後的痛苦而不敢言說!從實際看也只能培養出一個更為“懦弱”的孩子!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 經常告訴孩子:“做一個與人為善,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人!”

正人先正己,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時刻給孩子灌輸這樣一個思想:做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做一個努力學習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與人為善,就是與同學與他人友好相處,待人真誠有禮,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這樣,回報給你的也一定是溫暖、和諧與關愛。這個世界很公平,你想要的,你得先做到,得先有足夠的“付出”!每一個正在上學的孩子或者說每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應該做一個努力學習的人!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每天都需要學習,就更不用說在校的學生了。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然而,總是有很多孩子,每天地上學放學,卻不能做到“努力”二字,其實,這也就已經註定了你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每個人都喜歡積極樂觀向上充滿正能量的人,既然我們喜歡,我們就要努力做一個這樣的人!這樣,你的身邊就會有更多的這樣的人出現,當眾多積極樂觀向上的人聚攏在你的周圍,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又能有什麼“邪惡”敢來侵襲你呢?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 經常告訴孩子:“與善人居,與善人行!”

人,不能沒有朋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在這方面的心理更為強烈,但一定要始終關注孩子身邊的人,告訴孩子應該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俗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啥人兒找啥人兒”!如果你的孩子品學兼優,積極樂觀,與人為善,一定要與具備同樣特質的孩子在一起!大千世界,各色人等良莠不齊,一定要告訴孩子謹慎“交友”,交“益友”,寧可損失“損友”三千,只要“益友”三人!

遠離“邪惡”侵襲,教會孩子別再做懦弱的人

誠然,即使我們的孩子做得已經足夠優秀,也難免遇到被欺凌的情況,這個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遇事一定要及時和老師彙報,和父母交流,老師、學校、家長及時處理調解,化大為小,化有為無,及時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還校園一片安寧,還孩子一片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