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被華佗冷落的草藥,芍藥!

相傳三國名醫華佗的房前屋後,種滿了花木藥草,每種他都要仔細品嚐,弄清藥性後,才用到病人身上,從沒錯用過藥。一天,有人送他一棵芍藥,種在屋前 ,他嚐遍了它的葉、莖、花,覺得平平常常,沒有什麼藥性,因此,從不用它治病。有一天晚上,正在看書的華佗,在自家種植芍藥的窗外聽到有女子啼哭,華佗出去看時,只有芍藥沒有女子。這樣反覆數次。於是華佗叫醒妻子,訴說此事。妻子說:“無數花木都變成了你手中治病良藥,唯芍藥備受冷落,你可能沒有查清其用。故其自感委屈而啼哭。”華佗不服。妻子說:“你查清了它地上的部分,而地下根並沒有細究啊!”華佗還是不在意。一天其妻經血如注,小腹絞痛,於是自己挖起芍藥根煎水飲之而愈。隨後華佗妻子將此事告訴華佗,華佗深謝妻子。華佗又研究實踐,方知芍藥確是一味治病之良藥。


差點被華佗冷落的草藥,芍藥!

白芍


芍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中品,《神農本草經》言:“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痺,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芍藥的性味是苦平的,能夠治療邪氣導致的腹痛,破除營血鬱滯導致的血痺以及營血血脈中的積聚和治療外感,還能治療體內的假性包塊(類似囊腫),還可以用來止痛,利小便,益氣。古代醫籍用芍藥者,首推《傷寒雜病論》。原文提到芍藥47次,於40首左右處方中用芍藥。歸納為以下類:①益陰和營類,如治太陽中風、陽強陰弱諸證,如桂枝湯、葛根湯等方,主要是與桂枝配伍;②柔肝、緩急止痛類,如芍藥甘草湯、四逆散等方,主要是與甘草配伍;③養血和營類,如當歸四逆湯等方,主要是與當歸配伍。有人認為《傷寒論》應用芍藥,具體應用廣泛,雖有不同方劑的配伍,但都是在芍藥具有“通”的主導功用下發揮其不同藥效的。“通暢營氣”如芍藥在桂枝湯中的應用等;“通調肝氣”如芍藥在四逆散中的應用等;“通便洩下”如芍藥入麻子仁丸中等;“通利水道”如芍藥在真武湯中的應用等;“通絡行滯”如當歸四逆散中之用芍藥等。此種歸納芍藥為“通”字,雖未言中芍藥之性能,但作為一家之言,是頗可參考的。


差點被華佗冷落的草藥,芍藥!

白芍與赤芍

《神農本草經》中其實只記載了芍藥一種,未分赤芍、白芍。直到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首次提到芍藥有赤白之分,雖沒有明確說到白芍藥、赤芍藥,但發現芍藥有赤、白的區別。那有人要問了,張仲景是用的白芍還是赤芍呢?經專家考證,張仲景用的芍藥其實是赤芍。古人說:白芍能補,赤芍能洩。而實際上用白芍,是以其柔肝止痛、養血斂陰、平肝陽為主;用赤芍,是以其涼血活血,消痛散腫為主。故現代的教材上也是將兩種芍藥功效分開論述的:“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現代常用於鎮痙、鎮痛、通經,以及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等。


差點被華佗冷落的草藥,芍藥!

赤芍


當然芍藥也存在一些用藥禁忌,《本草經集註》中記載:"芍藥惡石斛、芒硝。畏消石、鱉甲、小薊。反藜蘆。"《本草衍義》記載:"血虛寒人,禁此一物。"《本草經疏》記載:"赤芍藥破血,故凡一切血虛病,及洩瀉,產後惡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癰疽已潰,並不宜服。

本文部分內容摘選自國醫大師何任《芍藥這味藥,幾無方不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