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無論是在元代還是在中國書法史乃至中國文學藝術史上,趙孟頫都是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峰。在藝術評判與封建倫理的雙重標準下,趙孟顆成為書法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而他的著名論斷“用筆千古不易”,又使得後世見仁見智,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這一切,都凸現了他在書法史中的重要地位。趙孟顆是在一種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具有特殊地位的歷史人物,對他藝術生命的評判,應該注重從時代與個人的互動中去做全面客觀的分析與把握,以避免過去一些只注意對個人因素的透視而忽略歷史背景因素的謬解與偏見。

行書《洛神賦》是趙孟頫書風鮮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話中關於宓妃的情節,通過聯想,塑造了洛神這個美女形象,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文筆柔美清新。趙孟頫以同樣柔美、圓潤的筆墨作書,如合符契。

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洛神賦》是趙孟頫47歲時創作的。這篇賦共900餘字,以小字行書輕鬆寫來,風流飄逸,有晉人風采,展示了趙孟頫對王羲之書法的心領神會。趙孟頫是為世人公認的集王羲之書法之大成的書家,這篇《洛神賦》浸潤了《蘭亭序》的韻致並且有所發展。

當要欣賞趙孟頫書法的美,要領略這位“美人”的萬般柔情,則非《赤壁賦》莫屬。趙孟頫的行書巔峰《赤壁賦》取自蘇軾的蘇軾的千古名賦《前赤壁賦》以及《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長卷

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原大高清宣紙,尺寸:250*31cm

如果說蘇軾的《赤壁賦》是華美恣肆,如風濤江河,極盡文辭的多彩和情感激昂,最後體味“物與我皆無盡也”。那麼趙孟頫的行書《赤壁賦》更像是一種對話與呼應,兩代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和命運關照。

只是不同的是蘇軾的《赤壁賦》像北方男子般的雄健開闊,而趙孟頫的心境則如同婉約的知音和佳人,像一瞬的芳華與寂寞,被秋風所吹拂,不激不歷、溫潤嫻雅,如同瓜熟蒂落的清明。

而在《洛神賦》中,趙孟頫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同樣得晉人風韻,尤其是呼應了王獻之《洛神賦》的精神,妍美灑脫,圓潤靈秀。

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洛神賦原大高清宣紙,尺寸:180*31cm

自北朝以來,

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寫經,

或僱人寫經以為功德。

但所寫經卷均用楷書,

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

在寫經史上是一個創例。

趙孟頫所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只一本,此冊是寫給中峰和尚的。中峰釋名明本,號中峰,元代高僧, 主持吳興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賜號佛慈圓照禪師。圓寂後諡普應國師。中峰小趙孟頫九歲,但趙對中峰執禮甚恭。

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心經原大高清宣紙,尺寸:85*31cm

可謂流動中帶有堅實之步,外似柔美而內實堅鋼,淬火般閃亮。而通篇的連綴,以氣貫通,如老僧禪定。從《心經》的行文用筆可以想見當時的趙孟頫內心是超然圓潤的,這也是趙於書法和人生的修為。

趙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趙孟頫行書流暢婉轉,華貴大氣,尤其《洛神賦》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可以這樣說由趙孟頫《洛神賦》入手,不光可以打好基礎,還能直抵右軍筆意。

趙氏書法追慕古意,隨興而作,恬淡性情不言自出。雖沒有“二王”的雄強硬朗格調,然而這正是趙孟頫的特色,趙孟頫在“二王”之外開闢了屬於趙氏書畫的遒媚秀逸格調。讓人觀之、臨之、浸染之,乃是一種平易的美學享受,也是一種和古典對話的絕佳語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