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一泓清流在河道里流淌,岸边美人蕉等绿植生长喜人,鱼儿自在游动,白鹭依水而栖。很难想象,一两年前,这里还是一条臭味扑鼻、水黑如墨的臭水沟。


前不久,经过治理的筷子河基本消除黑臭,顺利通过验收,水质已基本达到五类水标准,整个河涌已逐步恢复自然生态。

与其他河流不同,筷子河因其复杂的水文条件、两岸环境等原因,是东莞市治理难度较大的河涌之一。

治水单位为筷子河加装“心脏”,将污水全部置换为清水,让河流恢复生机。

筷子河河道弯曲▼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说起两年前的筷子河,周边居民袁树培直摇头:“两岸工厂多,加工作坊密集,大家都把污水和废水排到筷子河。

水如墨汁,垃圾散落,淤泥堆积,发黑发臭。

筷子河治理前,两岸有33个入河排污口、21个雨水口,周边汇聚上百家家具制造、印刷和皮具加工企业。

治理前,水质经检测,属于劣五类严重黑臭水体。

2017年,筷子河被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成为东莞10条重点黑臭水体之一。

筷子河治理前污水横流▼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筷子河河道长3.5公里,中上游段只有几米宽,河流落差大,河道弯曲,导致水流湍急,且不易保持设备运行水位;而中下游河面逐渐变宽变缓,导致水量急剧增大,且河尾出河口与外河水体交换慢,容易造成水体壅积,减小了水动力,如此复杂不利的水文条件,大大的增加了治理难度。

在东莞首批重点治理的30条污染河涌中,筷子河是治理难度较大的4条河涌之一。


为筷子河加装“心脏”


东城果园路,有一片两层楼高的绿色建筑,这是筷子河原位生态修复项目的技术服务单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水质提升智能设备”,邹朋笑称这是筷子河的“心脏”。

筷子河治理前污水横流▼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心脏”是这样工作的:通过管道,将筷子河沿河全部污水收集后输送到这里,通过生物技术,将水质处理净化后,重新输送回源头。

用这种方法,将河流中的污水置换成清水。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爬上两层楼高的设备,进入设备的原水仍散发着异味,但经过微生物菌种处理后,消除了污水中的氨氮、总磷等物质。接着进入沉淀池,再用高效微滤澄清装置,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最终,清澈透明的水被输送回源头,实现活源补水。

筷子河治理后,水质清澈▼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一批高精尖的水环境治理方面科技产品,在筷子河治理中得到了应用。如今来到河边,只见河水清澈见底,闻不到异味,还有蝴蝶在水边翩飞。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筷子河污水处理设施▼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看到筷子河的变化,周边居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袁树培挑起桶,直接到河里打水浇菜。

“以前可不敢用筷子河的水浇菜。”袁树培说,“如今大家用河水灌溉菜园果园,都说这水真的漂亮。”

几年没见的鱼虾,现在越来越多。


给昔日的臭水沟装上“心脏”后,东城筷子河大变样!


接下来,东城将结合下游实施完成的海绵城市工程,持续不断地进行水生态修复,筷子河将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