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驮着父亲赶考的不孝子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驮着父亲赶考的不孝子

要是你连搏的勇气都没有,那你肯定不是我的种

申鸣想考楚国公务员,还差一些盘缠,申父就上山挖草药卖。一不小心,申父滑落山崖,摔断了一条腿。申鸣抱着父亲的断腿放声大哭,撕心裂肺地喊:“爸,我就是窝囊一生,也不考混账公务员了!”


父亲一耳光扇在儿子脸上,骂道:“没出息的东西,你要是不去考,老子我死给你看!”


申鸣很是纠结,考试只需一个时辰,可来回京城一趟,需要一个多月。申鸣的母亲已去世多年,自己这一去,断腿的父亲谁来照顾呢,托付给谁申鸣都不放心;可要是不去考,把父亲气出了三长两短,自己也是千古罪人。


左思右想,申鸣决定,带着父亲一起去京城。他收拾好家里的独轮车,一边驮着老父亲,一边驮着柴米油盐,奔赴京城。


申鸣和父亲一路说说笑笑,只当出来游山玩水。在手推车吱呀吱呀的欢叫声中,不知不觉半个月,父子俩走过一千多里的云和月,来到了京城。


京城里到处都是摇头晃脑的读书人,都是要来出人头地的。申鸣突然觉得很没意思,报考公务员的人太多,平均七千人争一个名额,读书人的体面和斯文,基本上都将在这场厮杀中体无完肤。就算自己意外地考上了,又有什么意思呢,父亲的腿,以后想踢儿子的屁股都没法踢了。


走进考场,申鸣手中的笔,就像父亲的断腿一般沉重。


考试文章标题是《楚国明天更美好》,这是申鸣练习过多次的文章,轻车熟路默写出来即可。可是,此刻笔落在竹简上,一向中规中矩的申鸣,突然变得张牙舞爪,一肚子的郁闷和不合时宜,倾泄而出。


半个时辰,申鸣痛痛快快发完了牢骚,把笔一扔,朝目瞪口呆的监考官冷笑一声,扬长而去。


回到旅馆,申鸣把父亲背上手推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父亲问:“不等放榜了?”


申鸣说:“爸,我能推着您跋山涉水一千多里,还有啥不能干的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卖给楚王呢?再说,我要是做了公务员,就得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谁来侍候您呢?”


父亲呵呵一笑,说:“小子,没考好你也不要花言巧语跟我打马虎眼。我也不是一定要你考上,只是觉得,男人嘛,有机会你就当竭尽全力去搏一搏,要是你连搏的勇气都没有,那你肯定不是我的种。”


“怕就怕,”申鸣挥一把头上的汗,“怕就怕,我万一考上了,万一成了贪官,被杀了头,就不能为您养老送终了。”


“你要是成了贪官,”父亲用拐杖戳一戳儿子的肚皮,“肯定也不是我的种!”


父子俩就这样东拉西扯,一路云淡风轻,倒也平添了几分乐趣几分逍遥。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驮着父亲赶考的不孝子

父亲行动不便,我要出去做官,谁来伺候他呢

申家父子还在回家路上斗嘴皮子玩儿,申鸣推着父亲千里赴考的事儿,已不胫而走,感动了全楚国。口碑的力量,把申鸣塑造成了楚国最美孝子。


楚惠王正想树一个孝子的典型,赶紧让人找来申鸣的卷子。申鸣没有后台,文章又通篇都是敏感字符,早被评卷人扔进了垃圾堆。阅卷组全体工作人员钻进小山一般的竹简堆中,唉声叹气翻检整整两天,才找出申鸣的卷子,呈给楚惠王。


国王们常常令人捉摸不透,比如,他一面喜欢听人歌功颂德,一面却又鄙视那靠歌功颂德吃饭的人。合该申鸣时来运转,他一时冲动写下的忧愤之作,竟把楚惠王读得上下通气拍案叫绝。楚惠王当即决定,一步到位,直接拜申鸣为宰相,主持军政大局。


终于要到家了,申鸣远远地望见自家的茅屋,松了一口气。再近一点,申鸣心中突然忐忑起来,门前围着一群人,像是官兵!虽然我的文章对楚国的明天不太乐观,但一字一句都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难道楚王要问罪?


申鸣汗如雨下,叭嗒叭嗒掉在石板路上,一半是推车累的,一半是吓出来的。犹豫片刻,申鸣停下手推车,支吾道:“父亲,儿子可能惹祸了,可能不能在你跟前尽孝了。官兵在家里等着抓我呢。”


父亲搭手一望,一脸喜色,说:“儿子,你考上了,那些人是来送喜报的。若是来抓你的,只怕你察觉跑掉,一定是悄悄隐藏在屋后茅草丛里的。”


是福是祸,都躲不过。父子俩坦然回家。


领队的百夫长上前来扶起申父,一面对申鸣说:“恭喜申大人,大王要请你做宰相呢。”


申鸣愣了一愣,说:“这个,只怕不行,父亲行动不便,我要出去做官,谁来侍候他呢。”


申鸣此话,应该有点言不由衷,不过随口说说的客气话。历代文人因此大做文章,把申鸣树为视高官厚禄如粪土的典型,则完全是刻意炒作了。


中国人,哪怕是农民,都天生会打官腔。申父“呸”一声,说:“大丈夫当胸怀天下,竭力造福于人民,就是最大的孝顺。申鸣你要是因为侍候我而拒绝国家呼召,那是陷老父于不义呀。去吧,儿子,国家需要你,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好吧。”父亲表了态,申鸣就不再客气了,“既然父亲如此深明大义,那我就去吧。”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驮着父亲赶考的不孝子

国家灭亡,总要有人为她牺牲为她殉葬的

申鸣做宰相的第三年,白公叛乱,一举攻下京城,楚惠王仓皇出逃。


白公自立为王。楚国旧臣,要么依附白公,要么逃亡他国,来不及跑又不宣誓效忠白公的,都被杀了。


申鸣召集残兵剩勇,要为楚惠王夺回江山。父亲苦劝申鸣:“儿呀,人,要识时务。惠王大势已去,你带着这些乌合之众,就想挽回败局,那是送死啊。老父亲还在,你却要去送死,那是不孝,你知道不?”


申鸣说:“父亲,我是奉您的命出来做官的。既然成了国家的人,国家有难,我自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恕儿子不能尽孝了。”


申父正色道:“别拿国家来吓我,你这是为惠王尽愚忠!白公做王,楚国依然是楚国,你为什么就不能归顺白公呢?你与白公为敌,要是失败了,申家会被灭九族,你知道不?”


申鸣落下泪来,说:“对不起,父亲。我是楚国的宰相,白公是楚国的敌人,我必须尽我所能,消灭他。至于连累家人,从我献身国家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了。国家灭亡,总要有人为她牺牲为她殉葬的。”


申父还待再劝,申鸣已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申父到底是农民,对形势判断严重失误。白公得了王位,却没能得到人心。申鸣树起救国义旗,一时间,应者云集。虽是乌合之众,却一个个热血沸腾,经申鸣一番调理,就成了像模像样的部队。楚惠王如惊弓之鸟,早已不知逃往何处,一开始,白公根本没把申鸣放在眼里,一个靠孝顺父亲发迹的家伙,能有啥真本事呢。双方一交手,白公大惊失色,自己多年经营的虎狼之师,居然让孝子申鸣打得落花流水!


白公的部队连连败北,申鸣挥师包围都城。


白公不知所措之际,部将石乞献计说:“申鸣是个孝子,我们如果把他父亲抓来,他就能任由我们摆布了。”


白公一听有理,当即派人悄悄出城,摸到申鸣家,绑架了申父。


次日一早,申父五花大绑,站立城头,花白头发迎风乱舞。


白公大喊:“申鸣,你看看,这是谁!”


申鸣一看,顿时透心冰凉。两军对垒,明刀明枪,自己只想着如何克敌制胜,咋就没想到对方会使阴招,绑架自己的父亲呢!


白公接着喊:“申鸣,你若知趣退军,楚国江山,我分你一半;你若执迷不悟,就等着为你父亲收尸吧!”


申鸣拔剑指着白公,骂道:“畜生,劫持白发老人,以求苟活,猪狗不如!有种我俩单挑,一决胜负!”


白公戳一戳申父后背,示意他喊话。


那一刻,落后农民突然省悟了,申父冲着儿子大喊:“儿子,你千万别犯糊涂。你要是为救我而退军,世人的唾沫都能淹死我和你啊!”


申鸣“咚”地跪下,遥对父亲磕了三个响头,额头磕出了血,血流满面。


随后,申鸣拿起鼓槌,咬紧牙关,亲手击响了进军鼓。


众将士亲眼目睹申鸣弃父亲于不顾的悲壮,越发奋勇。


守军崩溃,白公绝望之际,劈杀申父,自己也死于乱箭之下。


楚惠王还朝,赏申鸣黄金百斤。


申鸣说:“为国重臣,我未能及时平定叛乱,致使国君受辱,此谓不忠;为人之子,我未能保卫父亲,致使父亲死于非命,此谓不孝。不忠不孝之人,我有何面目苟活于世呢!”说完,拔剑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