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崗街道辦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抗疫急先鋒

專業,扛扛的

"一是精準預判,二是重點管控,三是協調溝通。"

"知道了概率,明確了重點,如何做好精準施策,以及同上級部門與社區的協調溝通就是第一要務。"在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工作會議上,橫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俊良的話給大家吃了定心丸。

疫情來勢兇猛,防控工作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來不得半點虛功和懈怠!橫崗街道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其中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組長黃俊良,副組長儀春霞、吳蔚波、陳海秋。牽頭單位是社會事務辦,成員單位是公共事務中心、食物環境監管中心、區第三人民醫院及各社區。主要負責開展各項預防控制和轉運救治培訓,組織對疫情的監測、評估、預測、預警,開展健康教育培訓。

橫崗街道辦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抗疫急先鋒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俊良到正大時代華庭小區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黃俊良於2019年由龍崗區衛生健康委副局長調任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這次針對疫情發展態勢,結合街道實際情況,黃俊良運用多年衛生監管經驗和專業知識進行預研預判,為街道有條不紊地開展抗疫工作提供了專業保障。

2月5日,六約社區卓然居小區出現1名確診病例, 2月9日,六約社區正大時代華庭小區出現2名確診病例。按照深圳市《關於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要求,出現確診病例的住宅樓單元一律實行14天的硬隔離:91戶,291人,"三位一體"要上門進行核酸採樣、測體溫等服務,還有進行居家隔離的相關知識指導,一個不能落。

這意味著需要一批醫務人員馬上到崗。之前,卓然居進行硬隔離,六約的社康醫生就不足了,加之其他社區也存在人員緊缺的問題,要專業,要數量,一時間上哪裡找?

黃俊良立即與上級部門溝通,從龍崗區第三人民醫院住院部抽調了近百名醫生支援社區,充實社區防控的醫務力量,著實使"硬隔離+軟服務"做實做細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


抗疫,急先鋒

"老年人是易感人群,首先做好防護。"工作組副組長、社會事務辦主任儀春霞向來做事幹練利落。如何做好群眾服務,她有著豐富的經驗。

年前,儀春霞關注到疫情,就為街道敬老院籌備了酒精、體溫槍等一批防護物資,其中,口罩就有6000個。疫情開始,她分身有術肩挑兩擔,一邊投入專項工作組的工作,一邊抓實部門防控工作。

工作組還發動街道各社會組織積極作為,合力抗疫。社會組織紛紛捐款捐物,奉獻愛心;第一批自發捐款的是退役軍人,他們當中,有的並不寬裕,還盡全力支持,截止3月19日,共有165名退役老兵參加捐款,累計捐款金額43052.01元。有的社會組織骨幹編寫順口溜、快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普及防控知識。同時,工作組還發動街道9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通防疫心理諮詢熱線,為居民提供心理援助和防疫知識諮詢服務。街道"夕陽紅"項目社工也行動起來,關心關愛轄區孤寡、高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家庭,主動提供上門檢測體溫、購買生活物資等貼心服務。


橫崗街道辦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抗疫急先鋒

退役老兵抗疫志願者

退伍,不褪志

疫情防控時期, 在龍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橫崗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指導下,橫崗老兵迅速奔赴抗疫第一線,他們分派到各社區檢疫卡點,風雨堅守,不分晝夜,有父子齊上陣,有最美夫妻檔,一個個英姿颯爽,鐵骨錚錚,站成橫崗抗疫的堅固防線。

六約兩個小區相繼出現確診病例,要為隔離樓棟近200戶處理垃圾、配送日用品等服務,不少物業管理人員、保潔員、保安員提出辭職,而街道和社區都全員撲到各條戰線,在關鍵時刻,退役軍人挺身而出,擔負起高風險的工作。如黃光熙、朱運清、許榮、陳培萬、鄧素萍、李雲、付劍波等人,展現了退役軍人英雄本色。

因受到疫情影響,無償獻血的人數減少,血液供應緊張,導致搶救用血出現嚴重不足。得知這個消息,橫崗退役軍人自發來到區中心血站採血點,參與無償獻血,成為"熱血逆行者"。做完這一切,他們繼續走上崗位,忙碌在抗疫前線。

截止3月19日,已有1325人次連續50多天奮戰在基層防控一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初心不改軍魂在的使命擔當。

你的事,我們辦

3月3日,這一天天氣不錯,但汪某的內心卻烏雲密佈,他神情沮喪,在踏進橫崗街道辦的大門時,內心也不抱什麼希望。

橫崗街道辦防控專業指導與培訓組抗疫急先鋒

汪某接受救助

原來,汪某是湖北省浠水縣人,近期未回過老家。1月份,他曾在梅林街道某物業公司工作,後來離職,該公司欠其一個月薪酬。這些天,他四處奔波,疲於找工作,卻處處碰壁,居無定所,暫時住在賓館,眼見務工不著,手頭見緊,返家不得,他陷入了窘境,只能向政府救助。

社會事務辦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查詢了汪某"深i您"登記狀況和行程記錄,證實汪某15-30天內一直留在深圳。

"你的事,我們辦。"工作人員的話,如一縷陽光瞬間照亮了汪某的內心。

經請示街道領導,工作人員馬上採取得力的救助措施:第一是聯繫梅林街道勞動所協助其追回未結的薪酬;第二是協助汪某解決就業問題;第三給予其臨時救助金,以及口罩、泡麵、八寶粥等一些物資。每一條救助措施都溫暖貼心,都彰顯了橫崗街道"四海皆兄弟,相逢非故人"的大愛情懷。

如今,汪某在龍崗區找到工作了,梅林街道勞動所也已協助其解決欠薪問題,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感謝橫崗街道辦!太給力了,一下子把我所有的問題都解決。"

按理來說,汪某既不居住在橫崗,也沒有在橫崗工作,不屬於救助範圍之內,但橫崗街道一向貫徹群眾路線,鍛造服務品牌,弘揚愛心理念。正如黃俊良所說:疫情期間,街道除了進行防控專業指導,對湖北藉人員做到不離不棄、真情相助。既要硬防控,也要情暖心,有愛,就是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