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關於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個人觀點:徐靜蕾版優於美國導演奧菲爾斯版。

我看小說有一個癖好:看完後喜歡蒐羅出同名電影重溫故事。

前幾日看完茨威格的代表作《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北京燕山出版社),序言是一位叫朱白的書評人所寫,其中提到了關於小說的兩版電影改編,並且對美國導演奧菲爾斯版本極力推崇,而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徐靜蕾導演版的不屑。迫不及待找出這兩版電影對比著看,看完微微有些生氣。

怎麼徐靜蕾版就比美版差了呢?作為一本嚴肅出版社出版的嚴肅書籍,怎麼能在序言裡引導性地胡亂褒貶呢?!先表明觀點:徐靜蕾版優於美國導演奧菲爾斯版。

1.

原著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家R在41歲生日晚上收到一沓厚厚的來信,信上說她對作家愛慕了整整一生,如今她已瀕死,而作家對她一無所知。


原來,十多年前,13歲的小女孩愛上隔壁儒雅俊朗的青年作家,搬家後仍難忘情。成年後女孩重回舊地,與作家有了三夜風流。作家並沒有認出她就是曾經的鄰家女孩,離去後音訊全無。女孩在絕望中生下了他們的孩子,為了讓孩子過上優越生活而成為依附上等人的交際花。多年後女孩再度遇見作家,他又一次不記得她。而看完來信,他依然不識得她:


他兩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後他長時間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憶起一個鄰家的小姑娘,一個少女,一個夜總會的女人,可是這些回憶,朦朧不清,混亂不堪,就像嘩嘩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塊石頭,閃爍不定,飄忽無形。陰影不時湧來,又倏忽散去,終於構不成一個圖形。他感覺到一些感情上的蛛絲馬跡,可是怎麼也回想不起來。他彷彿覺得,所有這些形象他都夢見過,常常在深沉的夢裡見到過,然而也只是夢見過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女孩對作家的愛既狂熱熾烈,又冷靜剋制。13歲之前,她的生活鬱鬱寡歡、雜亂無章,直到他——她摯愛一生的他,天神一般地闖進她的生命,照亮了她卑瑣黯淡的生活。

她暗戀他,窺伺他,知他,懂他。小時候,她經常看見形形色色不同的女人出入他的住所,她一直都知道,作家是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人:他儒雅俊朗、學識淵博,待人溫柔,事業上嚴肅專注、有責任心,生活上卻尋歡作樂、放浪形骸。然而她愛的就是這樣誘人的謎一般的他啊!

多年後,小女孩出落得亭亭玉立,如願與作家有了一段露水情。她愛他,愛得隱忍,愛得卑微,愛得不可理喻。即便後來她獨自生下他們的孩子,她也從未想過去找他,並向他吐露心扉。因為她是多麼懂得這個逍遙自在的浪子,不願以愛之名綁住他、束縛他,令他為難,令他反感。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他,儘管終其一生,他都沒有認出過自己。

女的痴情讓我想起張愛玲的金句: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千怪萬怪也怪不到你頭上去。

2.

因為情感的隱忍剋制,使這個外國故事具有一種奇異的、含蓄的東方美,所以徐靜蕾版將故事背景放在四十年代的中國,不僅不彆扭,反而出乎意料的巧妙合適。

而美版電影顯然沒有掌握到這種含蓄美的精髓。

在感情改編上,電影已然就輸了一大籌。

美版將原著中我最喜歡的小說家人設改成了鋼琴家,而且還是一個最後荒於練習、泯然眾人的鋼琴家。

鋼琴家是什麼鬼?!!是肖邦、貝多芬那樣的作曲家,還是隻彈不寫的鋼琴演奏家?這二者的差別可就大了。而且,原著中作家對於女孩,從始至終都是神仙天人一般的存在,她一直仰視他、崇拜他。電影人設的更改,讓原著中作家溫文爾雅、書卷氣質的男主光環瞬間黯淡了一圈,故事美感也失了一大半。試想,一個一生潛心於故事創作的小說家,在不惑之年竟有這樣一番奇遇,這封來信難道不比他創作的任何一部作品更令他心搖神蕩嗎?據說茨威格這部小說有自傳的成分,我想作者有生之年,也不願意自己筆下的小說家被胡亂改成鋼琴家吧。

再者,原著中女主生下孩子後,為了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而自甘墮落做交際花,但她並沒有結婚。原著清清楚楚寫道女主為什麼不結婚:

我不願自己為婚姻所羈絆,我要隨時為你保持自由。在我內心深處,在我的潛意識裡,我往日的孩子的夢還沒有破滅:說不定你還會再一次把我叫到你的身邊,哪怕只是叫去一個小時也好。為了這可能有的一小時的相會,我拒絕了所有人的求婚,好一聽到你的呼喚,就能應召而去。”


可是美版電影裡讓她結了婚,婚後再約炮這叫出軌,OK?她的丈夫難以忍受她對鋼琴家難忘舊情,提出要和鋼琴家決鬥。而影片最後鋼琴家看完女主的來信,終於記起女主的面貌,並勇敢接受了決鬥的邀請。決鬥個鬼啊!這完完全全是違背了原著的精神,削弱了女主痴情與男主薄情的強烈對比,也削弱了故事的震撼力,將一個新鮮奇幻的愛情悲劇硬生生掰成一出男渣女作的狗血劇。

3.

徐靜蕾版最為人詬病的是旁白太多,豆瓣上有人刻薄地稱電影為“配樂詩朗誦”。但我恰恰很喜歡用旁白來呈現情感的表現方式。茨威格的小說本來就是書信體的形式——一個女人臨終之前零零碎碎、絮絮叨叨的感情傾訴,這封信中飽含著女人一生從未傾訴過的熾熱情感。而旁白恰恰具備書信體的最大特點——第一人稱敘述,帶入感好。除了用旁白,我很難想出第二種能細膩、完整地呈現小說中女主情感的表現形式。並且,徐靜蕾的聲音還挺好聽的,同樣的情感充沛,卻又冷靜剋制


再說音樂。點開電影的瞬間我就為一陣熟悉感驚住了,背景音樂竟然是林海的《琵琶語》,曾經多少次在入睡前單曲循環的曲子。一直以來,《琵琶語》憂傷悽美的旋律對我而言像是一段模模糊糊的影像,就像男主看完信後腦海中對女主的記憶一樣,構不成一個圖形。而徐靜蕾版《一個陌生的來信》給了《琵琶語》一個精準的故事內核,二者天作之合般在我頭腦中完美融合。

徐靜蕾版對於細節的拿捏更為妥帖。有兩個細節:

第一個細節是少女時代的女主愛上男主的那一瞬間。原著裡寫道,那一天女主與男主差點撞個滿懷,男主“脈脈含情地微微一笑,並用一種極輕的、幾乎是親暱的聲音說:‘多謝啦,小姐!’”多麼曖昧浪漫的氛圍啊,無怪乎女主會從這一刻愛上他。所以,你告訴我,美版電影這一場戲中,男女主還隔著張門是怎麼回事?看到這個場景時,我很是失望。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徐靜蕾版打開方式是這樣子,男女先是撞了個滿懷,然後男主低頭輕聲說:“sorry,sorry。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哦,對了,美版的女主,從小到大都是瓊·芳登飾演,我承認女神很美,可是演小時候真是違和啊,長相太老成,完全沒有少女感。而徐靜蕾版的女主小時候是林園飾演,靈動清新。

第二個細節,算是電影的一個小高潮,徐靜蕾版顯然是精心設計過的:

已為婦人的女孩又一次和作家相遇並共度良宵,然而作家依然沒有認出女孩,甚至第二天早晨偷偷塞進一沓錢在女孩手包裡——他竟然把她當成了街頭任人召喚的妓女。女孩匆匆逃出臥室,碰巧和管家相遇,兩人都怔住了,管家在那一刻認出了她,滿臉震驚,顫聲道:“早啊,小姐。”

是啊,連管家都認出了自己。

可偏偏你沒有。

這時《琵琶語》又悠悠響起,女孩把作家塞給她的錢給了管家。

她走了,頭上還彆著作家送給她的白玫瑰——她每年生日悄悄送給他的白玫瑰。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而相比起來美版就顯得有些草率:女孩匆匆和管家擦肩而過,管家只是回過頭看了看她。本來應有的小高潮處理得平庸無奇。

徐靜蕾版的畫面也很美。比如外面飄著雪,男女主角在小酒館喝酒笑談。比如夜色中女主一手拿著糖葫蘆,一手握著燒酒瓶,從狹窄的衚衕那頭跑過來。比如結尾作家看完信,緩緩推開門,深情望向對面小女孩曾經住過的房間,鏡頭慢慢推進,推進,小女孩的輪廓隱隱出現在窗前,模糊著,模糊著,漸漸清晰可見,鏡頭語言唯美而憂傷。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當然,徐版電影也是有硬傷的,主要是男主外形不夠貼切。雖然姜文很有味道,但要表現出原著中作家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形象還是缺點說服力。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我心中的“作家”是趙文瑄式的: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或者梁朝偉式的: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綜合比較,徐靜蕾版優於美版

反正不是姜文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