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

  又到了一年春茶採摘季,這幾天來,(潮州)饒平縣浮濱鎮中段村村民楊漢發正在自家新建的茶葉加工廠房內忙前忙後。近幾年,通過各級各部門的產業幫扶,楊漢發的茶葉生產加工走上了正軌,自家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潮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扶貧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


  這樣的幸福生活,在幾年前楊漢發是不敢想象的。2016年以前,由於自己和大兒子都患有疾病,楊漢發一家的生活十分窘迫。面對生活的困境,一家人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廣東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入戶調查,瞭解到楊漢發一家僅依靠種植幾畝水果維持生計,日子本就過得緊巴巴的,再加上醫藥費負擔,不寬裕的生活就更加捉襟見肘。根據入戶調查的情況,有關部門迅即將楊漢發一家認定為相對貧困戶,同時還為他們制定產業脫貧的措施。得知楊漢發有發展茶葉生產的意願卻囊中羞澀的情況後,結對幫扶人和駐村工作隊幫助他成功申請政府貼息貸款,茶園種植面積增加了6畝。農閒時節,有關部門還通過就業幫扶協助楊漢發兩個兒子找到了工作。僅僅一年的時間,茶園茶葉產量增加到了450多公斤,楊漢發一家的年收入也提升到了近5萬元,並於2017年成功預脫貧。

  收入高了,日子好了,楊漢發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別人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楊漢發這麼想,也是這麼幹的,他籌集資金4萬多元建設小型茶葉加工作坊並添置茶葉生產設備(其中政策獎補9400元)。初嘗茶葉加工甜頭後,2019年,他又開始嘗試收購村民茶青進行自主加工。可觀的收入讓楊漢發在當年年底就將自己的茶葉加工作坊升級為茶葉加工廠房。當年,楊漢發的家庭年收入提高到8.4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成為村裡困難群眾爭相學習的脫貧致富榜樣。

  楊漢發藉助發展產業走上致富之路的例子,是我市推進產業扶貧,增強困難群眾造血功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增強扶貧造血功能為抓手,印發《關於加快實施產業扶貧穩增收攻堅行動的通知》,落實產業補助政策,統籌財政資金5300萬元,發展農業特色專業村56個、專業鎮2個,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產業;推進茶葉等十大產業帶建設,產業扶貧茶葉、水果等種植面積達到5.23萬畝,畜禽等養殖17.38萬頭只,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項目示範基地和特色品牌。

  截至2019年底,我市建檔立卡貧困戶18900戶、45545人,其中18790戶、45345人達到“八有”脫貧標準,脫貧達標率99%,有勞動能力相對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34元;45個相對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181元,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潮州日報 袁曉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