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中午12點半,家家戶戶準備吃午飯的時間,有兩個“紅馬甲”沒有坐在餐桌前等待開飯,而是提著一大袋葷素搭配的營養盒飯走向了小區內,為生活不便的居民送午飯。

這兩位“逆行者”來自於金銀湖街花城社區翠堤春曉東區的“為民服務”小分隊。

“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各個小區全面封閉管理,社區成了疫情防控的主戰場之一。

為了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服務好小區居民,花城社區翠堤春曉東區成立了一支由區行政審批局下沉幹部、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組成的“為民服務”小分隊。

小分隊秉承著“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的服務理念,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為小區內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實現“一對一”服務,全面保障困難群眾疫情期間生活需求。

“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小區內有一位獨居居民不慎腿部受傷,需要臥床休息,做飯吃飯、領取團購物資等就成了難題,日常生活也存在諸多不便。

小分隊瞭解到該居民的情況後,迅速對接,瞭解其各項需求,盡全力保障其獨居正常生活。

小分隊每天會送飯上門,幫忙採購日常所需生活用品及藥物。

“這個時候腿受傷,沒有你們幫忙,我真不知道一日三餐怎麼解決,謝謝你們!”

“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小區裡有位新手父親,家裡是一對雙胞胎,由於早產的小女兒生命垂危,父親帶著小女兒從老家趕赴武漢兒童醫院進行治療,孩子母親則在老家照顧大女兒。

可未曾想住院期間,武漢突發疫情,無法返回老家,新手父親在異鄉獨自照顧小女兒,各種問題擺在眼前,一籌莫展。

小分隊隊長潘玲利聽說了這件事情後,主動提出要對父女倆進行“一對一”服務,讓他們在武漢感受到“家”一般的照顧。

第一次上門時,潘玲利就發現由於臨時被隔離在武漢,家中很多嬰幼兒用品都很缺乏。新手爸爸照顧孩子有些不知所措,孩子經常哭鬧,似乎有些不舒服。

潘玲利將自己當媽媽的經驗逐一告知新手爸爸,手把手地教他如何照顧寶寶吃飯、睡覺、洗澡等。

此後,她和小分隊的其他成員每天都會到新手爸爸家,送上嬰幼兒用品,看看父女倆的情況,瞭解他們還有什麼需求。

“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3月9日,一位老人一臉愁雲地拿著存摺走進社區服務點,向工作人員詢問,這附近哪裡有郵局可以取到錢。

小分隊一番詢問才得知,老人不會使用支付寶、微信這些電子支付軟件,一直都在使用現金購買日常用品,但如今家裡的現金已花完,只能從存摺中取錢,維持日常生活。

由於郵政部門幾乎都未開門,小分隊隊員在徵得老人家許可後,開始在全區尋找正在營業的郵局,幫老人取錢。最後輾轉數里,跑了幾家郵局後,小分隊終於幫老人家取到了現金,緩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老人家拿著現金,臉上的陰霾也消散殆盡,連連誇讚小分隊。

“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這些其實都是“為民服務”小分隊的日常。

他們每日嚴守小區“安全卡口”,將一切病毒隔絕在外,當好社區防控“守門員”;一日一訪困難群眾,輾轉數里為群眾解決生活所需,做好特殊群體“服務員”;主動廣泛收集群眾需求,對於返漢人員實施“一對一”跟蹤服務,在保障社區居民生命健康的同時,也讓返漢人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做好群眾問題“醫療員”。

這支“為民服務”小分隊不僅僅是群眾工作隊,更是隨時隨地關心群眾、讓群眾感到安心與親切的朋友與“親人”。


來源 - 金銀湖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