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27天,50多道豫菜,300餘人用餐。在武漢市青山區,新鄉95後廚師長馬允用精湛的廚藝征服了河南援助武漢醫務人員的胃口,也成就了自己的一段難忘經歷和成長回憶。


出征

23歲的馬允8年前踏入廚師行業,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和“英雄”這個高大偉岸的形象有任何聯繫。然而,現在很多人都說他也是英雄。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今年2月25日,馬允在自己所在飯店的微信群看到老闆發佈的信息:應武漢市青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武漢市商務局、武漢市餐飲行業協會請求,為讓300餘位奮戰在在青山方艙醫院抗疫一線河南醫務人員吃上家鄉的飯菜,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組織發起“河南廚師赴武漢用美味奉獻愛心”活動,招募願意到武漢一線服務的廚師。年輕的廚師長馬允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那天報名的廚師很多。最終,來自中國廚師之鄉長垣市,曾獲得第八屆全國烹飪大賽河南賽區金獎、第八屆全國烹飪大賽總決賽特金獎、2018年河南省金廚獎的馬允被選中,和另外5名優秀廚師,組成了“河南廚師天團”奔赴武漢,為河南醫務人員進行後勤支援。

帶著兩大車食材調料,一路風塵僕僕,馬允他們抵達醫務人員居住的賓館時已經晚上9點多了。廚師們一下車,就看到了聞訊而來的幾名河南護士,她們口罩沒遮住的眼裡滿是激動。馬允開玩笑的說道:“胡辣湯來了,家鄉的味道來了。”

此刻,正好有30多名一線人員剛剛從方艙結束工作需要用餐。沒有休息片刻,馬允他們當即決定,用帶來的食材做胡辣湯,讓大家即刻嚐到家鄉的味道。

晚上11時,滿滿一大盆噴香的胡辣湯做好了。疲憊不堪的醫務人員急不可待地大快朵頤。熟悉的家鄉味道,親切的鄉音,讓他們忘記了身心的疲憊,整個餐廳在沉寂的夜晚沸騰了起來。

長垣市浦西醫院的王小超對馬允說:“我20多天沒吃過家鄉飯了,把我饞死了。”


奮戰

到武漢的第一晚睡覺時已經是凌晨一點了,3個小時後,6名廚師已經到了賓館後廚,他們要讓所有的醫務人員都喝上家鄉的胡辣湯,吃上油條、麻球。

經過兩三小時的緊張工作,廚師們終於7點之前做好了300多份胡辣湯。第一位前來用餐的老鄉6點10分就到餐廳了,他說看到群裡發的通知說今早有胡辣湯,興奮得睡不著,起了個大早來喝胡辣湯。

本來是醫務人員自助就餐,馬允卻一碗一碗盛出來遞給他們,他想親自把第一頓做的家鄉飯送到家鄉親人手中。

有一天午餐時,為了讓大家吃上正宗的紅燒黃河鯉魚,馬允和另一名廚師用了一個半小時,才處理好60條黃河大鯉魚,兩人雙手都泡的發白起褶。

因為水土和飲食習慣等原因,很多醫務人員都或輕或重的有上火的現象,廚師們把帶來的薏米和綠豆洗乾淨,提前兩個小時熬上,讓醫務人員能夠喝上香濃可口清熱敗火的薏米綠豆粥。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從紅燒黃河鯉魚、燴麵、水煎包,到滷麵、花捲、雞蛋麵湯,50多種精心烹製的河南特色美食,讓醫務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得知醫務人員中有來自長垣、封丘的新鄉老鄉,馬允特意做了長垣特色菜肉絲帶底。滿滿三大餐盒被大家一掃而光,馬允不得不連著加了兩大盒。連著三天,醫務人員都強烈要求做肉絲帶底,直到把帶來的粉皮全部吃光才作罷。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3月1日是青山方艙河南醫務人員的集體生日。這天,馬允露了一手自己的絕活。“就是咱長垣廚師的傳承手藝,拉龍鬚麵。”揉麵,甩面,拉麵,在馬允手中,2兩面被拉成了1萬多根比頭髮絲還細的麵條。大家又是拍照又是錄像,把馬允圍了起來拍手叫好。

賓館後廚沒有攪面機,為了讓大家吃到家鄉味的包子。廚師們輪流上陣,用手揉了整整40斤面,盤了兩大盆餡兒,從上午包到下午。吃著熱騰騰的包子,醫務人員喜不自禁。

“他們背井離鄉不分晝夜工作非常辛苦,工作壓力也非常大,我必須做好每一頓飯,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慰籍。”馬允說。


成長

3月19日,青山方艙醫院的河南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要離開武漢,廚師們還需要原地待命。親眼目送大家回家,馬允心裡又感動又不捨。20多天的相處,大家就像親人一樣。一張張合影留念,一次次揮手再見,大家依依不捨地約定,等疫情結束了還要再聚。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馬允說,這次經歷對自己來說太難忘了。他深深地被醫務人員不懼生死,大愛無疆的精神感動。他還記得,有一名醫生把胡辣湯打包帶走,說要帶給方艙裡一個沒有父母陪伴的4歲小病號,讓她嚐嚐河南味道。

在方艙醫院,有很多和馬允一樣的90後。“他們都是那麼年輕,但是他們義無反顧選擇了到一線來,我非常敬佩。”馬允說,以前自己對醫生護士的工作並不瞭解,現在親眼看到,愛美的姑娘們剃光了頭髮,每天出倉後臉上都是壓痕,和病毒都是直接接觸,他由衷地敬佩他們。

看到廚師們口罩帶的不太正規,一名熱心的醫生便教大家怎麼打好口罩,怎樣做好防護措施,還千叮萬囑他們一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馬允深受感動。

3月8日是女神節,青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送來了很多鮮花。馬允給每一名女性醫生護士都送上了一支花,並送上自己的祝福。看到大家有些上火,馬允還把自己帶來的新鄉特產金銀花送給他們。

馬允的付出大家也看到眼裡。因為他年齡小,很多醫務人員都把他當做了弟弟,有什麼好吃的就會送到他房間。來自長垣市中心醫院的王軍英對他說,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碰到咱們長垣的廚師,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儘管說,千萬別客氣。

“河南廚師天團”的工作也得到了青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肯定。3月24日,結束工作的廚師們要返程了,指揮部為他們送去了獎盃和證書,感謝他們為武漢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其中,還有一條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刺繡圍巾。馬允說,他要把這個作為禮物送給媽媽,這麼多天家裡人一直牽掛他,並且很支持他。

現在,馬允正在鄭州隔離,27天的點點滴滴,在他的腦海裡揮散不去。他說,這次經歷讓他內心成長了很多,精神世界豐富了很多。他更加理解了白衣戰士們樂觀、勇敢、無私的精神境界;更理解了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會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低頭做菜,抬頭做人的長垣廚師精神。

在馬允的廚師服上,寫滿了支援武漢醫護人員的簽名。他說,這套衣服他會永久的珍藏起來上面有他最珍貴、最自豪的記憶。

馬允把自己在武漢的經歷都用抖音記載了下來。“直播間裡有特別多的觀眾給我留言,說我們是英雄。我想對媽媽說,我沒給你丟人!”馬允動情地說。

(新鄉日報 丁豔冰)

“疫”線故事:河南95後大廚馬允,好樣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