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旅途中的攝影人拍攝的許多旅遊風光作品,常被某些人笑稱為“照騙”。特別是那些喜歡強調自己的照片是直出原片的人。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從數碼相機面世,再發展到今天基本取代了數碼卡片相機的手機拍照,好像都沒離開過原片這個糾結。說起到底有沒有原片這個問題,我認為有的只是源片而不是原片。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數碼相片的成像從光轉為電再經過處理成為數字信號組成的能在顯示屏上看到的圖像,這時之前的任意一步都是數碼照片的來源,成為圖像後的照片就是理所當然的源片,只是這之後的下一步,則是區別於你是否懂得源片和原片道理的一個標杆。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如果你用的是手機基本就是沒法選擇,手機的處理器會以自己感覺不錯的標準幫你把照片處理了,得到的效果基本上是滿足於大眾化的效果,也容易讓人得到滿足。這樣也不錯,不用自己動腦子,簡單快樂。這和傳統膠捲時期的傻瓜相機是一樣的,連焦距光圈都不用調整,按快門即可,然後拿去沖洗照片。只不過現在的數字技術直接就在手機裡幫你處理了出來。其實就是數碼時代的傻瓜照相。

還有一些拿著單反的朋友也一樣,沉浸於JPG原片直出的喜悅中,全然不知道相機上有為了直出JPG而需要預設的白平衡,色彩,對比度,銳度的各種處理選項。有的廠家往往為了迎合大眾水平,按傻瓜標準預設的效果,也是以滿足大眾化為原則,同時也僅是基於機身自帶顯示屏的標準,讓購買者非常容易從相機顯示器上就得到最大的滿足。如果你拍了後是直接把盤交給沖洗店出片,就不會發現問題。但你如果是回到電腦顯示屏上打開,就會發現電腦上看到的效果和相機顯示屏看到的有很大差異。

如果你懂得從源片這一步開始接手。用電腦和後期軟件,按照自己的的風格還原出你拍攝時想要的效果。到了這個過程,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創作。而我們說的源片就是攝影人常說的RAW格式的圖像文件。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完成整個創作過程可以說是費時費力,而且還要有一定的攝影基本功才行,很多時候攝影只是作為一種愛好,這一愛好是驅動人去行走的動力,特別是旅遊中的攝影,可以記錄很多快樂。前面說的那些道理,不是為了掃大家的興致,只是想說明我的觀點。攝影可以作為一個快門控,享受簡單快樂。也可以有更高一層的藝術享受。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無論相機或者手機,拍攝人都會因自豪於自己所持有的品牌,還有人覺得自己所持有的手機照相效果可以天下無敵。但縱觀數碼攝影進入我們生活至今已經20年了,從尼康,佳能到索尼再到今天的手機拍攝功能。所有的攀比都是屬於沒有攝影常識的人。那種洋洋自得於所謂原片直出更是其中最明顯一個範例。

那麼源片經過攝影人的手後,又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呢,我放二張源片和其處理後的效果,大家自己對比看看吧。

下面是兩張RAW格式所謂源片效果。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我的通俗理解,“源片”就像一個麵糰,在攝影人手裡可以捏出麵包,也可以做出饅頭,還可以擀出面條,從源片到出片。有人享受做好幸福的傻瓜,把這活交給處理器。自己樂享其成。有人喜歡自己動手。享受一個的完美的過程進而得到自己需要的結果。

(關於源片又能出現幾種效果,以後有時間我會再寫一篇文)

下面兩張就是上面兩張源片,用佳能原廠處理軟件DPP處理後得到的效果。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我們平時引以為豪的直出原片,不過是數碼相機把人傻瓜化的結果

攝影人的照片常被人笑稱為“照騙”。這些人不知道攝影人拍片,大多是某一天日出或日落時的時間裡拍得。只有這個時候,太陽的光線是紅色的,色調是最美的。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不會有照騙一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