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区分是良性还是恶性?

Koala


什么是肺结节?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分类:1.按数量分类 ✔孤立性结节:单个病灶; ✔多发性结节:2个及以上的病灶; 2.按病灶大小分类 ✔微小结节:直径<5 mm; ✔小结节:直径5~10mm; ✔肺结节:直径10~30 mm; 3.按密度分类 ✔实性肺结节: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亚实性肺结节(pGGN、mGGN):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恶性概率高,需密切随访,早期处理。

哪些肺结节比较危险?

恶性肺结节在CT报告上的特征

1.分叶征:肿瘤边缘较为明显的凹凸不平,有多个弧形表现。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不一,各部位生长速度不同有关。在支气管、血管进出肿瘤及胸膜陷入部位可形成明显凹陷、分叶,CT检查发生率为80%。

2.毛刺征:肿块边缘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样突起,仅见于肿块和肺实质交界面。一般而言,周围型肺癌的毛刺为短毛刺,而结核瘤、慢性炎症的长而稀疏毛刺称长毛刺。

3.空泡征:空泡征的病理基础是未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肺组织,未闭合的细支气管,乳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未闭或融解、破坏、扩大的肺泡腔。

4.细支气管充气征:细条状,直径约1毫米的空气密度影,发生率在33.3%左右。其病理基础是扩张的细支气管。

5.钙化: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钙化,云絮状、网状及不规则钙化通常在肿瘤内弥漫性分布,肿瘤坏死后发生;斑点状或颗粒状钙化,多局限于肿瘤的周边部,为肿瘤生长过程中将肺内原有钙化包裹至瘤体内所致。

6.血管集束征:肺癌血管集束征是肺癌特征性表现之一,指肺癌常有多条血管营养,多条血管向肺癌聚集。

下面给大家展示下几种恶性肺结节:


小杨医生


以前,胸部发现结节但无法判定良恶性的情况下,一般会建议三个月左右复查一次肺部CT或者做穿刺活检。CT是放射性检查,而且在复查期间会伴随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提起“活检”,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穿刺”和并发症。

现在,爱康引入的液体活检项目(肺结明),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肺癌相关的ctDNA,辅助肺部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这种方式无创、便捷,可避免造成恐慌或者延误治疗,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


张黎刚


1.5cm的肺部结节,怎么鉴别良恶性?

肺结节按照密度分为三种类型: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一般来说,混合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最高,而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也高于实性结节。

肺结节的恶性征象: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截断征、空泡征、形态不规则、分叶、短毛刺等。

1.血管集束征:在肺癌肿块的近肺门侧,由于恶性肿瘤血管较丰富,小动脉扩张;同时远肺门侧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小静脉常扩张。肿瘤瘢痕及癌巢增殖破坏可以牵拉周围间质包括血管,形成血管集束征。


2.胸膜牵拉征:此外肿瘤病灶的生长特性,可以牵拉周围间质,并导致胸膜牵拉征。

3.支气管截断

肺鳞癌以及分化差的腺癌,常常造成支气管截断;分化比较好的腺癌,支气管没有截断,在比较小的肿瘤内部常可以见到支气管穿行。

4.空泡征

早期肺癌内部,可能有残存的正常肺组织,或者小支气管断面,表现为小于5毫米的空泡。

5.毛刺、分叶

大部分癌细胞朝不同方向的生长速度不一致,并且早期会受到肺间质的阻挡,出现分叶、脐凹征等,邻近的肺泡组织有些发生塌陷,会形成两毫米左右的小毛刺。


医疗科普徐医生


如何判断肺部的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这是患者朋友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大体来说,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主要依靠三大方面的判断。

第一个就是影像学的表现,是最主要的判断方法。包括肺结节的大小,结节的密度,结节的边缘是否光滑,是否有分叶毛刺,结节是否出现钙化。结节如果伴呈现出爆米花一样的分层、完全致密的钙化的话,一般都是良性的,而且结节在五毫米以下的所有密度的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而八毫米以上的是恶性的可能性则很大,应该重点关注。

密度的话主要是看均匀程度,如果结节密度不均匀,出现小结节堆积这类情况的话大部分都是恶性的,良性的结节密度都比较均匀。一般来说,恶性的结节边缘往往不光滑,往往有毛刺,往往有分叶征。而炎性的结节炎,一般来说都是边缘模糊,甚至有卫星病灶。良性的结节边缘都比较光滑。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看病人的临床特征。判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危险程度是否高,比如说有癌症家族史或者肺癌家族史的人,比如说有重度吸烟的人,肺部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会高一些。

第三方面就是观察结节的生长速度,也就是说要通过复查来判断结节是长得快还是长得慢。一般来说生长非常快的,可能炎症的可能性大。而通过观察基本不生长或者生长特别缓慢的,一般大多是良性肿瘤。

总之,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和鉴别是一个系统的、专业的工程,一定要找专科医生进行判断。病人千万不要自己根据影像学的报告来猜想,而且肺癌早期的表现一般都是肺结节,所以患者在怀疑自己是否患上肺癌的时候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在专业医生和机器的检查下确诊,发现高风险的肺结节,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癌变。


中医综合内科陈济德


体检发现肺部结节,的确很让人担心。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肺部结节,肺部结节要鉴别良性还是恶性并不算难,可通过以下一些辅助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CT断层扫描

胸部CT断层扫描由于无侵入性操作,对患者影响小,目前仍然是对肺结节鉴别的首选方法。通过CT评估的信息有结节大小、形状及边缘特征、内部结构、生长速度、位置等,对鉴别肺结节良性还是恶性有一定的作用。

1)结节大小

随着结节大小的增加,癌症的可能性增加。根据国外一项CT筛查试验研究报道,结节直

径≤30mm,恶性的可能性为0.2%,直径>30 mm的则为50%。

2)结节位置

位于肺上叶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更高,因为肺上叶是吸入性高浓度的致癌物质最容易侵犯的部位。

3)结节形状及边缘特征

从边缘和轮廓方面判断,恶性和良性之间存在相当大的重叠。但结节边缘分叶状或有毛刺征的话恶性的可能性更大。

4)内部特征

使用增强CT扫描可观察结节的内部特征。如出现恶性空洞可见于鳞状细胞癌,空气支气管征同样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2.血清学检测

抽血查血清生物标志物可用作区分肺癌的侵入性方法。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糖类抗原153(CA153)的组合,可为区分肺结节良性和恶性提供参考依据。

3.肺部穿刺活检

行肺穿刺活检取结节部位组织细胞进行病理检查是判断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但由于是有创操作、对患者损伤较大,只有经过前两种方法高度怀疑肺癌时才考虑使用以便确诊。

4.结合危险因素判断

肺结节恶性的主要临床危险因素还有患者的年龄、吸烟史、胸腔外恶性肿瘤的病史以及肺间质性疾病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如果患者同时存在以上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

总的来说,以目前的科学水平要鉴别肺结节良性或者恶性并不难,总的原则是先进行无创、安全的检查手段,再到有创、风险较大的方法去筛查即可。


药师方健


随着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被检查出肺结节。有些朋友看到自己体检报告上写着肺结节,自己很担忧,生怕自己得了肺癌。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的,肺结节≠肺癌,看到自己有肺结节,先不用太担心,不一定是肺癌。



如何判断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这个问题是专业,我作为一名放射科医师,天天看肺部,天天出诊断报告。说实话有时候我都不敢100%得敢拍板这个结节是良性或者恶性的。这就好像警察抓人,哪个人是坏人,哪个人是好人,要有证据。当证据不足的时候,还要有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什么样的结节是良性?

良性的肺结节,有错构瘤、炎性假瘤、结核结节、硬化性肺细胞瘤、炎性结节等等。良性的肺结节有一定的征象,看这个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边缘、血供情况,就好像看一个人长得怎么样,来判断它是好人还是坏人,俗话说不能以貌取人,但是看结节是良性恶性的,只能以貌定结节。

良性征象,大小,有学者指出结节越小良性可能性越大,所以如果发现6mm以下的结节,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但是发现并不是唯一标准,还有形态,边缘,良性结节的形态一般是光整,边界清晰,没有分叶和毛刺。密度可以不均匀,如果有明显的钙化和脂肪,更加支持良性错构瘤的诊断。

这是一个体检发现的结节,虽然很大,有2.5cm,但是它有好人的征象,就是边缘光整,有钙化,诊断良性错构瘤。可以手术切了,也可以不管它。

影像上很典型的良性结节,可以不用管,比如错构瘤,硬化型肺细胞瘤,>2cm的结节,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手术切除。

什么样的是恶性结节

恶性结节一般都是形态不规则,有分叶毛刺(这两点很重要),胸膜凹陷征。如果报告上有分叶毛刺的描述,这个结节恶性可能性就比较大了。如果发现实性的结节,有分叶毛刺,那么影像科医生的意见就是倾向于恶性结节,最好手术切除。

像上面这个图,17年时候这个结节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都有了,长的张牙舞爪的,就像一个坏人,当时提示了患者是肺癌要手术了,但是他没有做手术,18年复查,这个结节大了。

无法定性的,建议复查

有些结节,长的不典型,无法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复查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长大了,倾向于恶性,要手术切除。如果不变,一年后再次复查。

作为影像科医生,看这个结节是良性恶性的,就是看它长得怎么样来判断的,所以要详细看看自己的报告上的这些描述,着重看大小,边缘是不是规整的,有没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这些描述。

以上说的是典型的良恶性结节如何判断,当然也有误判的时候,要确诊的金标准还是病理诊断。有些结节长得很像恶性的,但是手术做出来就是良性的。医生在判断良性恶性的过程,有很多个人的主观因素,随着经验和水平的不一样,对于一个结节很有可能几个医生都有不同的意见,这是正常的现象。

有些朋友,发现了肺结节,医生说可能是良性的或者建议复查的,但是他不相信,天天很紧张,睡不着觉,像是自己背着一个炸弹,不知道那天会爆发。像这种情况,还是做手术切了好。治的不是结节,而是焦虑。


小影大夫


面对肿瘤高发的时代,预防和早期发现癌症很重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每5个癌症里,就有一个肺癌,所以肺癌筛查是防控肿瘤的重要环节。

很多肺癌早期表现为肺结节,及时发现可以治愈!

通过肺结节筛查,大约可以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来自白春学教授分享的美国数据)。

肺结节很常见,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数据,仅在40岁以下的人群,肺结节的检出率就有20%。

但是一定要知道,良性肺结节远远多于恶性。

我们筛查肺结节,一定不要过度医疗!对良性结节,不要过度恐慌,急于手术。

所以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很重要!

恶性肺结节有哪些特征?

首先我们把肺结节分成三种类型: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其中混合磨玻璃结节,是恶性比例最高的!是肺癌筛查的重点!

1.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恶性征象:

最可靠的恶性征象是:边缘是清晰的磨玻璃影,同时伴有胸膜牵拉。

就像上图所示,病灶中央是白色实性成分,边缘是云雾状的毛玻璃影,有分叶,并且边界很清晰,这就属于混合磨玻璃结节。

同时在病灶外侧,还可以见到两条白线状的胸膜牵拉,这就是很典型的浸润性肺腺癌,需要及时手术切除。

2.实性结节的恶性征象:

这是山东肿瘤医院黄教授的总结,包括分叶征,短毛刺,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小泡征(空泡征)等,见到这些征象,要考虑到恶性的可能。

其中支气管充气征常常代表肿瘤分化较好,而支气管截断通常代表肿瘤分化差。

必须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良性结节,也可以出现这些恶性征象,常见的有结核球和隐球菌感染,需要增强扫描或者PET-CT,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结核生物学检测等手段鉴别。

尤其是CT增强扫描很有意义,恶性结节大多呈不均匀强化。

对难以确诊的,有时还需要经皮肺穿刺取得病理诊断。

另外要注意,大约5%的小细胞肺癌,可以表现为光滑结节,类似良性。

将这个肺结节,边缘比较光滑,呈葫芦状,这种葫芦要高度警惕小细胞肺癌,不要误认为良性结节。

小细胞肺癌血供差,强化很弱。

这个病例最终穿刺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3.纯磨玻璃结节

这类结节大多生长很缓慢,可以保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化,不着急处置。

只有当随访观察病灶增大,才能列为高危结节。

像这个纯磨玻璃结节,9个月增大3毫米,手术证实为微浸润腺癌(该病例来自山东肿瘤医院黄教授)。

随访9个月并没有耽误治疗,这种病灶不会转移。

所以总的来说,查出肺结节先不要恐慌,听从医生的指导,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就好好检查一下,有恶性征象的及时处理!

如果医生建议随访观察,那就放宽心,按时复查就好!


影像科豪大夫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健康体检行列,在日常体验中,检查出有肺结节的人也越来越多,看到肺结节很多人就立马联想到肺癌,顿时五雷轰顶,马上就百度谷歌,网上什么五花八门的答案都有。那么肺结节与肺癌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它们的定义又是什么?

肺孤立性结节(SPN)的定义

可能大家认为肺的孤立性结节和肺小结节是同一概念,但是在医学上这个概念是有所差别的。那么肺孤立性结节又是什么呢?

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

≥8 mm而≤3 cm

判断恶性几率:

1) <3%为低几率,只需影像学观察

2) 3%-68%应进一步检查

3) >68%应以手术为主,术中快速冰冻,切勿穿刺!!!

SPN恶性的程度比小结节要高一些,也就是说SPN越大,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大。

肺小结节的定义

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8 mm

发现了结节该怎么处理呢?

根据大小判断:若结节<8mm,以临床观察为主。结节越小,良性的可能性越大;若>8mm,就是典型的SPN了,约有百分之70%的人需求助肿瘤科的外科医生,因为大约有68%的可能性需要做手术。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若有以下三点:

1) 有吸烟史

2) 年龄超过60岁

3) 有肺癌史或肺外其他癌病史

即使发现的是肺小结节,也要及时的求助于肿瘤外科医生。

恶性小结节与良性小结节,我们又怎么样分辨呢?其实它们都有不同的特征。

恶性小结节的特征:

①增大;

②稳定并密度增高;

③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④缩小但病灶内实性成分增大;

⑤结节具备其他形态学的恶性征象。

良性小结节的特征:

①病灶形态短期内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②密度均匀,密度变淡;

③随访中病灶缩小(密度没有增高)或消失;

④随访中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 d)。

判断结节的良恶性还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以及临近部位等等,比如良性结节,通常长得小巧且光滑平整。

肺小结节又分为几种,临床上根据CT影像所呈现的肺小结节内部密度不同,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其中纯磨玻璃结节可以是普通炎症、真菌感染、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或浸润性癌;部分实性又称混合磨玻璃结节,癌变的几率高,需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实性成分大于50%的结节;纯实性结节,虽然恶性概率低,但一旦明确为恶性,相对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在随访观察中也需提高警惕。

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肺结节,大家并不需要太过紧张,医生会根据危险因素制定出一系列的随访计划。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生存率越高,肺癌早期患者甚至可以被临床治愈。


中大肿瘤志华医生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不定期进行体检,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样的肺结节是恶性的呢?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结节内部

结节内部会有空泡征,即实性结节内可见透亮区,直径常常在5毫米以下,举个例子,我们在CT上看到肺结节的断层图像好比硬币,硬币中间挖了个小洞,就是空泡征。

二、结节边缘

1. 毛刺征 继续拿硬币举例,如果我们看到的结节边缘比较光整,像硬币的边缘一样,那么是恶性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边缘长了一些毛刺,则恶性的可能要大很多。

2. 分叶征 结节的轮廓并非纯粹的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呈凹凸不平的多个弧形,似多个结节融合,叫分叶征,提示恶性可能。

三、结节周围情况

1. 血管集束征 就是指血管逐渐的向结节聚拢,血管能够贯穿结节或者中断于结节的边缘。

2. 胸膜凹陷征 形象来解释就是结节周围有一根细线,牵拉起周围的胸膜,使胸膜凹陷。

以上几点就是恶性肺结节的特征,当然,在具体诊断过程中,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大夫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恶性结节都长全了这些特征,也不是所有的恶性结节都长得很标准,所以发现结节,不必恐慌,要去正规医院进一步就诊,请有经验的大夫再看一下,给出正确的建议。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中科院肿瘤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欢迎关注我刊,中老年保健杂志2017-11-13文章,作者是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肺癌研究会精准放疗专家、国际原子能机构立体定向放疗专家、 国家科技进步奖(医学)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央保健肿瘤专家朱广迎先生,文章对您的问题做了全面、科学、严谨的解答。

撰文 中日医院放射肿瘤科 高立伟 朱广迎

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办?

随着人群健康观念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常规体检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肺癌的筛查是体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的逐渐普及使得肺部“结节”的检出已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对发生恶性肿瘤风险较高的吸烟者进行的肺癌筛查研究显示,肺内结节检出率高达50%。

那么,什么是肺内的“结节”?肺内出现了“结节”就是得了肺癌么?肺内出现了“结节”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肺结节?

放射诊断学上,通常将直径小于等于30mm的病变称为结节,而肺结节指的是在胸部X光或者CT扫描中见到的密度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的“斑点”。根据数目的多少,可将肺结节分为“单发性肺结节”和“多发性肺结节”,根据密度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毛玻璃样结节。

肺内出现结节就是得了肺癌么?

肺结节的病因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不过,对体检患者肺内结节的筛查研究表明,CT上发现的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结节。加拿大和英国的研究发现2961例低剂量CT扫描发现肺结节的患者,共检出12029个结节,其中确诊肺癌患者144例(4.9%)。其中年龄、是否家族肺癌史、结节的大小、位置及形态等都是影响结节良恶性的因素

肺结节是什么病因引起的呢?

引起肺内结节的良性病因包括:

感染性病因–约80%的良性结节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例如肺结核、真菌、或者某些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肉芽肿,多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钙化的肺结节。

1、良性肿瘤–其中以错构瘤最为常见,占肺内良性结节的10%,错构瘤多见于中年人,生长缓慢,高分辨率CT有助于确诊。另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如纤维瘤和平滑肌瘤等。

2、血管性病变–肺动静脉畸形是可能引起肺内结节的血管性病变,更罕见的病因包括肺梗死、肺静脉曲张等。

3、肺结节的一些其他少见的良性病因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支气管囊肿等

引起肺内结节的恶性病因包括:

1、原发性肺癌–腺癌是原发性肺癌中最常表现为肺结节的组织学亚型,其次是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的起源往往是周围型病变,而鳞状细胞癌则更常表现为中心型病变而不是周围型结节。

2、转移癌–大多数转移瘤表现为多发性肺结节,但有些也表现为单发,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肉瘤、结肠癌、乳腺癌等等。对于有胸腔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如果在胸片上发现肺结节,则转移瘤的概率大约为25%。

3、类癌–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往往位于支气管内,但约20%的类癌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周围型肺结节。

如何判断肺结节良性还是恶性

影像学检查发现了肺部结节,通常医生会根据以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来判断结节的恶性可能性

1、年龄

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大于50岁的人群,肺癌发生几率显著增高。

2、胸片或CT所示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及变化等影像学表现

大小

恶性病变的风险随结节的增大而增加,具体如下:

•结节直径小于5mm:低于1%

•结节直径为5-9mm:2%-6%

•结节直径为8-20mm:18%

•结节直径大于20mm:高于50%

密度

结节的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或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病变更常见。实性结节在影像学上通常呈致密且均匀的病灶。直径不超过8mm的实性结节恶性概率不高,且活检难度大、功能显像不能可靠地显示其特征,更可能通过CT扫描来随访监测。相反,直径超过8mm的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通过功能显像能更可靠地显示其特征,更易通过活检而成功诊断。磨玻璃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上的密度低,CT扫描上存在超过3个月的磨玻璃样病变的恶性风险为10%-60%,具体取决于结节大小和有无部分实性成分。例如,纯磨玻璃样的小结节(直径≤10mm)很少为恶性,较大的病变(直径>10mm)则更常为恶性(10%-50%),另外,在磨玻璃样病变中发现实性成分是恶性病变的可能更高。

形态

边缘、钙化以及生长的部位等影像学表现都是影响结节恶性概率的因素。结节的变化情况-若连续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结节明显生长,则其恶性风险高,常有必要进行组织取材诊断。相反,保持稳定2年的实性结节或者保持稳定3年的磨玻璃结节很可能为良性,可以避免立即行组织活检。因此,如果既往曾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尽可能提供详细资料给医生。

3、是否有患肺癌的危险因素

包括:其他的临床症状或者其他病史,是否吸烟或者既往曾吸烟,是否有肺癌家族史,是否有石棉或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等等。

通过以上信息,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来区分肺内的结节的恶性可能是高危、中危或是低危。

那么,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应该如何处理呢?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具体方法敬请查看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