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籠罩下毒油價大戰三國演義(一):美國頁岩油這回挺得住嗎?

沙特阿拉伯 2019 年底原本領導一次成功減產協議,由沙特阿拉伯親自以身作則,減產超過協議需分攤的幅度,帶動波灣諸國減產超過配額。適逢利比亞內戰封鎖石油出口港,本來正要喜迎油價回升,豈料天有不測風雲,新冠肺炎疫情在這時爆發,讓沙國的努力付諸流水,結果原本致力減產抬價的沙國,情勢變化下立場迅速逆轉,如今反成為油價殺價大戰的發起者。


疫情籠罩下毒油價大戰三國演義(一):美國頁岩油這回挺得住嗎?


這場油價大戰,直接起因是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因新冠病毒造成油價下跌翻臉,導致減產談判破局,沙國一怒之下不僅不減產,還加碼產出,國際媒體稱沙俄雙方「拿著油槍指著對方」。俄羅斯為破局辯解找藉口,拉來美國頁岩油產業為箭靶,聲稱若配合沙國減產,只是便宜美國頁岩油商,平白把石油市佔拱手讓給美國頁岩油商。


俄國這「牽拖」卻也點出目前國際石油戰局並非只有沙國與俄國,還要算上美國頁岩油,是三方勢力的三國演義。這也不是第一次涉及頁岩油的油價大戰,上次油價大戰,正是沙國向美國頁岩油宣戰引發。


回顧 2011 年,大多數石油產業界人士還對頁岩油嗤之以鼻,短短 10 年間,頁岩油已成為影響國際石油戰略、無法忽視的重要關鍵。諷刺的是,正是 2011~2014 年讓沙國、俄國口袋賺飽飽的高油價年代,促成頁岩油革命誕生,破百美元以上油價,成為新創事業與創投投入頁岩油大冒險的最佳驅動力。於是 2014 年起,美國頁岩油產量起飛,頁岩油佔美國產油比例快速提升,推動美國總產油量從 2011 年每日 570 萬桶,到 2018 年暴增至 1,160 萬桶。


頁岩油產能暴衝,讓美國 2013 年超越沙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供應國,雖然供應都是國內居多,但也讓美國石油仰賴進口比例大減。2005 年時,美國國內石油需求高達六成都是進口,2011 年降至 45%,頁岩油興起後,美國本土石油產能在 2017 年竟能滿足 58% 國內需求,至 2019 年,美國石油需求僅 34% 進口。


疫情籠罩下毒油價大戰三國演義(一):美國頁岩油這回挺得住嗎?


2014 年 9 月以後,美國自沙特阿拉伯進口石油降至每日 100 萬桶以下,中東對美國的能源戰略重要性日益下降,這也反映在如今川普對中東政策越來越漫不經心,滿腦子自中東撤軍,把大多注意力放在貿易戰打擊假想敵中國。雖然美國至目前仍大力支持傳統盟友沙特阿拉伯,但隨著沙國石油在美國市佔流失,沙國坐立難安,不僅擔憂損失市場,更害怕的是失去「關愛的眼神」。


2013 年底開始的烏克蘭危機讓沙國有了第一次出手機會,追根究柢,烏克蘭危機與高油價也有關,連續幾年高油價不僅推動頁岩油,也讓產油國俄羅斯口袋飽飽,總體國力與國際影響力和自信心都大增,結果就是普丁在敘利亞、烏克蘭與歐美互不相讓,2014 年引發嚴重衝突。


為了削減俄國氣焰,戰略上必須壓低石油價格,於是美國默許沙國對油價開槍。2014 年底起,沙國打響第一次油價大戰,向美國頁岩油宣戰,擴產倒貨打起價格戰。


此時,美國頁岩油產能開出本身,已將西德州輕甜原油(WTI)價格從 2014 上半年百美元以上打到 70 美元出頭,沙國再下殺手之後,2016 年一度將西德州輕甜原油價格打落不到 40 美元,一時美國頁岩油產業哀鴻遍野。2015 年 12 月美國本身升息,對頁岩油產業來說更雪上加霜,資金斷絕讓因低油價虧損的頁岩油新創事業無以為繼,大量頁岩油井封存停工,數十家頁岩油企業破產,5.5 萬人失業。


沙國發起的第一次油價大戰似乎取得勝利,因當時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一般約在每桶 70~80 美元,較好地質的頁岩油井成本頂多低到每桶 50 元,40 美元上下油價,已讓當時幾乎所有頁岩油井都陷入虧損。頁岩油產業多半是中小企業,財力並不雄厚,頁岩油井的特性是產能衰退很快,若沒有資本不斷開設新油井,產量很快就會枯竭。


沙國或許認為經過一次震撼打擊後,可以擺脫頁岩油的威脅,但事與願違,美國頁岩油產業的韌性遠超過沙國的想象。沙國認為美國頁岩油業者的弱點在於是一大群中小企業的烏合之眾,但中小企業的幾個特性,也是美國頁岩油產業強韌的原因。


美國頁岩油公司韌性堅強,大出競爭對手意料


其一是「賭性堅強」。美國大石油公司從來無法成功開採頁岩油,最後往往採取購併取得頁岩油產能,原因是頁岩油的開採「計劃趕不上變化」,大石油公司過去對待傳統油井,害怕一步錯步步錯,釀成如深海地平線爆炸漏油事件那類巨大損失,要審慎評估後才投入,這不適用頁岩油開發。這點沙國的理解也是傾向大石油公司。


疫情籠罩下毒油價大戰三國演義(一):美國頁岩油這回挺得住嗎?


但真正能成功開發頁岩油的,都是抱持「不成功便成仁」瘋狂賭徒心態的中小企業,一口頁岩油井資金成本遠低於傳統油井,萬一搞砸,公司就直接破產。當沙國油價大戰開打,這群螞蟻雄兵的頁岩油業者被逼急了,千方百計甚至可說用各種胡思亂想的偏方來降低成本,其中許多業者搞砸就破產,但也有許多業者試出一般不可能想到的創新方式降低開採成本,沙國油價大戰的壓力,反而逼出頁岩油產業快速降低成本。


其二是「能屈能伸」,沙國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得肩負國家營收重任,不能隨便喊停工,而大石油企業食指浩繁,也是相同,但頁岩油中小企業遇上油價大戰寒風,要是降低成本速度無法追上油價降低速度,都乾脆掛出「免戰牌」,使出「龜息大法」:封存油井,員工都開除,以最小開支狀態冬眠,一旦油價恢復,又像打不死的蟑螂重生。


其三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沙國把美國頁岩油產業看成單一敵人,實際上是由無數互相競爭的中小企業構成,沙國殺死其中一部分,剩下的頁岩油業者競爭壓力減輕,還能趁機廉價取得破產對手的資產,結果是在沙國「壓力測試」下,美國頁岩油產業結構反而更健康。


第一次油價大戰最後,沙國自己也受不了,於是取得部分成果後,油價就開始回漲,而美國頁岩油在這次大戰,僅 2015~2016 年產能略為回檔,一旦油價回漲就又起死回生,產能再度激增,很快就超過 2015 年高點約每日 500 萬桶以下,到 2018 年更直衝每日 700 萬桶。總體結果來說,沙國完全沒達到消滅美國頁岩油,或至少造成產能受創大減後一蹶不振的戰略目標。


之後沙國就不再提起向頁岩油宣戰奪回美國市佔率的事了,而是重新率領油國推動減產將油價推升,這些努力至 2019 年還算成功,油價雖然沒能回到 2011~2014 年高檔,但至少擺脫低點。不過隨著沙國轉去維護油價,打不死的美國頁岩油也跟著復活,還比以前更興旺,沙國也只能當作沒看到。

然而,此次油價大戰不同於上次,前回油價大戰主要是沙國主動挑起,但這次不同,大多數油價跌幅來自新冠病毒疫情造成世界供應鏈大亂與投資者恐慌,沙國與俄國是油價開始大跌後才反目成仇,可說被動開戰。美國頁岩油現在不只要面對沙國倒貨,其實更大的威脅是需求面,全球能源需求在新冠肺炎擴散下急凍。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市場大跌,投資人呈現極度保守心態,不利頁岩油產業從市場取得資金。

當西德州輕甜原油價格再度來到 30 美元低價,面對更嚴峻的挑戰,美國頁岩油還能生存嗎?


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美國頁岩油產業的基本弱點,與上次沙國發起第一次油價大戰時仍然相同,企業規模較小、體質較弱,本身不一定有獲利取得金流能力,而是靠「本夢比」而能在市場發行債券取得資金繼續營運,這些特點都讓頁岩油產業在此次新冠病毒油價大戰特別脆弱。


成本方面,雖然經過上次油價大戰,美國頁岩油產業成本大幅下降,但目前六成公司仍需西德州輕甜原油價格每桶 50 美元以上才能產生正現金流,38% 則需 55 美元以上,只有 13% 能在目前價位維持正現金流,因此新冠肺炎疫情若持續,這次油價大戰,看來多數頁岩油企業難以倖免。


不過,讓頁岩油產業撐過上次油價大戰的特性也都還在。


「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特性依舊,若四成頁岩油企業關門大吉或封存休眠,供給大大降低,剩下的頁岩油企業就能存活。倒閉的企業封存油井資產,可能成為存活企業的糧食,已開挖但封存未生產的油井,開發成本低於開挖新油井,80% 成本約在每桶 25 美元,重新開發的油井在 30 美元的嚴酷環境仍能生存。


另一方面,經過上次壓力測試,美國頁岩油不僅只降低成本,產業也經過整並,部分被大石油企業購併,資金口袋深度已非吳下阿蒙,這些有資金與規模的企業,在新一輪壓力測試後,可望藉機吞併弱小企業與資產,變得更強悍。

「能屈能伸」的特性也依舊,美國頁岩油企業即刻縮減支出,菱背能源(Diamondback Energy)調整 2020 年預算,立即縮減營運規模,9 個鑽井團隊砍除 3 個,幾個月內要收掉 3 座井;股神巴菲特投資的西方石油(Occidental Petroleum)先大砍股息 86% 以保存現金,同時大砍資本支出計劃,從原本預計支出 52 億至 54 億美元降到 35 億至 37 億美元;阿帕契(Apache)同樣大砍股息 90%,大砍預算 40%;墨菲石油(Murphy Oil)將大砍資本支出 35% 並釋出 Eagle Ford 頁岩層油井與團隊;德文能源(Devon Energy)大砍資本支出 30%。


此外,雖然市場擔憂資金斷鏈問題,不過目前 860 億美元石油開發相關公司債,只有 53 億美元會在 2020 年到期,大部分是在 2022 年到期,有 257 億美元,這也給頁岩油產業相當時間,只要疫情能在 2020 年內大致緩和,2021 年起油價恢復,就能安全度過危機。


另一方面,總是大力支持石油產業的川普政府,也不會坐視產業陷入困境,尤其頁岩油被視為美國能源自主的重要戰略產業,川普已經出手,宣佈提升戰略原油庫存,消息一出油價應聲回漲 5%。川普更表示趁著低油價,要把戰略原油庫存買到滿艙,這樣可為美國納稅人省下數以十億計美元,同時又能幫助石油產業,達到能源獨立。


美國頁岩油產業這次面對的挑戰比上次更巨大,但美國頁岩油產業的體質也比上次更好,可預期的是,雖然美國頁岩油產業仍會經歷艱困時光,單獨企業可能倒閉,「死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剩下的企業會存活並更茁壯,再一波汰弱留強後,「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美國頁岩油產業將日益是傳統油國的強大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