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车的人总是说车速多少码?为什么不说是多少公里呢?

深圳冠杰工业制造


为啥我身边的人都不说单位?

比如:高速上100没问题,开140有点飘。市区也就三四十,开不快!

这不挺明白?


杠精第二把交椅


这样说简单,在中国就默认为公里每小时,在国外就默认为英里每小时。但是在国外,脑子总会自己计算以下公里的数值。我在米国开车,盘山路,开到七八十,感觉加不上油,因为在那经常是地板油,好几次怀疑车有问题,但是死活没看到故障灯,等下山的时候立即觉得油门很轻,然后自己算了算,七八十的速度相当于一百二十公里多,在高海拔区,这个速度确实太快了。


Olive M


凡是说迈或码的都是土包子。根本不懂迈是多少公里。

外国车辆用的里程表都是mile,如果对老外说,你开车开130迈老外觉得你吹牛逼,根本不可能。130迈=210公里了。所以说,那是土包子。学过英语的人一定不敢把公里说成迈,那速度太快了。说迈的时候会把公里简单除以1.7才约等于迈。

土包子并不知道自己是土包子,还以为自己洋气呢。


北京抖抖抖


英里的英文是mile,早些年,很多进口车是英里时速表,所以老司机说时速“迈”或“码”,都是英文mile的读音,也是表示开的是进口车的一种优越感,而现在国内的车基本上时速都是公里kilometre,所以现在还读迈或者码,要么是没文化,要么就开的纯英里进口车。一英里≈1.6公里


蓝色笨方儿


最早这样说的人多半是为了省事,但又搞不清楚几个单位的差别——

“迈”(英里mile) 1英里≈1609米;

“码”(yard) 1码=3英尺≈0.9144米;


“码”讲来顺口,不像“公里每小时”、“千米每小时”繁琐,所以最后成了只可意会的东西!


就好比金属加工中有一道工序叫热处理,其中的“淬cuì火”,一般读音念“蘸zhàn火”,写的时候写“淬”,读的时候读“蘸”。

(“蘸火”这两个字一般在辞典中有介绍,现实使用中几乎没有)

应该有部分原因就是“取笔画简单、读音顺口的”。


杂务专员


这个问题,我认真观察过。当你以一种优越感十足的口吻说出120迈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到自己顿时洋气了很多、高级了很多,副驾驶座的美女也投来赞许膜拜的目光,一副愿意马上为你生孩子表情。如果这时你说的是120公里每小时,估计副驾美女会鄙夷你是土包子。当然你开的车要有点档次,你要是开个小面包,副驾是不会有美女的。


CFO丁算计


就是顺口,谁天天讨论车速会说公里每小时,累不累?中国人哪个不清楚说码就是说公里每小时,偏偏有些杠精就爱杠,有劲没劲,跟个傻子一样,就你知道的多吗


六子isme


你说开车在路上跑100,人家就知道你的时速是100km/h(每小时100公里),别说什么码、迈的!1码(yard)≈0.914米,1迈(mile)≈1.6公里[抠鼻][抠鼻][抠鼻]


阿宁90


这其实是一种习惯,因为比如你开的是100km/h,你用中文解释的话,你要说,我时速是每小时一百公里,如果不去较真的话,你说我现在速度是一百迈,国内大多数还是理解你是每小时一百公里,而不是每小时一百英里,而且很多歌词里面为了唱歌方便也是用迈来替代,仅此而已。




白夜行0202


瞎说。其实说的是迈,英里(miles)。有的根本不知道1迈≌1.609公里。也就是说,75迈的速度就是时速12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