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老師參加高考,各科成績加起來,老師能考上清華北大嗎?

瓜太郎


這是個異想天開的問題,別說普通高中的普通老師,就是讓重點高中的重點老師參加高考,各科成績加起來也不能考上清華北大的。



我們先來看看考清華北大的難度有多大?下面是2019年全國各地考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


以我們安徽省為例,根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佈的數據,今年全省高考報名人數為51.3萬,為近四年來新高,而清華北大的錄取總人數不到250人,清北錄取率不到0.05%,真是非頂尖學霸不能上也。

我們再來看一張考清華北大的學霸成績單:


今年安徽省理科狀元是合肥一中的王杜宸,總分710分,全省排名第一位,其中語文127分,數學148分,外語141分,理綜294分。除語文以外,他其他幾科的發揮接近完美了。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同學雖然不可能全是狀元,但都是各市縣的頂尖學霸,他們在學習上幾乎不存在什麼短腿學科。

我們的授課老師如果就自己所教學科和本班的學霸同場競技的話,考不過學霸的可能性大。

首先,高三黨正處在學習的黃金時間段,有著年齡上的優勢。其次他們經過高強度訓練之後,其答題速度和運算速度遠遠超過我們授課老師。我們老師們的優勢在哪裡?只在經驗上。可是我們平時注重注方法和思路的講解,長期缺少高強度的訓練,除思維不及學生敏捷、答題速度跟不上以及像學生一樣粗心以外,勢必更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錯誤。

我和我的同事經常就我們所教的英語和學生一起同場競技。

這個同事和我同屬英語教研組,也是我的好朋友,我們經常趁著給畢業班監模擬考的機會和學生一起考試,目的是想看看自己能否拿到滿分。每次考完後我和他交換各自的試卷批改,結果每次都拿不到滿分,而且還有幾次被學生超越了我們,因為英語試卷的容量大,題目多,而且還有作文,任何一個小疏漏都會與滿分失之交臂。


相對而言,初中英語的知識是有限的,基本上全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結果我們都不能考好,更何況難度和中考不能同日而語的高考呢?一個整天嚷嚷理論的師傅,一個每天都在實戰的徒弟,同場比拼,其勝負可想而知。

寫在最後

能培養出奧運冠軍的教練參加奧運會就一定能獲得冠軍嗎?劉翔110米欄能破世界紀錄,而教練孫海平的優秀顯然不是體現在跨欄水平上而是體現在科學的訓練方法上。狂人穆里尼奧帶出過無數的冠軍球隊,但是他的職業生涯一直在葡萄牙低級別聯賽踢球,也沒有取得任何成績,狂人之所以“狂”就狂在他獨到的戰術安排和超強的臨場應變能力。


所以說,教與學是兩碼事,能教好書不代表能考好試,教學能手不等於考試能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首先,我是一名老師,英語老師,在高校工作。大概在十年前,同事們的孩子面臨高考,應該是家庭聚會中我分析了高考英語,大概集中在知識點,命題規律之類的,然後幾個同事慫恿我給他們的孩子講講課。出乎意料地當年就見了效果,而且是極其明顯的效果,自此之後每年都有人來找我給孩子輔導英語。雖然我從沒有在高三戰線上工作過,但是就這個問題本身,我應該可以明確一點,因為在江蘇,單就英語學科而論,我應該可以考到滿分,即使不能,應該也差不了幾分。但問題是就算是奮戰在高三戰線的老教師,他們也只能單科突出,你以綜合性考試來衡量老師的解題能力,這有失公允。


鹽豆雞蛋


這個問題在以前就討論過,不要說普通中學的普通老師去參加高考,就是重點高中的優秀教師去參加高考,把各科成績加起來,不如一個學霸的成績好,也未必能上清華北大。我不是在貶低老師的能力,而現實情況就是如此。如果有哪位老師不服輸,可以隨便找全國一、二卷的歷年高考題,在規定時間內做一做,自己給自己打分,再看看當年考生的最高分是多少?這樣有一個比較,心裡那種不服輸的勁自然就沒有了。



為什麼老師參加高考不如學霸呢?

老師參加高考猶如籃球教練參加比賽一樣,經驗豐富,但力不從心。學生每天都要練習很多題目,正常情況下,高三學生一天要做6張以上試卷,這麼大的運算量,天天如此,學生都快變成學習機器了,而老師的運算能力遠不如學霸。在做題時的仔細程度也不如學生,失誤率也較高,考分自然不理想。


既然老師考不過學霸,為什麼我們還要找老師上課呢?因為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解題經驗豐富,能夠把握住書上的重難點,讓學生很快就能理解相關的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的重點是教書育人,而不是去參加高考,要把這個關係捋順,不要認為老師有做不來的題就丟人,在學習上,只有不斷強化訓練和多總結經驗,才能考出好成績。

基於以上關係,老師考不過學霸是很正常的事,由於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現在掌握的知識比老師的還多,老師有一碗水,學生有一桶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用老師的這一碗水把學生的一桶水引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無限潛能。


Lance課堂


我當年上的是211,剛打算從事培訓這一行的時候初中物理忘的差不多了。花了一週左右做了一套五年中考三年模擬後,隨便拿一套中等偏上難度的試卷都能考的接近滿分。但只是接近,要考滿分真的很難,除去失誤題,難的試卷有些題目解題思路是和正常的思路不同的,我沒見過的話很難在考試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總體感覺和我自己初中的時候水平差不了多少,思維方式已經固定了,剩下的只能靠刷題來彌補。

在給學生補習的時候對成績接近滿分的,也都是講一些與正常思路不同的題目,最後的幾分只能靠刷題。舉個例子,有一次有個題目是測電路故障,拿一節導線在各個用電器之間測量,幾個老師怎麼算都不對,最後看答案是導線是壞的。這個答案誰也不會往這方面想啊,類似的還很多,沒見過的話真想不到。


一隻大鴿子


我的答案是,很有可能考上~因為一個老師一輩子只教一門課,基本弄通弄懂了,像數學物理化學,這些理科性質的科目基本可以不失分,語文呢,倒是不容易考高分,但是經過多年的沉澱,能上一百三十分也不是難題,英語呢,對於目前英語八級教高中的老師來說,考取高分並不是難事!綜合起來,大概率能考到680分,而這個分數是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考上,比如我上高中時,很多老師都是專科畢業,連本科都不是,上課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題都會做,這樣是肯定考不上的!

還有一種是一個老師去考全科,基本也是考不上的!但是注意這裡是每科由每科的老師去考。綜合起來,我覺得大概率能考上清華北大!



許都年華


如果讓一所普通高中的老師參加高考,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這又是某個好事者提出的假設,我想,不管是回答能還是不能,他一定都有話說。

我現在姑且不理會題主,說一說自己的判斷。我認為一所普通高中的普通老師是考不上清華、北大的。

一、有很多普通高中,也培養出考上清華、北大的優秀學生(儘管數量不多),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所優秀的學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戰鬥,而是由幾個優秀的團隊精誠合作的結果。

在教學方面,一所學校裡有若干個教研組、備課組,教研組、備課組就是集同科所有教師的力量,分析、研討教材,專研考試大綱,精心製作模擬試卷等等,打到提高整個組成員教學水平的目的。所以,再優秀的教師也離不開集體的力量。



二、優秀教師可能是某一科的教學能手,不一定是全才

術業有專攻,一個老師,尤其是教學時間長的老師,他對於自己所教的那一個學科相當精通(表現在教材熟、考點清、答題有計巧等),如果考自己所教的那一學科,考出好成績是必然的,但其他學科,久不摸就會生疏了,參加高考,未必就能考出好成績。


結束語;對於老師,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為老師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教育環境,更有利於教育的發展,更有利於孩子的培養。


柳暗花明在這村


現在社會上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拼命打擊教師,把老師和農民工比,好像教師就是農民工,這樣下去他們就會把教師和乞丐去比。這些人用心何等陰險,要把教師打垮,讓優秀的人離開教師隊伍,最終把教育搞垮,這場風波可能是美國在操縱,

中國發展太快了,西方國家都怕了,就是八十年代初鄧小平重視教育,使中國教育上去了,教育上去了,人才有了、科技上去了,國家發展了。西方國家就想搞垮中國,就從教育下手,所以首先打擊教師。

有良知的中國人要警惕呀


用戶2192726202958


看到你這個提問,我覺得比較有意思。不清楚你因為什麼樣的想法,提出這個問題。也不想揣測你的心理活動。僅對於問題本身,提出我個人的愚見。

綜合高中各科老師參加高考,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幾率很高。

我知道,會有很多人提出異議。說現在高中的各科老師,當初他們高考的時候都沒有考上清華北大,或者是重點名校。現在也不可能考得上。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現在的各科老師,在高考的時候沒有考上清華大學,並不代表他的智商低和能力差。他們經歷過高考,還有大學的學習,特別是在本科目的教學。可以說,高中的科任老師,在本科目中的熟悉程度是非常大的。如果讓高中的科任老師,參加他們自身科目的高考,成績要達到優秀,並不難。

當然你不能特殊選擇。比如全部選擇,讓參加工作沒多久的科任老師,或者體力很弱的,年紀大的老師。

如果是正常的中堅力量組合,各科老師參加各科的高考,綜合他們的成績,達到清華分數線,幾率應該非常大。

解答你的這個問題,有一個人的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說,一般本科院校畢業的老師,也能教出重點大學的學生,甚至是中師畢業的老師,也能教出重點大學的學生。老師,畢業之前的學歷我們可以查究,工作之後的教學能力,我們難以衡量,一旦經過10年的教學工作,相信老師在自身任教的科目考試中,要取得優秀的成績並不難。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愚見。

最後我還想說,不管你出於什麼心思提出這個問題。請記住: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個性挑戰耐性



提出問題的人沒有把問題表達清楚,所以我看到很多回答者跑偏了!

確切地說,應該是普通中學的各科老師去參加高考的時候,各科考各科,也就是語文老師只考語文,數學老師只考數學,英語老師只考英語,以此類推,然後把各科成績加起來,能不能超過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

我想假如這些老師可以組成十個戰隊的話,如果不是強強聯手,估計沒有一個戰隊可以收到北大清華錄取通知書。

如果優中選優,組成一到兩個精英隊,還有可能拿到一張錄取通知書!

雖然說術業有專攻,但是高考出題漫無邊際,還有還多題教參上根本就沒見過,完全是考個人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和課外閱讀積累,老師去參加考試也不見得能拿優秀成績!

而我們知道很多北大清華的學生都是天資聰穎,從小家長精心培養,自己後天又努力,再加上老師的輔導,所以才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這也就是老話說的,狀元的老師不是狀元,有時候頂多是個秀才罷了!


凡眼看紅樓


我知道有個經典案例 都是化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兩口子,結婚六年沒有孩子急得不行,到醫院一檢查,大夫問具體的夫妻之間的事情,他們說∶只要晚上睡覺手拉手,兩個人的生物分子就可以傳遞和交流,然後就會有寶寶!大夫直接暈了,根本不敢相信這是研究生的認知。當然這是80年代發生的事!所以說,學歷再高也有知識侷限!中學教師安心本職工作,教出一批又一批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比本人能否上清華北大更重要!到哪個年齡做哪個年齡該做的事,全面學習、努力工作、過好生活才是幸福的。人生沒有假設和回頭路,只有現在和明天!於此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