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市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饽饽,啥原因?

新大风歌


昨天我去赶集重点看了一下集上的树苗,想要淘几棵好树苗回家种着,可惜没有淘到,我是种苹果的,但我去主要目的是为了买点别的树苗,例如梨树、桃树之类的,栽在空闲的地方留着长果子自己吃。现在我们这的集市都开了,集市上卖树苗的也确实不少,那么正如题主所说,为啥树苗成了“香饽饽”呢?我就我们这的情况来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集市上卖的都是啥树苗

  1. 我们烟台这里是苹果主产区,同时还有种植樱桃、桃、梨等水果的,在集市上有的个人或者小的育苗基地会在集市上售卖自己育的果树苗。再就是还有人卖一些嫁接柘木,例如嫁接苹果的八棱海棠实生苗等等,这些都是围绕主产水果的。

  2. 第二就是会有一些种植相对比较少的水果或者干果苗木,例如无花果、板栗等等,这些现在在我们这里很少有大规模种植的,大部分人购买了是留着长果子自己家吃的。

  3. 第三种就是像白杨、榆树之类的树苗,这些树苗最近几年在我们这里购买的有增加的趋势,这些主要是不怎么用管理,栽种上几年伐掉直接卖木材就可以,这几年种植的在慢慢增加。

种粮食不赚钱导致农民种粮食越来越少

粮贱伤农,现在农资以及各种费用越来越高,但是粮食价格却一直不高,风调雨顺的时候一年下来一亩地好了能赚几百块,而农民手里的地又太少,根本没有办法大规模种植,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还要赔钱,这就让很多农民对于种粮食失去了兴趣,转而把地种上了树,例如上面说的第三种情况,种植白杨树等就成了很多农民的新选择。

这里举个例子,去年我种了十多亩玉米,但是去年我们胶东地区干旱特别厉害,这些地根本浇不上水,减产严重,到最后连种子钱都回不来,入的保险一亩地也就赔十几块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这这几年干旱情况一直很严重,基本上年年种年年赔,每年都想着只要风调雨顺就能赚点,但是年年赚不到,这样的话我今年就直接把那些地放弃了。

现在很多放弃种植粮食的农民都是把地里直接种上各种树,要么是利润相对较高的果树,要么是种上一些不怎么用管理的一些树木,外出打工赚钱。

种果树的不如育苗的赚得多

去年的苹果价格大起大落,上半年的苹果价格让果农看到了希望,下半年直接又给我们这种苹果的果农浇了一盆冷水,我们回顾一下最近一些年的苹果价格,除了2018年的时候,几乎是没有很高的价格,不仅仅是粮食的价格低,作为我们这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的苹果,利润空间也是越来越少。

但是,这几年果树树苗的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今年我们这的苹果树苗,好一点的一般都在一棵25元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30多元,育苗卖苗的利润远远超过了种植苹果的,就算在集市上卖或者是其它的苗木,利润也是很高,所以现在育苗的越来越多,有很多人转行开始育苗,这也是现在集市上卖苗子的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春天本来就是卖树苗的旺季

理论上说,大部分树木在春天和秋天都可以进行栽种,但是目前基本上都是在春季栽种,春季栽种的技术要求比较低,相对来说成活率也是要高一些,春季栽树也成了人们现在的一种习惯。

所以在春季的时候,卖树苗的就会特别多,这也是一个季节性的问题,并不是说真的就是树苗成了“香饽饽”,在我们这来看,春天比往年有所增加是可以肯定的,但只会在这一季。

我是农夫七哥,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正。

农夫七哥


农村集市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饽饽,啥原因?

植树节过去几天了,现在植树好时节,农民在忙碌起来了,也有些人开始忙着种树了。种树热已经在农村悄然兴起。


我爸就在2月份的时候就和家里商量,说想今年少种点庄稼,这样妈妈在家里轻松一些,因为一旦可以外出打工后,家里就剩下妈妈和奶奶了,家里缺少劳动力,一个人干农活太辛苦了,也收不了多少庄稼更谈不上种庄稼赚钱了。

家庭讨论把地种上什么树,是果树还是其他的有价值的树种。我们本地以种庄稼为主,没有什么集中种植果树的,大家一致意见种果树不合适,一个是自家土地少,只会种上几十棵,成不了规模,还要放被别人采摘着吃,后来大家说种香樟树,将来可以卖。


香樟树是很好的风景树种,大的树苗价格可观,种在土地上不需要人管理,几年后就可以以大树苗变卖赚钱了。这样不耽误出去打工,地里也没有荒废。

说实话,土地种树,爸爸真有点舍不得,但是如今的现实是,种植庄稼赚不了钱,生活水平提高不了,看着别人外出打工日子好起来了,我们也不能不改变啊。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农村集市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餑餑,啥原因?

春暖花开,正是植树造林,大搞绿化的最佳季节。不误农时,“植树节"这段时间,植栽树苗成活率最高。房前屋后,街道两旁,大路两边,需要绿化,都要去选购树苗。培育树苗的农户,也抓住树苗暢销季节,大量出售,整车成捆的拉到集市去卖,农村集市“树苗"市場因此十分热闹。

大路两旁植树造林,美化了环境,降低了车輛噪音。田间地头栽树,防风固沙,调节了农田小气侯,增加了农田收入。,

房前屋后,栽植花卉树木,美化了环境。集市上有各种树苗,可以选购。有卖有求,所以树苗市场十分热闹。


代代书香


粮食价格是把双刃剑,广大消费者和农民群众都要顾及到。对于农民来说,如果粮食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可是,让人疑惑的是,今年许多农村农民种粮积极性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兴起了种树热,植树节前后农村“种树热”不减反增。笔者从家乡亲朋好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农村解封复产、春耕备耕,几天时间,成片成片的耕地都变成了小树林,咋回事?

我们知道,《土地管理法》里是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耕地不能随便种树,如果是在基本农田上种树明显是违法行为;还有就是如同古话说的“手里有粮,心理不慌”,农民把自家耕地全部种树,没有了粮食来源将来农民也去吃“商品粮”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民无视粮价上涨的可能还要去种树呢

1、准备外出复工的农民工,赶在农村解封复产时间,到集市上买些树苗,把自家承包的大小地块都给种上树了。因为植树节期间种树最易成活,种上树一劳永逸等收成,自己才能安心出去务工,总比农田撂荒强的多。再说,耕地上种的都是些园林绿化用苗木和一些果树苗,不同于植树造林。等小树苗长成后联系买家直接从地里移走,省事又不少赚钱。

2、种树成风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村往往容易出现说干什么大家一股脑都跟着干什么的情况,就像前几年有人种大葱、大蒜赚了钱,马上全村人跟着种大葱、大蒜,种树也是如此。上面提到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把自家责任田种上小树苗,每年买树赚钱又省事,其他一些农民也跟风,出现更多农民放弃种粮而种树

4、种粮不划算投入大产出少,不赚钱。种地是个漫长的过程,耗费时间久,现在人们都讲求生产效率。种地从整地、施肥、下种,再到打药、除草、收获,前前后后算起来要忙活半年,可是收入怎么样呢?过去有农民工算了一笔帐,自家承包地一年收入仅相当于务工两个月的收入,还没刨去种地成本。现在农民普遍认为,出去打工再不怎么样,也比种地挣得多。

这方面笔者也想多说几句,我认识一位小学教师小张,他父母在农村种地。之前他家十余亩责任田一年种两季,小麦和水稻,现在全部种上了树,因为现在粮食确实不值钱了,尤其是麦子,光是翻地,买种子、化肥、农药,浇地,割麦子等花费就很多,一年下来一亩地收入1千多元钱,去除成本基本上不挣钱。我们这是淮河流域,夏季水稻还行,冬季小麦如果遇到不好的年景就会赔钱。而种水稻插秧也挺麻烦,种成树就不一样了,只要能卖出去比种粮食强多了

种树对于缺乏劳动力的农民来说,虽然比较适合,但是也必须考虑到种树的销路,能不能卖出去。耕地上植树造林不现实,也不符合《土地管理法》规定,只能种些绿化花木苗圃和果树,种这类树必须考虑销路,否则卖不出去更麻烦。当然,经常外出的农民工可能接触人广见识多,种植绿化苗木和果树会不愁销路,可是普通农民不认识几个人就不一样了,如果又不在花木种植基地附近,更没人上门购买。所以,想种树的农民必须注意,先有销路再去种树。不然,肯定会吃亏


农家慧慧


这几年,农村发展很快,国家也加大了新农村建设。早已村村通的公路两旁都是风景树和花木,田园化的农田,机耕道上都种上了池杉,纵横交错一排排很是壮观。最引人注目的是农村新建的一排排洋房和一栋栋别墅。当你走进乡村,你就会看到家家门前的桂花树,柑橘枇杷水果挂满枝头。还可闻到别墅院墙内花草树木飘来的清香。

当你顺着村公路到山上去远望,满山的果树林一片片映入眼帘。已开垦了的山地都成了果林,没有开垦的荒山正在开垦,都在规化种树。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快递电商遍布乡镇村部,农村各种水果销量大增。农村的树苗需求越来越多,每年的正月,集市上的树苗买卖特别火爆,家家户户都要在新房门前栽上几棵,承包了荒山的农户更是几百棵地买走。树苗成了香饽饽说的一点也不过。


艺峰94


农村先前由于疫情休市,现在刚刚放开,集市上人并不多,人们还是比较注重生命健康的。要说集市上比较热闹的地方,要数卖各种树苗的场地了。树苗成了集市上的香饽饽,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于近几年苹果供应充足,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苹果有过去的"吃饱"逐步转变成"吃好",人们对苹果量的需求转变为质的需要,导致过去的老化品种苹果卖不上价格,果农干一年,根本不收入钱,有的果园甚至还得赔钱,而最新培育的新品种苹果,品相好、价格高、易管理,这让果农意识到果树更新换代的重要性,所以本地很多果农奔集市去就是为了去买新品种苹果树苗去的。



二、由于新品种苹果苗价格昂贵,好苗子在25元左右一棵,甚至有的达到30元一棵,有些果农有经济头脑,便到集上去卖苹果砧木,我们当地称之为"拾生苗",通常称之为海棠,卖回去自己嫁接,接穗用自己或亲朋好友先买的好品种树苗上剪下来的,这样成本就低了很多很多,还能保证品种纯度。


三、新品种果树建园完成了的,会有各种原因导致树苗死亡,这就需要买苗补苗,集市上很多买几棵苹果苗的都是这个原因。

四、有一部分人不是果农,去买果苗也只是样样数数的买一棵,像是桃子、梨树、大枣、核桃等,回去种在门前屋后的空闲地方,长果后自己摘了吃,既解馋,又美化环境。

五、还有一部分人,到苗木市场并不是去买果树苗木,而是去买快速杨树苗。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很多上岁数的老人不能从事果品生产了,这几年粮食又不值钱,再加上旱天,几乎年年赚不到钱,白白忙活。于是就有人买杨树苗,将地里栽上,不用上心出力的管理,又不至于让地撂荒。当然我们这里也有租地的,但都价格不高,一般在200一300元一亩,一些精明的农民嫌弃价格低不外租,他们觉得栽上速生杨,一亩地栽七十棵左右,一棵树一年挣十元,一年还能收入七百元左右,同时还能解决自己的烧柴问题。


其实不管上集市去卖什么树苗、或买什么村苗的,都是因为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季节性相对突出,想要栽植树苗的要把握植树的最佳时间,所以都会先把不主要的事先放一放,把买苗栽苗作为当前的主要事情。

另外现在快递业发达,各种生鲜食品、生活用品、网上购物快捿方便,对实体店冲击最大,所以让人感觉集市上的其他商铺的人不多。而购买各种树苗,则要到现场看苗根怎么样,苗体有损伤没有,且现在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务农的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对网上购物也不会操作,都是去苗木市场现挑现买,所以显得苗木市场很热闹,让人感觉树苗成了香饽饽,其实这是每年春季集市上的正常现象。

我是田园生活圈武哥,以上是我的看法,有没有想到和写到的,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田园生活圈武哥


今天,我们这边儿逢集,集市上可热闹了,树苗成了香饽饽,原因竟然是:

第一,大地回春,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蜗居了将近两个月的农人朋友们终于可以走出家门春耕春种了!农村的集市庙会又热闹了起来!集市上到处都是小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卖东西的比买东西的还要多。尤其是卖树苗的摊位前是个例外,挤满了前来买树苗的人。

第二,三月是种树的好时节,现在的农人朋友多多少少都是有点种树心结的,每年的这个时候买些树苗栽上,从施肥到精心修剪犹如照顾孩子般用心!

第三,现在是网络时代提倡吃绿色食品,在网上看到了不少的视频给水果打催熟剂啊用药水上色啊注射甜蜜素……打心里觉得还是自己栽种果树比较安全!自己种植自己管理自己采摘 ,看着放心吃着安心!现在农村集市上果树苗成了香饽饽!

第四,农村兴起栽树热,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外面打拼!家里只留下老人孩子,孩子太小老人年龄也越来越大了!种庄稼也力不从心了!栽些果树苗银杏苗樟树苗花卉苗木,省时省力好管理关键还可以卖树赚钱!

我是农民娜宝,以上是我把农村集市热闹,为啥“树苗”成了香饽饽这个问题的原因给大家分析了一下,有不到之处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给以指教!






农民娜宝


您好!“”树苗”成了香饽饽是因为现在是种树的好时节,植树节是3月12日,加之今年春节情况特殊,农村许多出外务工的人员现在还滞留在家等待疫情过去。正好趁现在在家有时间把以前荒芜的土地种上树苗,日後还可以增加一项新收入或其他用途。





果果的密蜜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下希望的季节,我们镇里每年这个时节都是卖苗的和买苗的,非常热闹,植树节前后,是栽种好时节,种的树苗成活率高,所以勤劳的人这个时候就会买上一些自己心仪的树苗来栽种





乡村靓点


种树苗容易,但是买树苗就难了。因为现在的农村都是按规划盖房,宅基地多数都是有数的,每户不超过三分地,建了房圈了院后,留下了统一的人行道后,哪里还有栽植绿化,风景,果树的地方?因此需用量很小,再者路边,或公用广场绿化用树苗,基本上是乡政府找专人承包了,其用树苗全部是定向对口采购,虽然价格高些,但那是外人插不手的事,要想卖树苗,只有星星点点在集市上吆喝,成不了啥气候。

因此上说,盲目发展任何树苗,都是自找苦吃,很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不能盲目地鼓吹发展树苗的效益如何如何。谁若不服气,请进入苗木市场试上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