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八医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一例盆腔脓肿、肺脓肿、败血症病人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我院逐渐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近日,经多学科协作,我院成功治疗一例合并盆腔脓肿、肺脓肿、败血症的病人。

市八医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一例盆腔脓肿、肺脓肿、败血症病人

病人,男,51岁,因“胸闷、憋气,伴无力5天,发热1天”来我院就诊。通过询问病史,病人10余天前因“肛门疼痛、排尿困难”在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导尿、抗感染治疗,症状略有缓解,5天前感胸闷憋气,乏力,伴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门诊行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后,收入我院呼吸内科。病人既往有糖尿病病史。

门诊行胸部CT示双肺散在斑片,团片影,部分可见空洞影。入院后呼吸内科给予完善相关检查,行血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利奈唑胺、氟康唑、舒普深等抗感染治疗。病人血糖控制欠佳,20mmmol/L左右,邀请内分泌科会诊协助调控血糖。

病人肛周疼痛,给予行肛周磁共振检查。脓肿位置位于精囊腺后方,肛提肌上方,腹膜反折以下,环绕直肠左前侧,属于少见、高位、复杂性盆腔脓肿,遂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肛肠外科等科室多学科联合会诊,根据病人病情,转入肛肠外科,行手术治疗。

市八医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一例盆腔脓肿、肺脓肿、败血症病人

麻醉方式为腰麻,体位为截石位,根据控制性损伤理论,手术方式定为一期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根据病人恢复情况,行二期修复。仿照黎氏管,自制冲洗引流管,边冲边吸,既达到脓肿充分引流的目的,又减少了病人换药的痛苦。术后行CT检查引流管位置摆放良好,引流通畅。术后,肛肠外科邀请内分泌科、呼吸内科、药学部等科室会诊,协助控制血糖及抗生素选择,继续给予控制性排便、营养支持、抗感染镇痛等对症治疗,复查炎性指标明显下降。

市八医多学科协作 成功救治一例盆腔脓肿、肺脓肿、败血症病人

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积极倡导的重要医学新模式。该病例通过呼吸内科、内分泌科、放射科、麻醉科、药学部、肛肠外科多学科协作诊疗避免了单一治疗、重复治疗等问题,打破了科室间的壁垒,促进了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病人制定了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我院肛肠外科在青岛地区最早开展盆底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盆底手术经验,为该病例的诊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快了病人的康复,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