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安徽衛視一檔教育類節目中,媽媽說兒子辰辰有很多他接受不了的習慣,越來越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發起脾氣來會打她,咬她,想盡一切辦法嚇唬住她。孩子是她一手帶大,現在這樣對她,特別傷心。但是自己沒有辦法,能想到的辦法都想了,能說的都說了,打也打了,但是沒有一點兒效果。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觀察日,蘭海老師一到家,辰辰不僅沒打招呼,而是一臉怒氣,說媽媽把他的平板弄壞了。面對這樣的態度,辰辰媽媽一方面覺得很尷尬,另一方面又覺得很無奈。辰辰玩電腦,不寫作業,媽媽問他再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聽到這句話,媽媽有些生氣,辰辰動手打媽媽,辰辰媽媽突然情緒失控。對辰辰拳打腳踢,而辰辰不甘示弱。一開始用手打,接著撿起棍打,最後卸掉床頭把手打。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雙方情緒平息下來後,蘭海老師問辰辰,剛才發生了什麼事,辰辰並未意識到打媽媽是不對的,反而說從四五歲開始打他,他就是等到現在再反擊她。媽媽覺得自己對辰辰還好一點兒,而辰辰卻把她當仇人。但視頻中,我們看到更多的卻是媽媽的拳打腳踢。整個家庭,在媽媽身上看到的是辰辰,在辰辰身上看到的是媽媽。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說: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會轉向受“爬行動物腦”的控制(爬行動物會吃掉自己的幼仔),此時唯一的選擇是“戰”(權利爭奪)或者是“逃”(放棄努力,無法溝通)。所以,我們需要用“積極的暫停”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並且在親密和信任(而不是疏遠和敵意)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暴力家庭,而家庭溝通的唯一方式,就是毆打,就是辱罵,而現在的狀態是孩子在崛起,孩子越來越有力量,他想掙脫。育兒師蘭海說這個家庭缺少溫度,媽媽想解決的是學習問題,而蘭海更關心的是疏遠又充滿敵意的母子關係。

育兒師蘭海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發洩彼此情緒,改善母子關係

蘭海老師說,媽媽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孩子更沒有辦法,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辰辰媽媽對自己作為全職太太的不滿,對老公不常回家的怨恨,對兒子這種行為的悲傷,全發洩到兒子身上。育兒師蘭海給媽媽找到兩種盤子,白色盤子代表對過去的不滿,紅色盤子代表對未來的希望。所有盤子扔完後,媽媽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心情也好了很多。母子約定以後有事好好商量,不再互相打架。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二、制定作業要求,避免雞飛狗跳

蘭海老師提出五點要求:1、主動告知作業內容;2、預估需要完成時間;3、做作業期間不能玩遊戲或電腦;4、不能隨意打擾孩子做作業;5、給予積極評價。媽媽對這個遊戲也充滿著新鮮,同時也懷疑自己和辰辰做不到。辰辰剛開始寫作業,媽媽就忍不住指責辰辰學習態度不端正,蘭海老師立馬制止媽媽這種行為。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媽媽的焦慮。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當孩子在規定的十分鐘時間內未完成作業,蘭海老師讓給予積極評價時,媽媽面露難色說:沒有寫完,我都不知道怎麼說。在蘭海老師的啟發下,媽媽誇辰辰自己提出寫作業,自己完成作業。

正如蘭海老師所說,在教孩子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特別的機會教我們自己,需要讓孩子看到的是積極,是希望,是他的價值,這樣人生才有希望。


三、共同創作繪畫,創造母子溫情

輔導日,辰辰在一張大白紙上作畫。辰辰先畫了一個藍天,還有太陽。蘭海老師一連串追問,可以看出,辰辰想要人陪伴,他的心理基調是黑色,是憤怒,是孤獨,是害怕。最害怕的是打架的時候。打媽媽時,他也會害怕,害怕把媽媽打壞;印象中心情最好的一天是媽媽開心的時候。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這和之前對媽媽拳打腳踢的男孩判若兩人,辰辰內心深處是非常愛自己的媽媽。

四、教媽媽跆拳道,懂得換位思考

節目最後,母子兩互換角色,辰辰扮演教練,要求在三十分鐘之內教會媽媽做兩個跆拳道動作。結果媽媽抬腿動作總是達不到辰辰要求,母子兩陷入僵持的局面。這次沒有拳打腳踢,媽媽也靜下心反思自己。最後得出結論:媽媽希望的教練是認真耐心不發脾氣的,辰辰希望媽媽能聽話。做作業時,媽媽希望辰辰聽話,辰辰也希望媽媽有耐心。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育兒師蘭海說:柔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你要讓自己柔軟下來。學會笑,用正常的語氣和他說話,擁抱他,而不是打他。

《正面管教》的譯者玉冰說:作為家長,我們要逐漸學會剋制自己深入骨髓的傳統教育的本能,剋制自己易怒的脾氣,努力把自己修煉成一個更理性,更溫和的好媽媽。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說:正面管教倡導的是和善而堅定,並且把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教給孩子。當你既和善又堅定時,和善能抵消過堅定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而堅定則能抵消過於和善所造成的所有問題(嬌縱、操縱父母、被寵壞的小淘氣鬼、對自尊的挫傷。)

媽媽問兒子玩多長時間就去寫作業,兒子說“玩到你死”



從知道到做到,還有很長的距離。堅持,終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