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不用水泥蓋樓房呢?

JunK111336086


世界上第一次用水泥建房子,是在1824年。當時,一位叫約瑟夫·阿斯譜丁發明了“波特蘭水泥”。之所以叫波特蘭水泥,是因為他發明的水泥硬化以後的顏色,跟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區使用的建築用石相似。

而我國自1889年,就在唐山開平煤礦附近,設立了生產"細綿土"的工廠。等到1906年,這個工廠擴建為啟新洋灰公司,年產水泥4萬噸。而清朝是1912年滅亡的。也就是說,清朝使用了二十餘年的水泥!所以,清朝肯定是用水泥建造房子了。

不過,當時清朝主要是把水泥用於工廠建造而不是樓房。當時,我國老百姓還不習慣用水泥蓋房子。再加上當時水泥產量低,主要是滿足建造工廠使用。當時的漢陽鋼鐵廠等洋務派修建的工廠,肯定都是用了水泥的。

除了工廠,當時的有錢人修墓地,也是用水泥的。例如:晚清船政大臣張佩綸,他於1903年2月4日去世後,家人為他用青磚水泥修建了墓地。

另外,洋人在中國建立的使館和洋行,也多是使用了水泥的。

我國第一座“磚混建築”是中山大學的"馬丁堂"。這棟樓修建於1905年,於1906年完成。

所以,題主說的不嚴謹。清末在建房子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水泥。只是,當時中國經濟落後,還不是“基建狂魔”,蓋不起那麼多高樓大廈。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清朝末期中國才開始生產水泥,年產僅四萬噸,主要用於基礎建設。在沿海大城市,特別是在租借地內,西方人已開始建造水泥洋房。

人類歷史上,發明水泥似的混凝土的歷史比較早,五千年前,古埃及人用石灰岩砂漿建造金字塔。古羅馬人用水凝水泥建造了輝煌的大劇場和神廟等建築,可惜,這種技術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而消亡了。

現代意義上的水泥出現在十八世紀,1756年,英國人斯米頓用含粘土的石灰石燒質水泥。1796年,英國人帕克用泥灰岩燒製出一種棕色水泥,顏色棕色,同羅馬水泥類似,叫羅馬水泥。1813年,法國人畢加用粘土和石灰按一定比例燒製出比較好的水泥

1824年,英國人約瑟-阿斯譜丁發明一種新式水泥,並取得專利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的水泥生產是在清朝末年洋務運動中,從西方引進的。1889年河北唐山開平煤礦附近建立窯,生產“細綿土”。1906牛建立唐山新洋灰公司,年產量四萬噸。

在沿海大城市和租借地內,己經出現水泥混凝土洋房。哈爾濱市內的聖索菲亞教堂是1907年,俄國沙皇下令建造的。中國境內大規模建立水泥廠,建混凝土樓房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如今,產量居世界首位。




關東俠客


哪有水泥,蓋個茅草房就不錯了


寧波打野


首先木材容易獲取,生人住處可以快速的大量複製出來,先民也就傳下來木材建房的傳統。中國自古以來又有死者為大這個說法,用堅硬的石材建造墳墓,營造出安靜的環境給死者,是最好的敬畏,這個傳統也流傳下來了,不難理解。從建築學上,中國的建造技術技能樹和國外點的不一樣,鑽研木建的技巧,對石材的的建造套用木材的技藝,無法更進一步發展,也是一個原因吧。


閆位廷


你喜歡冰冷的石塊,還是溫暖的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