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旅居德国的美国人写美国如何中国

在《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一书的前言,开头引用的是《孙子兵法》中的两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谋攻篇》);

“兵者,诡道也。……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计篇》)。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充满战略智慧的奇书

原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所说,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国格局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谁是中国真正的敌人?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实问题,是我们作出正确研判,保持战略清晰的基础。美国人威廉•恩道尔用《目标中国》一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读过《目标中国》后,自己在心生疑虑的同时,更多的是大吃一惊,疑虑的是此书作者威廉•恩道尔是美国人,虽长期旅居德国,但一个美国人写他的国家如何对付中国,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吃惊的是,文中所列美国种种所为,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目标直指中国,让人不免惊出一身冷汗。

最为关键的是,文中所讲的针对中国的布局与陷阱,并非都像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明目张胆前推军事部署,频繁秀“肌肉”这样明显,从货币战争、石油战争到农业战争、环境战争,等等,美国所采取的动作极具隐蔽性,一旦成功实施势必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正如书中所言,中国的敌人并非美国公民,更不是英国或其他国家的大多数人,这其中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的不同。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国家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的敌人绝非等闲之辈,它们人数不过但关系极为密切,还有培植多年的御用智库和财经团队随时听令,它们实际控制着美国政府的核心部门,是华盛顿敌视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的推手。

这个敌人就是全球卡特尔联盟,也是世界真正的敌人,对我们采取的则是“慢火煮蛙”的策略。

通过阅读此书,深感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早已成了黑金政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府不过是前台的跳梁小丑,幕后操纵全球政治、经济命脉的是跨国垄断资本集团,政府不过是其代理人和傀儡罢了。

这些垄断集团为了攫取利益,不仅不惜伤害他人,甚至伤害所有地球上的生命。

由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他们垄断全球利益的障碍,所以处处受到他们的限制和打压。

作者作为一名美国人,之所以要揭露美国的黑金政治,确实反映出他对美国背弃传统自由精神的绝望。他希望有更多像中国这样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多极世界来代替由垄断利益阶层所把持的单一的世界秩序。

感受和震惊的是,通过此书,深为中国安全战略担忧,深感我们面临的巨大危险。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中国安全战略大多集中在军事层面上考虑,真正涉及到粮食、能源、经济、货币、环境、媒体、药品与疫苗等方面的很少。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美国人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操纵力很强大

而恰恰是这些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正在为这种非对称的战争买单,可以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结合之前阅读的部分关于美国“文化中心战”的文章,深感慢火煮蛙、杀人不见血的意识形态渗透危害之大。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核心和旗帜,关系到国家军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

一直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破坏从未停止,花样越来越多,隐蔽性越来越强。特别是以文化渗透的方式,借助其强大的现代传媒手段,企图对我实施“西化”“分化”。

美国后现代文化战略的“三片文化”(大片、薯片、芯片)向世界播撒,大片控制了我们视觉娱乐,薯片控制了我们的胃,芯片控制了我们的创造性和文化安全性。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美国早已经处心积虑做好瓦解我们的工作

英国智库研究发现,美国早在15年前就展开了针对中国的“新疗法”——文化精神摧残,想尽办法诋毁共产党领导、诋毁人民军队形象、诋毁英雄人物历史,挑拨个别人员发表反动言论、恶意炒作涉军敏感信息,企图通过“污政府”“灭偶像”“灭自尊”“亡其史”等卑劣手段,悄无声息地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很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本书,至少个人不会被一种虚幻的和平和安全所蒙蔽和欺骗。

中国必须惊醒,中国必然崛起。

尽管短期看来,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将日益频繁,国内国外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只要中国时刻保持战略清醒,应对得法,我们将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时刻保持战略清醒!读《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有感

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