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近日,有这么一则新闻悄悄地登上了热搜,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入院看病先检查新冠肺炎排除的这个期间,短短的一个月里至少已经发现了4位患有肺癌的早期病人。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小编对此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几个患者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1.肺癌晚期的五年生存率仅4.9%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92.9万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


其中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居恶性肿瘤首位,每年新发肺癌约78.7万人,因肺癌死亡约63.1万人,相当于每年肺癌的死亡率约占了新发肺癌的80%!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而其实从图示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I期肺癌(早期)的五年生存率高达80.4%,到了Ⅳ期(晚期)仅4.9%


很显然的是,很多人发现癌症时已是中晚期,远不像新闻上的几名患者这么幸运,可以把癌症扼杀在早期手术根治的摇篮之中。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2.肺癌早期无症状导致容易被忽略,体检意识很重要


国内一般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

1. 感到有症状,发生疼痛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2. 因为其它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

4. 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检出异常。


没有症状的时候筛查出来的肿瘤,是五年生存率还很高的早期癌症,等到出现症状才迟迟去医院检查发现患癌其实大多都已经晚了,五年生存率已经变得很低。


即使是检查出来不用切除的肺部小结节,都需要定期随访。并且要知道的是,肺结节变为恶性肿瘤的概率为20%-40%,并且恶性概率会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升高。


因此,体检对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现在已经很多人有了健康意识,但是却还是会把体检当走过场一样不以为然。癌症早筛是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的关键手段,癌症越来越高发,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早期癌筛。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3.早期癌筛应该从什么年龄开始做,要做哪些检查项目才是有效检查?


就肺癌来说,发现早期癌症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做低剂量胸部CT。建议大于45岁人群,有必要每年接受一次体检。


在接受体检时可以选择低剂量薄层CT扫描对肺部进行体检,若结果正常,建议每2-3年做一次,不必每年都做。如果有家族史,接受低剂量薄层CT体检的年龄可以适当提前。


肺癌的筛查手段多样,各筛查手段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肺癌防治。还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LDCT、MRI、PET)、支气管镜、血清肿瘤标志物、液体活检、痰液检查、呼气试验等六大类,而病理诊断是衡量上述技术手段优劣的金标准。


在国内常规体检的胸部检查一般都是胸部X线透视或胸片。这个检查对于发现肺部结节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遗漏肺结节的病灶,约有22%-85%的肺癌可能被漏诊。


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龄,早期癌筛检查的必要性也体现了出来。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4.早期超高发现率的日本癌筛体检

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日本的医疗体系会一直被称赞,而近几年也越来越多的人赴日体检,日本早期癌症筛查的早期发现率到底有多高?


日本从上世纪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全民癌筛健康检查的医疗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国民定期体检。对于癌筛体检已经积累了数十年的丰富经验,防癌体系世界排名首位,早期癌症发现率高达80%(国内20%)。


并且不同于国内种种因素导致的体检环境,日本的体检则十分细致到位。完善的多层级、全方位的癌症筛查体系,针对不同癌症的特点,「配置」不同的检查方法,多重检查的使用确保早期癌症不会被漏诊、误诊。


日本很多医院拥有世界上最前沿的癌症筛查检测仪器和专业的影像诊断专家,最大程度保证了检测的精密性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最早可发现5mm毫米级肿瘤,「重预防、轻治疗已成为日本医疗体系的标签。


入院看病检测新冠肺炎,却查出了早期肺癌?早期癌筛到底有多重要


总结下来,早诊早治最重要的阶段其实就是健康人群的筛查,针对亚健康和隐性早期病人的筛查,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要拿出像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样的重视,来提高我们对待常规体检甚至癌筛检查的自我健康意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