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眾所周知,中國的偉大發明有絲綢、紙張、瓷器、煉丹術、指南針和火藥等,其中絲綢和紙張外傳比較早,瓷器的外傳則比較晚。瓷器可能是在隋唐時代,由於中外交通漸漸發達,才開始外傳的。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絲綢之路圖

一、瓷器外傳的路線

瓷器外傳的路線有兩條,一是漢初以來就已開發使用的“絲綢之路”的陸路,由玉門經過回教國家,在通往歐洲;第二條是海路,海路與陸路這比較遲晚一些。

隋唐,特別宋以後,由於我國的造船工業的發展和指南針的廣泛應用,海上交通才發達起來。海路是通向東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的。遠洋航海雖有風浪之險,但它的優點是運輸量大,人安逸,比起來還是較陸路方便些。這兩條路都是瓷器外傳的主要通道。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古代運輸瓷器包裝圖

二、外國出土的中國瓷器實物

1854年,印度布拉明那巴德,出土了邢窯白瓷和越窯青的殘碗;1910年與1913年中亞的撒馬拉、拉及斯出土了唐三彩的陶器和邢窯、越窯的瓷碗殘片;1912年埃及開羅附近的佛斯塔脫遺蹟出土了許多三彩陶片和越窯瓷殘器,還有刻著蓮花、鳳凰等中國風俗圖案裝飾的瓷器殘片。這些陶瓷,是什麼時代傳出去的,我們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從這些出土瓷器的器型與圖案分析,它們都是唐朝和唐朝以後的器物,則是無可疑。

9世紀中葉,阿拉伯商人蘇列曼由海道來中國,他在遊記(851年)中說:“中國能用陶土做用具,透明象玻,裡邊盛了酒,從外邊可以看得見。”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玻璃是很透明的,但當時阿拉伯的玻璃,未必很透明(在以後的文章中,咱們再細談)。7、8世紀,也就在唐朝初年,中國和中亞、西南亞諸國交通已很頻繁,這些國家的人們都非常欣賞中國的瓷器,所以這就導致中國的瓷器必然會被外運、外銷。

但是確實的文獻則出現於宋朝以後。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三彩馬圖片

《宋史·食貨志》記載:今杭州、寧波對南洋和中亞、西南亞諸國進行的貿易活動商品之中,瓷器是數額最多,最為暢銷的商品之一。這些買中國瓷器的國家,又和其它更遠的一些國家用中國的瓷器進行貿易,於是中國瓷器就流傳得更為廣闊,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7、8世紀,瓷器可能已輸到非洲,在12世紀後期,埃及王薩拉定曾把中國瓷器40件轉贈給大馬色國王奴爾愛定,作為外交禮物來使用,

由此可見中國瓷器的聲價之高。

三、元朝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瓷器與世界的交流

13世紀初,蒙古人崛起,以閃電般的攻勢,向西方、南方前進,所向披靡。到了13世紀80年代,蒙古帝國攻佔了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和歐洲的一部分地區。蒙古帝國統治俄國差不多200年,波蘭、匈牙利、德意志這些國家,當時也都被蒙古帝國統治過較短的一段時期。在蒙古軍隊之中,也有許多其他許多民族的軍人,而且在軍隊之後繼之以使節、商人、教士、旅行家和學者,他們紛紛往來不絕,所以元朝的中外交通、貨物交流是最廣闊而繁盛的。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元朝版圖圖

那時中國人、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著作,保存到現在的還很多。從這些著作和其它文獻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文化貨物的交流確實是頻繁的。在13-14世紀,中國的瓷器不斷大量地向西南亞、歐洲、非洲輸送,正如元初馬可波羅《遊記》所說:“元朝瓷器遠銷到全世界”。當然,這全世界並不包括新大陸。14世紀,摩洛哥人依賓拔都記述泉州情況說:“瓷器轉運到印度、也門。”又說:“瓷器達到我的故鄉摩洛哥。它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器。”所以說元朝進一步促進了中國瓷器與世界的交流。

四、明朝的瓷器外交

明朝永樂三年(1406年),航海家鄭和帶了包括瓷器在內的大批貨物、金錢和大批士兵、學者,航海到過南洋、印度、波斯和阿拉伯、非洲東岸諸國,當時就將瓷器當做國禮贈送諸國國王。諸國派特使來中國時,中國也贈送他們瓷器等物。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在中外交通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17世紀初期,歐洲商舶不斷來到中國,在返航時,中國瓷器是歐洲商舶帶回去的最主要、數量最多的東西,據說每船瓷器數量常常多達萬件之多。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明朝與各國交往圖

崇禎年間(1628-1644年),瓷器從福州輸往日本,每船也常有萬件。據《野獲篇》所載,阿拉伯使者歸國,別物不談,單以瓷器一項說,就多達幾十車。由此可知,中國瓷器外運,除海道是大宗外,陸路運出的也不在少數。

五、我國制瓷技術的外傳與影響力

由於我國瓷器在國外市場的暢銷與知名度,促進了我國制瓷技術的外傳,朝鮮在918年就從我國學會了制瓷。菲律賓大約在14世紀,可能還要早些,也學會了製作中國瓷器。日本從中國學會瓷技後,就在瀨戶開始建窯製造瓷器。11世紀,波斯學會制瓷,波斯瓷器的形式,直到1221年仍然在模仿中國瓷器樣式,例如:瓷器上中國風的風凰圖樣。

瓷器作為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它是如何被外傳的?

歐洲牛人研究中國瓷器圖

中國製瓷的方法,還傳播到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和敘利亞等國家。意大利威尼斯,1470年從阿拉伯學到制瓷方法。這是中國瓷技傳入歐洲的開始。以後歐洲各國制瓷,大都是先後從威尼斯學去的。英國制瓷比較遲晚,是從歐洲大陸傳去的,還是直接從中國傳去的,還有一定的疑問,

但不管從那裡傳到英國,其根源必然是我國。

歐洲各國仿造中國瓷器之初,由於燒成溫度不夠高,成品都是軟瓷。它們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研究,才逐漸掌握製造硬瓷的方法。而且,他們最初生產的瓷器,常常脫離不了模仿。例如1708年,德國人柏特格所造的硬瓷,還是模仿中國古名窯的產品。1760年,丹麥還燒造中國風的青花瓷器。在同一年代,英國博屋設“新廣州瓷廠”,連設備都是從廣州訂製的,而生產的瓷器,無論形制或圖畫都是中國風格。可見祖國勞動人民的創造,對於世界人民的影響,是何等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