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交換:人們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的有關產品所有權的轉讓以及其他形式的相互合作。

人們之所以自願進行交換,是因為交換給所有當事人帶來好處,即交換是一個雙贏或者多贏的活動。如果有任何一方預期自己在交換過程中會受損,那麼交換就不可能發生。交換不僅給人們帶來直接的好處,而且通過對分工和專業化的促進,提高每個人的生產力,推動知識的增長,從而使得整個社會的生產可行性邊界不斷向外移動。沒有交換,就不可能有社會分工和專業化,不可能有技術創新,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人類的進步。 現代市場經濟是一個複雜的交換體系,絕大部分交換是藉助於貨幣進行的間接交換。

「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3.1 直接交換

直接交換:不借助於貨幣的物物交換,即以物易物。 價格:產品之間交換的比例。

3.1.1 交換的好處

交換的好處或者來自初始稟賦的不同,或者來自偏好的不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有人採摘厲害,有人 打獵厲害。有人愛吃水果,有人愛吃肉類。

交易條件取決於交易各方討價還價的能力。自由競爭會使交易條件變得更為公平。一個公司給工資是2000元,另一家公司給工資是3000元,員工會從2000公司,跳槽到3000公司去。

3.1.2 交換的無差異曲線分析

契約曲線:所有無差異曲線的切點構成的軌跡。大家的利益都達到最大化。

「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3.2 分工和比較優勢

分工:不同人專業化於不同產品的生產。 交換促進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使得每個人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得到發揮,並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使得社會總的生產可行性邊界向外移動,每個人都可以消費更多的產品。

3.2.1 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

絕對優勢:一個人( 國家)在某種產品的生產上的絕對生產率大於其他人( 國家)。

比較優勢:一個人(國家)在某種特定產品的生產效率上劣勢相對較小,或者說,機會成本較小。

3.2.2 比較優勢與國際貿易

比較優勢意味著,如果每個國家專業化於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的生產,國際貿易可以給所有國家帶來好處。

3.2.3 垂直分工

垂直分工: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同生產環節的分工。

「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3.3 間接交換與貨幣

間接交換: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

3.3.1 貨幣的出現

貨幣的出現,解決了直接交換的不便。貨幣是人們普遍願意接受的支付手段,人們願意接受它,是因為他們相信其他人會接受它。

貨幣:被廣泛接受的交換媒介,能與任何商品交換,是所有產品的價格尺度。與直接交換相比,貨幣的出現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動了分工和專業化,使得人類的大範圍合作成為可能。

交易成本:為了完成交易而必須支付的成本,包括尋找交易對象、談判價格、簽訂合同、執行合同等過程中支付的成本等。

3.3.2 貨幣的演化

貨幣不是任何人發明的,而是交易不斷演化的結果。

「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3.4 市場經濟

3.4.1 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分離

隨著交換和分工的發展,出現了市場經濟,生產者和消費者發生了分離。消費者不生產自己消費的產品,生產者不消費自己生產的產品。

3.4.2 經濟循環流模型

經濟循環流模型:反映家庭和廠商之間在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上的支出和收入關係的模型。

廠商和家庭在兩個市場上的角色正好相反:在產品市場上,家庭是買方,廠商是賣方;在要素市場上,家庭是賣方,廠商是買方。

3.4.3 價格的功能

價格是協調生產和消費的主要機制。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價格機制。貨幣成為度量經濟活動的基本工具。

價格有三個功能:傳遞信息、提供激勵、決定收入分配。

「經濟學通識」2經濟的核心——交換與分工

總結,自由交換給交易雙方帶來好處,因而增加社會總財富。 交換之所以發生,或者是由於個人偏好不同,或者是由於資源稟賦不同,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交換促進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使得每個人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得到發揮,並推動技術進步,從而使得社會總的生產可行性邊界向外移動,每個人都可以消費更多的產品。 國際貿易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比較優勢。每個國家專業化於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國際貿易使所有國家的人受益。 比較優勢既與資源稟賦有關,也有內生性。當今世界,垂直分工產生的內生性比較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增加的重要原因。 貨幣的出現克服了直接交換的不便,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更大規模和更大範圍內的交換成為可能。 貨幣是交易不斷演化的結果,不是任何人發明的,更不是政府發明的。 市場經濟中,消費者和生產者分離,消費者不生產自己消費的產品,生產者不消費自己生產的產品,價格是協調生產和消費的主要機制,貨幣成為度量經濟活動的基本工具。

1、交換可以讓大家得到更多好處。

2、分工可以工作更專業,效率更高,產量也更高,大家可以使用的消費品更多。

3、貨幣可以讓交換成本最低,分工與協作的範圍最大。

4、市場中的價格,引導生產與消費走向最高效率與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