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真面目

提起程咬金有很多朗朗上口的民間諺語比如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斧頭等等。作為一個廣為世人熟知的混世魔王和隋末唐初時期不得不提到的傳奇人物,程咬金有不少民間事蹟流傳,可以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程咬金,那麼歷史上的程咬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他在那段戰火連天的歲月扮演了怎樣一個重要的角色呢?

程知節(589—665),字義貞,原名咬金,後更名知節。漢族,中國濟州東阿斑鳩店人(現山東省東平縣斑鳩店)。唐朝開國名將,封盧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命將開國功臣肖像,圖畫於皇宮凌煙閣,程知節(咬金)即其中之一。程知節乃世家大族之後,其曾祖名程興,是北齊兗州司馬,其祖名程哲,是北齊晉州司馬,其父名程婁,是北齊濟州大中正,唐贈使持節瀛州諸軍事、瀛州刺史。

1三板斧

一天夜間,程咬金在睡夢中,遇見一個老人教他騎馬弄斧。這個老人舉斧在手,一路路使開,把六十四路斧法教會了。程咬金醒來後,想把夢中學到的斧法演習一番,沒有馬,便將廳上的一條板凳當馬騎。他取一條索子,一頭縛在板凳上,一頭縛在自己頸上,騎了板凳,雙手託斧,滿廳亂跑,舞弄起來。尤俊達在房內被驚醒,從廳後門縫裡一看,只見月光照人,如同白晝,程咬金在那裡騎著板凳,舞弄斧頭,甚是奇妙。外人見到心中大喜,便走出來,大叫“妙啊!”程咬金正舞到興頭上,突然被這一喝聲衝破,結果只學得三十六路,後邊的數路卻忘記了。此外在小說中,程咬金因記性不好常先說出招式名字方能想起招式。

那麼在現實中程咬金武力到底如何呢?畢竟小說是虛擬的,而歷史才是真實的,程咬金的戰鬥能力很強,史書中曾記載程咬金“自少驍勇”,曾為瓦崗軍的內軍驃騎,這“內軍驃騎”分為 4 支分隊,要統領這些猛士,自身本領得過硬,程咬金就是這4 支分隊的統領之一,可見要統領這些猛士沒有過硬本事怎能說服。且在與王世充的戰役中,程咬金在一片重圍中殺到一片敵軍,成功解救隊友裴行儼,手臂被敵人長矛刺穿,程咬金負傷帶 著隊友成功突圍,可見其戰鬥力強悍之處。

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真面目


2宣花大斧

在小說中程咬金不會使別的兵器,往常劈柴的時候,就把斧頭提起舞舞弄弄,所以會使斧頭。因此尤俊達取出一柄八卦宣花斧,重64斤,送於程咬金使用。

既然這樣,在史書中是如何記載的呢?事實上,程咬金使用的並不是宣花斧,而是馬槊。馬槊是一種在馬背上使用的武器,馬說製作過程十分複雜,通常要花三年才能製作一把,並且只有四成的成功幾率,因此這使馬槊成為了武將世家的子弟才能使用的武器,再結合程咬金的身份背景看的確如此。李密贊為“此人可當百萬軍”。

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真面目


3瓦崗寨主

在小說當中,程咬金曾稀裡糊塗地擔任瓦崗寨的寨,並且是大魔國的皇帝。其實小說當中的記載是非常的不靠譜的,程咬金在史實當中未曾擔任過瓦崗寨寨主和皇帝,瓦崗寨寨主起先是翟讓,後來是李密,程咬金在瓦當寨中的身份,一直都是一員大將和秦瓊的身份地位相當。

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真面目


4長壽之人

小說記載程咬金活了120歲,見到了薛剛反唐,武后到臺,而小說中關於程咬金死的是這樣描述的,他不是病死的也不是被殺害而亡的,而是笑死的,情緒過激而導致心律不齊,一代大將如此死去也甚令人不解。關於程咬金笑死的版本又有兩個,一個是程咬金在作戰時,追擊敵人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板斧扔出去不料斧子迴旋至其手中,程咬金深覺神奇,乃以為是寶斧,遂在馬上狂笑,不幸跌落而死。另一個便是程咬金在薛府墳前遂眾人見證張、武兩黨的落幕,原本悲慟不已,現如今解了心頭之恨甚是喜悅,一時之間沒緩過氣便翻白眼而亡。

那麼歷史上程咬金怎麼死的呢,畢竟是史實不如小說那樣的精彩和生動,程咬金是病死的,在程咬金帶兵出擊突厥時,英雄年老的程咬金並沒有把握準確的方針,晚節不保,聽從王文度的建議,殺降謀財。回京後事跡敗露,被降官,後雖重新為刺史,但不久便上奏請辭,在公元665年時病逝於家中。

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真面目


5孝順母親

中藥益母草的名稱與程咬金孝順父母還有一段流傳甚廣的佳話。

傳說,程咬金的父親因病早死,只有他和母親二人相依為命,家中十分貧困,程咬金只得靠編制竹篾養家餬口。程咬金的母親身體不好,程咬金決心請郎中治好母親的病。

為了給母親治病,程咬金晝夜不停的工作編制竹篾,最終掙得半兩銀子,到郎中那買的兩副中藥,母親服下後,病情有所好轉,可是治好這個病,還需三兩銀子才能治好。程咬金心中一驚,自己沒有辦法掙得那麼多錢。程咬金靈機一動,偷偷跟在郎中後面,看郎中去藥園採藥。看郎中在什麼地方採藥,採什麼藥,自己偷偷記住。後來程咬金,偷偷的到郎中地裡採郎中採的藥,回家熬成藥給自己母親喝。於是程咬金把這藥草稱作益母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