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弥漫武梁祠


关键词:贞姜守约 自荐枕席 二桃杀三士 一箭之仇

虽然,我是个不事艺术的粗俗之人,但是骨子里却莫名其妙地存在有某种艺术细胞,它不是体现在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而是深深地潜藏在我的灵魂深处。因之,国画我喜欢,油画我喜欢,版画我也喜欢。可以说,只要和艺术沾边的,无论是什么画种,我都是以喜欢的态度而待之。正因为如此,家中藏品五花八门,乱而无序。不过就欣赏而言,除了日常能给我带来愉悦的国画外,最最让我衷情的还是当属于汉画像石。之所以喜欢这种两千年前的石刻艺术,主要是它上承先秦青铜艺术,下开两晋南北朝雕刻艺术之先河。它的表现手法以线条和浮雕相结合,能够抓住对象在各种活动中最具特征、最生动、最优美的瞬间,删繁就简,以貌取神,在一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中营造出旺盛的生命和雄浑的力度。尤其是它所表现的体裁,真可谓内容丰富,异彩纷呈。数十年中,徐州汉画像石馆有我的足迹,滕州汉画像石馆有我的身影,以及河南南阳、陕西绥德的汉画像石馆,还有微山、长清、汶上、济南、泰安等零散的汉画石像不计其数,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我别异的目光。然而,真正触动我心弦的,当属近日去嘉祥县南武宅山的武梁祠所看到的东汉石阙画像石。


齐风弥漫武梁祠

武梁祠,也叫武氏祠,是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石祠的石刻装饰画,现保存有刻石40多块。据有关碑刻记载,武氏祠的建造年代为东汉恒帝建和元年左右,也就是公元147年前后,由石匠孟孚、李第卯等人刻制,并由“良匠卫改雕文刻画”而成。对于武氏祠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见于北宋年间欧阳修题词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南宋洪适又将其部分题字与图像,集于《隶释》、《隶续》中,并开始以“武梁祠画像”命名。后来,由于水患淤漫,祠室倾圮湮没于地下。时光定格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当朝廉吏黄易等人对武梁祠进行了抢救、挖掘和整理。认为武氏祠应该有四座,即“武梁祠”、“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了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到济宁学宫外,其他的均就地建屋,把刻石垒砌于墙壁间,外绕石垣,围双阙于其内,门楣题刻“武氏祠堂”。这批精湛石刻才重见天日,以其鲜有的“画像古朴,八分精妙”之神韵,再度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名家学者争相前来拓墨,中外书刊广为著录,成为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我来说,武氏祠汉画像石的严谨、朴素、古拙、写实的画风画貌固然是吸引我的主要因素,其实,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含义蕴藉其中。这就是武氏祠诸多的画像内容,它表现的多为历史上的人物故事,并且还在画像之侧有榜文题铭和赞语。其中表现古代帝王及圣贤的有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尧、舜、禹、帝辛、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等,当然这些遥远的古圣贤对我来说,并不感多大兴趣,我所关注的而是与古齐国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看官有所不知,自从7年前我浸沉于齐文化的泱泱齐风里,早就注意到了武氏祠中弥漫的齐文化元素。在众多历史内容之间,有关齐人、齐地的画面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便是今天我冒着风寒和雾霾来鲁西南寻找齐国文化的动机发端吧。


齐风弥漫武梁祠

第一次到有着“中国雕刻之乡”的嘉祥县,一切都显得十分陌生。去菏泽、去濮阳曾数次经过这片古老的土地,然而却都是一掠而过,无缘把双脚踏在这块曾为齐国的地盘上。今天,铁定了的目标,曾子庙、武氏祠、冉子墓,还有那魂牵梦绕的鲁锦瑰丽、唢呐声音。齐桓公、钟离春、晏平仲、董永、贞姜等人的逸闻遗事,对我太有诱惑力了,这不,一大早我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城北的嘉祥汽车站。由于县城不大的原因,这里不像许多城市那样有公交、长途之分,无论省际还是市内,所有的客车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无须东跑西颠地到处寻找乘车点,节省了不少时间。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当我有点儿沾沾自喜地来到车站后,才被告知,由于雾霾严重,能见度低,许多通往乡村的班车被推延或撤消。天啊,我来嘉祥之行可都是有周密计划和安排的,大有点一环扣一环的意味,环环不漏。一旦今天的计划落空,其他的采访游览对象势必要推迟,甚至泡汤。焦急的等待中,开往满垌的城乡公交车终于姗姗来迟。去武氏祠需要到纸坊镇中转,乡下的车不比市内,寒风中的等待并不比在车站的心情差,稍稍欣慰的是,太阳已经露出了笑脸。冬日天短,等到去武氏祠的城乡公交车来时,天色已近中午了。等客车先去他处送下乘客再停在武氏祠门口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吃饭去了。还好,在门卫兼售票室内,还有个中年男士在值班。他认真地查验了我的证件后,然后打开了紧闭着的大门。偌大的院落空荡荡的,有些肃穆庄严,也许是早就知道这里原来是一片墓地的缘故,浑身竟然产生出些许毛骨悚然的感觉。好在过去我在墓地中无数次的穿越,有了一定的抗体,在短暂的畏怯之后,又重新抖擞精神,迈进了那仿汉代殿堂的展室内。没有灯光,没有人员,外面的阳光显得极其微弱,行走在昏暗的空间内,从阙室到画像石展厅以及两长廊,无一不是给我以幽灵般氛围笼罩感,一圈下来,除了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一号墓和三号墓那些堆集的石刻能看清楚其画面外,展室内所有的画像石内容竟浑然无知,缱绻心头的曹沫刺桓公、三桃杀三士、无盐丑女等精彩画面俱尽被包裹在昏暗的展厅中。当我怀着沮丧的心情来到门卫后,向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张老师讲说了我的失落,这位刚刚获知姓张的老师十分热情,他告诉我,展室的灯光开关就在门后,我所想看的那些荆轲刺秦王、范睢与须贾、梁节姑姊、齐义继母、老莱子娱亲、泗水捞鼎等表现忠勇义士、节妇烈女、人间孝道以及感人事件的历史故事,大多都在最后边的画像石展厅的大门两边。有了张老师的指点迷津,我又重新返回了展室,来弥补我前边参观所留下的遗憾。


齐风弥漫武梁祠

拉开电闸,高阔的展室内顿时大放光明。按照张老师的提示,我在古朴的武家林刻石上方,看到武氏祠画像石的前言。规整的方块字以严肃的口吻告诉我:武氏祠画像石,原是武氏墓前几座石祠的构件,清代黄易等人分为武梁祠、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画像石。近年,经蒋英炬、吴文祺先生研究组合复原出武梁祠、前石室、左右室三座石祠。武氏祠画像内容大致分为社会活动、历史故事、鬼怪神灵三大门类,雕刻技法主要以减地平面线雕。这群画像石刻,集中反映出汉代工匠综合运用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的高超技艺,结合丰富的内容,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一口气读完这则言简意赅的内容简介,我大有一种迫不及待强烈感。由是,按照顺时针的次序,开始了狼吞虎咽的扫描式阅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梁祠之一的后壁画像,在这块分为四层的画像石上,我看到许多熟知的画面,秋胡戏妻、义姑娣舍儿、韩伯榆被笞、蔺相如完璧归赵、范睢辱魏须贾等十多个春秋战国到两汉的故事。因为有着别样的情怀,所以在匆匆浏览之后,把自己的目光留在了第二层画面的最后一个故事上。简洁的刀法刻画出一位宫廷美少妇,她就是周朝楚国国君楚昭王的夫人,娘家是齐国的贞姜。画面所表现的是贞姜信守诺言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楚昭王到外边去游玩,把夫人留在渐台上,并和她约定:假使我来叫你,必定会有信符来的。昭王走后,哪里晓得江中发了大水,滔天巨浪滚滚而来,几乎要把渐台吞没。得知危情的楚昭王赶忙派出使者去迎接贞姜,谁知使者走得匆忙竟然忘记带上信符。见到贞姜后,无论使者怎么解释他是昭王派来的,贞姜死活不相信。眼看着洪水就要浸漫整座渐台,差人说假使我回去拿信符,恐怕也来不及了。贞姜说:我知道眼下的情况危急,出去了一定会脱离危险,留下了必定是死路一条。可是,虽然说生命诚可贵,然而我违背了约定去求活,那还不如死了好呢。使者见贞姜态度坚决,只好无奈地跑回去拿信符。当使者拿着信符返回时,暴涨的水势已经将渐台冲塌,贞姜她也因信守约定而淹死。楚昭王对贞姜的做法十分感慨,因为这个齐侯的女儿是为守信而死的,便赐予她一个谥号,叫作“贞”。在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卑贱的,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至于她是哪位齐侯的女儿,就无从查考了。不过有一点肯定无疑,她是姜太公的后人是没有问题的。还好,正是因为她坚守约定的诚实,才有贞姜这个替代她身份的名字,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能够流芳千古,这也是不幸之大幸了吧。

当我正在感慨之际,窗外一声清脆鸟叫打断了我的思路。让我的目光顺着自右往左的次序又滑到了第二层,闪过朱明的故事、李善保幼主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一个妇孺皆知的场景鲜活在眼前,这便是东晋干宝老先生在他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所讲述的,发生在汉代千乘郡的一个孝道故事。千乘郡为西汉郡制所,故城位于今天高青县高苑镇北的杜姚沟,辖境在博兴、滨县、高青等地。其地名来源于齐国国君齐景公在此养马千驷。别看当年景公养马的地处不起眼,却发生过诸如“韩信使灌婴破齐将田吸于千乘”的历史大事件。然而,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董永卖身葬父的发生地,也是在这个原来齐国的城邑中。董永他并非是戏剧中所说的什么“家住丹阳”,而是不折不扣的齐国人,说不定董永还不知道丹阳是个啥地方呢?话匣子一打开就无边无沿的下了辙,还是赶快收回思绪,把目光放在眼前这方石头上的第三幅画面上。汉代千乘郡有个叫董永的人,家里非常贫穷,父亲死了都没有钱下葬。万般无奈的他只好变卖自身,以此借钱来安葬了父亲。然后他便去财主家做工抵债,来偿还所欠的债务。前往途中,董永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子,主动地要求做他的妻子。夫妇俩一同来到财主家,主人提出要求,需要织出300匹细绢才可以抵债。谁知董永的妻子是个纺织高手,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任务。在回家的路上,俩人走到月前相遇的那棵老槐树下时,董永的妻子却辞别而去。后来,这则传奇故事被人们演绎扩充填补,成为了今天有枝有叶的《天仙配》。其实,眼前的图像并非是人们都知晓的卖身葬父,而是有关《董永孝亲》的故事,讲得是董永借贷养父的另一种传说。画面表现的有树木、野兽,还有攀树的孩子,说明他们是在野外。董永手持类似镰刀的器物,好像是在收割庄稼,其父拄着拐杖,坐在一棵弯曲的大树下乘凉,展现了董永辛苦劳作来赡养父亲的生活场景。不管是董永他卖身也好,孝亲也罢,其体现出的传统美德是值得今人效仿的。尤其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下,重温先人的忠孝节义,是大有必要的。伫立于历史画面前的我,起码是这么想的。


齐风弥漫武梁祠

异彩纷呈的武梁祠东壁画像让我目不睱接,一层层的画面,一个个的故事,幻灯片般地接踵而至。容不得我去细细品味动人的情节和耐人寻味的内涵。匆匆的脚步,忽略的眼光,让东王公故事、齐义继母、京师贞女、三州孝义、义浆羊公、赵氏孤儿、孝孙原谷、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王以及庖厨、车骑等历史的曾经一晃而过,这样做的目的,并非是自己不喜欢这些脍炙人口的精彩页面,而是有限的时间容不得我在此无尽地回眸,使自己的关注力能够多一些的体现在齐文化这个主题上,重新返回的目的不就是在于此吗?刚才张老师的迷津指点真是起了大作用,无须我在这些斑驳残缺的碑石上费神劳力地辨别,一下子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精华。这不,当眼神扫描到第四层最后一副画像的时候,我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那个在齐王离宫雪宫台劝说齐宣王的无盐丑女钟离春,又出现在这里,演绎着她为国家社稷着想,劝说齐宣王罢宴乐、除佞臣、强兵马、富国库的施政纲领。简洁的人物画面,栩栩如生出了钟离春大胆睿智的个性,齐宣王虚心纳谏的形体艺术亦活灵活现,让我再度重温了这个终为天下绝配的佳话。

我知道,这是两千年前发生在齐王别宫的一幕,这个地方叫雪宫,当年宣王也是在这里召见的亚圣孟子,留下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话柄。同样是在这个地方,胸有韬略,其丑无比的无盐女钟离春,在齐国朝纲不振、国运衰微的情况下,冒死叩谒齐王宫,向时任齐国一把手的齐宣王进谏。她一路风尘地来到宫门后,自报家门,声称是嫁不出去的丑女,自荐愿作国王的妻室。当时的齐宣王正和近臣和宫女们饮酒作乐,闻听禀报大吃一惊,出于好奇之心,便着侍从宣其觐见。钟离春见到齐宣王后既不施礼,也不叩拜。只见她以手拊膝连声说:“危险啊,危险!”搞得齐宣王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赶忙问其端详。钟离春胸有成竹,慷慨陈词:“而今大王之国,西有横秦为患,南有强楚结仇,国中奸臣当道,人心涣散,太子不立,国本不安,这是国家危险的第一个方面;大王高筑渐台,大兴土木,国人困苦不堪,民怨鼎沸,这是危险的第二个方面;国家贤能之士隐匿于山林,奸佞之徒横行于朝堂,纵有直言您也难以听到,这是危险的第三个方面;大王沉湎酒色,通宵达旦,致使朝政废弛,国家不治,这是危险的第四个方面。有这四个方面的存在,可以说齐国已经是危在旦夕了。”齐宣王听罢钟离春的逆耳忠言,感慨万分,长叹一口气说:“沉痛啊!您的话使我如梦初醒。”当即请钟离春乘舆入王宫,立为王后,封为无盐君。遂即拆渐台,罢女乐,退奸佞,选贤才,实府库,强兵马,立太子。人称:“齐国大治,丑女之功也。”凝视着跃然石上的钟离春谏宣王,不由得为钟离春勇于自荐枕席,以天下为己任而感慨,又为齐宣王闻过则喜,敢于改正错误的大度而欣慰。否则,就不会有日后的夫唱妇随,也不会有齐国的盛极一时,国泰民安。

似乎当年营造武氏祠的孟孚、孙宗等工匠,对齐国的历史事件情有独钟,我讶然发现,在陈列的40多块汉画像石中,无论大小,都或多或少地浸漫着齐文化元素。且不言周文王是齐国创建者姜太公的亲家,周武王是姜太公的女婿,周成王是姜太公外甥,这些沾亲带故的齐人襟联关系。东周列国中的孔子及弟子,以及孝子闵子骞、和圣柳下惠、赵相蔺相如、秦相范睢、刺客荆轲等人物,哪个能脱得开与齐国的干系呢?你们看,就连齐义继母、要离刺庆忌等图像,也直接或间接地打上与齐国的印记。当林林总总的画像石争先恐后地跑到我面前时,我还是在左石室正面的第二层。一眼认出了齐相晏婴,他正在略施小计,用两个桃子除掉了有碍政权稳固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勇士。究竟昔日工匠把这一运用计谋杀人的场景重现于石,不知其用意如何。是在对三位勇士的牺牲而追思,还是对晏子的权谋给予揭示或讽刺,不得而知。不管怎么样,尽最大努力压抑自己的思绪翻腾,《晏子春秋》中记载的这则阴谋杀功臣的过程,还是不遗环节地呈现了出来。


齐风弥漫武梁祠

齐景公执政时期,晏婴已经是货真价实的三朝元老了。经过数年在官场上地跌打滚爬,足智多谋的晏婴真可谓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在齐国的地位大有点牢不可破的意味。当时,在齐国有三个著名的勇士,他们便是打虎英雄的公孙接、抗击强敌的田开疆、舍命救主的古冶子。这仨人个个武艺高强,勇气盖世,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他们自恃武艺高,功劳大,骄横异常,根本不把朝中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对安定团结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晏子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如果让这几个莽汉肆意妄为下去,那可不是件好事情,说不定将来会闹出大乱子来。于是,晏子拜见了齐景公,把自己的想法讲说了一番。齐景公虽然觉得除掉三位勇士未免可惜,想想晏相的说法也很有道理。由于晏婴在齐国的权威说一不二,齐景公也不好驳他的面子,便淡然地扔给他一句话:“这事你就看着办吧。”有了齐景公的这句话垫底,晏婴按照自己的精心安排,每个环节都十分妥当。然后借齐景公的权威宣三位勇士进宫,说是要赏赐他们。三个人一听说国王有赏,喜不自禁地来到了齐王宫。他们来到殿下,看见在几案上摆着一个精美华丽的金盘,盘子里盛有两个丰硕红晕的大桃子。一袭微风吹过,扑鼻的芳香诱人垂涎欲滴。晏子不慌不忙地说:“你们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你们来品尝这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就请你们自己根据功劳大小来分享这两个桃子吧。”三位勇士中的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没等他们二人开口说话,自己便先开了腔:“想当年我在密林捕杀野猪,在深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会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能得不到一个桃子吗?”说完,他走上前大大方方地取下了一个桃子。田开疆见公孙接如此这般,他也毫不示弱,随之表白道:“真正的勇士,是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田某曾两次率领兵士作战,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打退了来犯之敌,捍卫了齐国的尊严,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像我这样的有功之臣,难道说还不配享受个桃子吗?”言罢,他自信地把第二个桃子拿在了手里。一开始,古冶子有点不好意思太争先,本想客气一下,孰料眨眼间桃子就没了。顿时便怒火中烧,厉声说道:“你们打过虎、杀过人,是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护送国君渡黄河,途中被突然窜出的大鳖一口咬住了君主的马车,死拉硬拽地拖入河中。别人一下子都吓蒙了,不知所措,唯独俺老古临危不惧,一边叫国君不要害怕,一边跳进水中与庞大的鳖怪打斗。为了杀死这一祸害,我游出九里之遥,经过一番激战,终于要了鳖命。当我一手提着鳖头一手拉着国君的坐骑浮出水面时,大船上的人都吓呆了,以为是河神显圣呢,在场的人根本就没人想到我能活着回来。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呢,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呀?可是桃子却没有了。”说着,“哧啦”一下拔出了腰间的龙泉宝剑,剑锋闪着凛凛的寒光。公孙接和田开疆听罢古冶子的一席话,顿感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其中的公孙接对田开疆说:“论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赶不上;论功劳,古冶子保卫国君的安全,我们不如。可是我们却抢先把桃子占为己有,让有功之臣一无所得,这是品行不好的问题啊,暴露出我们的贪婪与无耻。”那时候,人们把声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公孙接的一席话,让田开疆羞愧不已,觉得自己做了天下最可耻的事情。他的话音刚落,田开疆“唰”的一下抽出佩剑,没等看清咋回事,已经引剑向颈倒在血泊中。公孙接见此,亦在人们的惊诧中拔剑自刎!两股鲜血瞬间染红了齐王宫殿。古冶子望着地上两具血淋淋的尸体,痛悔不已。他想:“我们本来是亲同手足的好哥们,可是为了一个桃子,他们都死了而我还活着,这是莫大的不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感到悔恨却不敢去死,这是无勇,像一个这样三无的人,还有颜面活在世上而成为齐国的大将吗?”想到此,他毫不犹豫地随两人而去。晏婴略施小计,用区区两个桃子让齐国三勇士顷刻间俱以毙命,齐景公好不伤感。他下令按着大夫的葬礼,厚葬了他们。

眼前的这一幕场景,我在齐国故都的晏婴冢见过,在齐都南门外的三士冢也见过。对于“二桃杀三士”的看法褒贬不一,作为一个匆匆过客并不再想过多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前边还有许多精彩在等着我呢。有人不禁要问,齐国的故事说了不少,到底还会有啥更精彩的呢?大家有所不知,自打接触齐国历史人物以来,除了武圣人姜太公,二号人物就数得上“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了。他在我心中的伟大所在,并非是尊王攘夷的霸主气概,而是他在登基前后所表现出的宽容与大度。瞧,左石室后壁下部小龛西侧的画像,不正是那副管仲射小白的惊险一幕吗?虽然说这幅画被安排到三层的最上层,光线似乎也不那么给力,瞪眼翘脚的我,还是竭尽全力地看到那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的现场。


齐风弥漫武梁祠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686年,齐国的国君齐襄公荒淫无道,暴虐残忍,招致了政变被杀。当时的齐襄公有两个兄弟,因为害怕遭到襄公的迫害,分别逃到了鲁国和莒国避难。跑到鲁国的是公子纠,跑到莒国的叫公子小白。两个人的身边都有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他们都是颍上人,是一对莫逆之交。按照当时的礼制,襄公被弑后。俩公子都有被拥立国君的机会。因此,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听到消息后,都急着要回临淄争夺君位。为了阻止公子小白顺利地回到齐都,足智多谋的管仲率先带领一队兵马,早早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国的半路上。等到小白的车队一出现,曾经在战场上一展身手的管仲弯弓搭箭,对准小白便射了过去。只听小白大叫一声,一头从车上栽了下来。管仲以为小白被射死,就返回到鲁地不慌不忙地护送着公子纠回齐都即位。谁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管仲的一箭恰好射中了衣带钩。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时,小白和鲍叔牙却快马加鞭,抄小路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在高子、国子等朝中重臣的辅佐下登上了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鲁国发出通牒,要求杀死公子纠,把管仲交给齐国法办。鲁国迫于齐国强大地压力,只得毫无办法的按照齐国要求,杀死了公子纠,将管仲关进木笼囚车,交给前来接人的鲍叔牙。一回到齐国,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想要我的命,这样的仇家我能用他吗?”鲍叔牙说:“那会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来射您,正说明他对主人的忠心。论本事都在我之上,如果主公想干出一番大事业,那就是非管仲莫属了。”齐桓公相信师傅的话是真的,再者他自身也是豁达大度的人,他按鲍叔牙的话去完全做了,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而且还拜他为相,让他来管理国政。

未到武氏祠之前,在家或从收藏的历史典籍中翻阅史料,也在百度查找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可是说是有备而来吧。常言道:老师傅遇到了新问题,这话一点也不假。自认为前来嘉祥的备课已经到位,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我来的不是时候,偌大的展厅内就是我孤家寡人,摆着的电视显示器不会开,也不敢开,虽然知道所有的图片、资料俱囊括其内,我却无法享受这现代化给我带来的便捷。除了刚才张老师对我说过的那些画像石外,从后展厅到西长廊来来回回两三趟,怎么也没有找到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提到的曹沫劫桓公那个惊心动魄的镜头。这对于一个齐国迷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大遗憾。不到黄河心不死是我执着的个性,然而今天却不得不败下阵来。肚子里的抗议让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从早晨简单的稀食怎能撑到将近下午2点呢?束手无策的我面对着斑驳的残石想:我想亲眼目睹的画像石并非是这一个场景,诸如孔老夫子以及他那些与齐国多有瓜葛的门徒行踪,还没有能够领略呢。说不定孔子闻韶、狄水陷车那些可歌可泣的文化瑰宝,还没有细细品味呢。这样想来,恐怕一下午也不会满足自己的贪欲呢。再者,刚才在院子内游览时,已经注意到,展室的山墙头、屋檐下、空间地,或堆、或摞、或摆,零零散散的还有许多没有归类或整理的呢。说不定在那些横七竖八的汉画像石中,还不知蕴藉着多少齐文化成份呢?想到此,我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口气。

走出令我压抑和充满血腥场面的展厅,心头一下子清亮了许多。加之前天的那场雨,虽然是在万木萧条的隆冬,大田里的麦苗儿却提前泛出青翠。回眸这座仿汉宫阙的武氏墓群石刻馆,似乎也焕发出了青春。

(武梁祠: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