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

聽到或者看到患者及其周圍人網上或者當面評價自己是名好醫生的時候,每次內心都很激動,作為醫生誰都喜歡贏得患者和社會的認可,做一名好醫生治病救人,是醫生的理想。但是,關於是否好醫生,每個醫生心中自有掂量,群眾心中是有一杆秤的。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


這幾天與幾位老師和醫生還有病人聊起了好醫生的問題,實際上醫生這個詞曾經是如此的文雅友善和美好,但是如今確實受到了不少的攻擊。在現實中,張口罵醫生的有之,在網絡上亂寫亂罵的有之,我們承認醫療也非淨土,也有害群之馬,但整體上是好的,大家都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對於因為少數打倒多數、辱罵多數或者群體是不應該的。

但是,就有一些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而忽視好醫生的存在,他們認為天下醫生都是大處方、大檢查,過度醫療。因而對於醫生所做的一切都認為只是利益,這裡邊更多的也有一些醫生也助陣吶喊,互相攻擊,言辭激烈的不少,特別是一些人見不得來檢查,只要開了檢查就要罵,其中對於中醫師更加多一些。

這裡的問題需要探討:

一是小處方醫生是好醫生,不是小處方的醫生就不是好醫生?

二不開檢查化驗是好醫生,會開化驗單開檢查單的醫生就不是好醫生?

三不懂西醫不開檢查是好中醫,開化驗單檢查單就不是好中醫?

這裡的問題要客觀分析。人之所以看病,根本是想治療好,但是病情有許多種,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這就需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在門診,我常常對一些病人不開處方,或者給些治療的建議,但是需要開藥治療做檢查的也必須進行,不然無法看透病情做出診斷。這就必須依據患者的情況,如果該開的不開,也不能證明就是醫德高,而可能就是醫術低。這裡的要求是必要性。

實際上,患者的情況多樣,一些病人你給他們開便宜藥或者不檢查不化驗,他們覺得應該,或者覺得醫生挺好,但有些病人可能就在後邊表達不滿,認為醫生沒有好好給他看病的人大有人在,而用了不好罵你耽誤病情的也常有。

所以,檢查開方需要根據病人的情況來定,而不是我們評判的一張嘴,不取決於患者,而取決於病情。很多時候,我們也看到了不少的醫生,藥價很貴,但是病人很多,因為大家覺得吃了藥有效,覺得值得;而也有醫生藥雖便宜,但病人用了沒效,病人也會不滿意。

要把握是不是好醫生,病人評判很重要,我們常常搞社會滿意度調查,然後就是拉票,我覺得意義不大。因為病人什麼情況都有,對於吝嗇花錢的,或者家庭困難的,多少藥費都是貴的;而對於條件好的,則不然。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講,病人評判也是有變數的,要想得到全部患者的滿意是困難的,醫生能做的只能是依靠自己的醫術和良心。除此,沒有評判標準。

我們所說的好醫生好中醫,不能是一個標準,也不是患者和群眾的一個標準。醫生的形式有很多,有純中醫的,有西醫的,也有中西醫結合的,有體制內也有體制外,有民營也有國立,有說好的,有說不好的,也是正常的。每個醫生行醫過程中總要有成功的病歷,也有贏得信任和歡迎的人群,當然也會有不以為然的或者捱罵的,臨床上也不是說每一個德高望重的醫生都會贏得所有病人的掌聲,也不是說一個普通醫生就不能贏得認可。做醫生,關鍵還是德藝雙馨,在醫術上能看好病才是王道,無論中醫西醫還是中西醫,療效是根本。在醫德上,有良心是本,對病人用心盡力,坦誠相見就好。

作為患者或者群眾,應該具有公心,那種惡意評判的不應該,雖說金盃銀盃不如百姓口碑,但不客觀的口碑和傳播也是要不得的、也是害人的,他傷的不是好醫生、好醫院,而是社會道德。每個人,應該有起碼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