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誦古詩為什麼在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好?它該如何運用?

吟誦也許是理解詩歌的一種較好的方式。但是,關鍵看將它放在什麼地方,如何放。如果放在課堂教學中,且引用不當的話,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搭配另一種漂亮的衣服,每件衣服單獨放著很漂亮,但是搭配在一起,卻不一定合適。


吟誦古詩為什麼在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好?它該如何運用?

現在,很多老師在教學古詩的時候,都喜歡在課堂教學中引進吟誦。

來看一個課例:

一語文老師在教學古詩,在開課伊始,或是完成對古詩的正音以後,當然也有在課堂教學結束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關於這首古詩的吟誦音視頻。

這樣的教學設計,真的有必要嗎?

筆者以為大可不必。

老師可能想著通過吟誦的音視頻,要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要麼想通過音視頻中的吟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情感內涵。當然,也有老師希望通過自己播放的吟誦片段,使學生學一學吟誦的方法,學著對這首古詩進行吟誦。

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並不見得好。

在許多課堂上,當老師播放這些古詩的吟誦音視頻時,學生並不是專心致志地進行收聽、觀看,反而是一片譁然,甚至於鬨堂大笑。

吟誦古詩為什麼在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好?它該如何運用?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可能是由於老師過分神化吟誦的結果。

現在,許多專家將吟誦吹得神乎其神,說這是中國傳統的誦詩方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我們現在需要繼承。也有人說,吟誦有利於學生理解和背誦詩歌,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大力提倡。

如果離開課堂教學的語境,單單說吟誦的話,這些說法也許不差。但是,如將吟誦放在課堂教學的語境之中,它的效果就沒有專家吹得這麼神。

NO.1,吟誦與今天的讀詩方式相去甚遠,學生會覺得不倫不類。

現在,我們的學校教學,推廣的是普通話。我們要求學生用普遍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學校教學的常態。學生從小到大,都是在這種學習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而吟誦呢,卻極具個性色彩,許多時候,為了體現古詩的韻律特點,吟誦者是用極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來進行誦讀的,且拖著長音。這種誦讀的方式,與學生常見的誦讀方式大相徑庭,學生自然覺得稀奇古怪。

在教學伊始,引入吟誦,當學生聽到自己以前沒有聽到過的誦讀方式,且古里古怪,不倫不類,自然會鬨堂大笑。這其實是對教學和老師所營造的學習氛圍的干擾,想想學生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的,還會認真去聽課和學習嗎?

這叫出發點是好的,但實際效果卻常常相反。

吟誦古詩為什麼在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好?它該如何運用?

NO.2,吟誦是極具個性化的理解方式,引入它不能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吟誦是沒有一定的標準的,是吟誦者個人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對詩歌的揣摩,用一定的聲調和語音輕重來表現詩歌的意境。

而課堂教學,我們首先要對詩歌有一個暫時的共同理解,即達成“臨時性共識”,將這首詩歌教成這首詩歌。比如說《詩經》中的《子衿》,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先要讓學生理解和體會到這是一首表現思念的情詩。然後,在達成“基本共識”的基礎上,才能談到學生對詩歌的個性化解讀。

而現在,教師在課堂中引入極具個性化的吟誦,以期用它來幫助學生理解詩歌。這既不符合吟誦的特點,也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雖說,個性裡具有共性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的是共性,而不是個性。

況且,吟誦是通過聲調和語音輕重等音樂性的東西來表現詩歌情感的。請問課堂裡的學生有這樣的音樂素養嗎?本來,我們想用吟誦來幫助理解,結果我們引進了音樂,引進了一個更難的東西來理解一個本不理解的東西。這隻會是難上加難,不會達到促進理解的作用。

NO.3,吟誦需要樂律知識,這不是簡單的示範一下,學生就可以學會的。

如前所述,吟誦是與音樂相關的。如果要使學生學會,而且是在課堂教學中,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就需要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否則,僅憑一兩遍的示範播放,學生是根本學不會的。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根本沒有引進吟誦的必要。

吟誦古詩為什麼在課堂教學中效果不好?它該如何運用?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語文教學可以引進吟誦呢?

筆者覺得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試試:

一是學生基礎較好,通過自學對詩歌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利用吟誦進行一節誦讀型的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提供一些(注意是“一些”,可以是一個,也可是幾個)吟誦音視頻,讓學生辨析哪個讀得好,哪個讀得不好?哪個更能表現詩歌的情感?或者說說某段吟誦的優缺點何在?如何改進?

這是通過誦讀來考查和提升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吟誦只是促進學生對詩歌進行深入理解的手段。

二是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比如你教的學生是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的學生,人家的主要專業就音樂。在課堂教學中你可以引進吟誦,讓他們賞析,甚至你還可以讓他們自己設計吟誦。人家有這個基礎的。

三是在語文的課外興趣班,第二課堂中,可以給學生教吟誦。這個時候,學生的學習時間較為充分,且發展的是學生的興趣特徵,學學吟誦是不妨事的。

總之,吟誦也許是理解詩歌的一種較好的方式。但是,關鍵看將它放在什麼地方,如何放。如果放在課堂教學中,且引用不當的話,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搭配另一種漂亮的衣服,每件衣服單獨放著很漂亮,但是搭配在一起,卻不一定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