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陶尊符号正析——揭示四千多年前祖先的奇思妙想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有图形符号的陶器,这些陶文与古文字已有相似之处,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合体图画会意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后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表意文字。


大汶口陶尊符号正析——揭示四千多年前祖先的奇思妙想

图案往往表现的是最直白的思维,我们通常能看图而识字(符号),那么陶器上的图案到底记录的是古人什么样的思想呢?它表现的是日?云?火?山?

1、于省吾先生认为这一符号,上象日,中象云气,下象山有五峰,故合之释为“旦”。

2、唐兰先生则释该字为“冏”,今读烔。上是太阳,中有火,下是五峰山,表示在烈日下山上起火之意;又另一字(如图二),日下有火,释“炅”,同一意。他认为两字详略不同,但既有重复,则应该是文字表意时的反复使用的正常现象,而与符号的偶然单独使用方式不同。

3、李学勤先生把此字释为“炅山”。他指出,民国流落海外的几件玉器上也刻有“炅”,玉器属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近邻,陶器、玉器两种器物上发现同一个“炅”字,表明它的传播与通用性,这正是文字的特征所在。

综上,于省吾先生把该图案上中下分释为“日、云、山”,合释为“旦”字,此说服力尚不足;唐兰先生释为“冏”/“炅”字,同一图形符号释两个相异文字,这显然也存在疑问;李学勤先生释为“炅山”,其中“炅”与唐兰先生的理解异曲同工,并以其它玉器上也有同一“炅”而认为它应该是一个族徽,这貌似有点合理。

图案上部释“日”,这得到很多学者的一致认可。但中、下部分释“云”、“火”等尚有诸多争论,但更多的疑问在于:

“日”、“云(火)”、“山”真的是一个复合体组合字吗?还是它是古人的一个表意记录(故事描绘)?刻画此图案的人算不算是文明人?目前已有的解释谁的更合理?

我认为,上述那些解释都不在点子上。


我对该图案的思考是:

1、画一个圆圈,到底能表示什么呢?

可以表示一个洞、一个圈、一个环,也可以代表天、代表日、代表月、代表圆满……

2、中间部分的图案,两角上翘,似飘动,状若云,又似燃起的火苗,还像木船……

3、底下部分,最像山,尤其像五指山,当然也可以如很多人说的像一堆旺火。


曾经我将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配对,结果都没能与祖先所传承的宗教信仰相匹配,包括上述几位先生给出的解释。找不到符合、支撑这些解释的相关宗教信仰以及传承印迹。


最后,我得出一种结论,能够解释并且是有宗教信仰及传承依据:

(1)如图一、二,不完全相同的两个图案,上方的两个圆圈也代表不同的意思,图一是太阳,图二是月亮。

(2)中间部分代表的是云,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那么有云的衬托,其所要表达的范围和意思就更加的精准,否则光是圆圈则有无限的可能。

(3)上、中部分确定为太阳和云,那么下方再释为燃烧的火,显然就不合理了,故它应该是山才正确。五指之山,太阳位于中指,即太阳居正中,表示正午。

综上所述,结论为:图一是古人祭日的记录;图二是古人(月圆之夜)祭月的记录。

对应的宗教信仰,是《祭法》所说的,正午(太阳在山尖)时,在日坛祭日;夜明(月圆)时,在月坛祭月。

故,大汶口遗民,为文明人也。该陶器是书画同源的完美体现,是古人对日月崇拜的记录方式,更是古人奇思妙想的结果和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