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红楼梦》中,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向来是个不讨喜的人物,她性格沉闷,守旧古板,暗地里和贾母明争暗斗;并且贾府后院的掌权人实际上是她,就连大权在握的王熙凤也曾自嘲的说她只不过是个“挂钥匙的丫头”而已;最关键的是,王夫人一手操控了宝玉的婚事,在大家看来,就是这个狠心的老妇人棒打鸳鸯,一手拆散了宝玉和黛玉的美好姻缘。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王夫人身世显赫,原为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后来嫁入荣国府贾政为妻。她一共生下了三个孩子,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贾珠早夭,贾元春是宫里的贵妃娘娘,而贾宝玉因为衔玉而生,长相又酷似死去的爷爷,贾母曾说“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个玉儿像他爷爷”,所以深得贾母喜爱。母凭子贵,因为有个贵妃女儿和活宝似的儿子,王夫人在贾府可以说是权势滔天。

这样的王夫人在贾府后院是绝对的上层人物,除了贾母,谁也不敢捋她的“虎须”。可能是权力滋生罪恶吧,尽管曹公多次强调王夫人是个善良厚道的人,但在大家的眼里,她却是个蛇口佛心的老虔婆。之所以不受大家喜欢,因为贾府里三个丫鬟的死,都跟王夫人有莫大的关系。

金钏儿是第一个死去的丫鬟,因为当着王夫人的面和宝玉说些言语轻浮的玩笑话,不仅被她扇了一巴掌,还不顾多年的主仆之情,狠心将跪地苦苦求情的金钏儿赶了出去。不料没过几日,金钏儿竟然投井自尽了。

第二个就是抄检大观园时逼死的司棋了,为了搞清楚傻大姐在大观园假山后捡到的绣春囊到底是谁的,王夫人便罔顾大观园中女孩儿们的清誉,连夜封门闭户抄检大观园,最后导致迎春的大丫头司棋和表哥潘又安的私情泄露,烈性的司棋撞墙而死。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然后王夫人又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让人把她“ 从炕上拉了下来”,撵出了大观园。当天晚上,晴雯就惨死在外面。

金钏儿、司棋和晴雯这三个大丫头的死亡都直接或间接的跟王夫人有关,这也是很多读者认为王夫人蛇口佛心的关键。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三个事件,其实我们可能会发现王夫人跟大家想像的有些出入,她并非那么坏。

金钏儿之所以投井自杀,我认为并非是被王夫人撵出去所致,主要是因为金钏儿觉得自己被撵出去的原因是和宝玉暧昧,王夫人会把她的不检点说出去,到时候她一个姑娘家的清白就全毁了,所以她羞愤自尽。事实上,王夫人不仅没有到处宣扬,反而在她死后还找理由替她遮掩。她对前来看望的宝钗这么说:”原是前日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两下子,撵了下去。我只说气他几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说实话,我宁愿相信王夫人说的是肺腑之言,因为王夫人平时对府里的姑娘丫鬟们相当不错,大观园寄居了那么多姑娘,王夫人不仅不嫌弃,还说服凤姐照样给她们发月例,尤其是对袭人,更是从自己的份子里面拿出来贴补她的候补姨娘月钱。

而且这个金钏儿确实做得也过分了,她早先就经常和宝玉玩得很出格。书中第二十三回,她逗宝玉,"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私下开玩笑打闹也就罢了,但这一次居然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和宝玉玩暧昧。宝玉逗她说要跟母亲说要她去怡红院,金钏儿说“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两句俗语也不明白?”这一句也就罢了,但她接着又说道,“我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

但凡一个母亲听到女孩子这么教唆未成年的儿子,我想这个母亲都会十分生气。所以王夫人翻身而起打了金钏儿一巴掌,并且骂她"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盛怒之下,王夫人撵走金钏儿其实无可厚非,这姑娘说的话太露骨,王夫人何尝听不出来金钏儿喜欢宝玉的意思?但宝玉可是王夫人将来的希望,贾珠早夭,如果宝玉再不争气,贾府的大权将来要落到别人手里,王夫人怎么甘心。所以她一心想让宝玉好好读书,出人头地,这事儿其实她比动不动就打宝玉的贾政还着急。

所以王夫人是不允许宝玉过早的和丫头们勾三搭四的,金钏儿哪知王夫人的心思,自己稀里糊涂的一头撞进来成为第一个冤死鬼,接着晴雯就成了第二个。

晴雯的死还真不能怪王夫人,晴雯这丫头心气儿太高,又自恃貌美,还没做姨娘,就已经耍上了姨娘的威风,和老婆子大吵大闹,对小丫头言语侮辱,冷嘲热讽小红,打骂坠儿,最牛的是,她能把宝玉折腾得求她撕扇子,宝玉的扇子哪一把可都是价值不菲的精品啊!这整个就是一个“作女”,不作不死,晴雯硬是死在自己的傲娇上还不自知。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至于司棋,虽然说她和表哥潘又安的偷情在我们现在看来是理直气壮的自由恋爱,但别忘了,他们的私会即使到了建国初期,被人发现了还会被以“流氓罪”论处,何况封建社会豪门大院里的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奴仆,她哪里来的勇气“自由恋爱”?只不过是荷尔蒙分泌过剩,找人去邪火罢了,毕竟见惯了贾府里的“男盗女娼”,免不了春心荡漾;况且即使是男男之风,也不乏其人,宝玉和秦钟几人大闹学堂无非就是一场同性的争风吃醋。

而且,王夫人指使抄检大观园也是无奈之举,大观园里住的可都是姑娘、媳妇、寡妇和婆子丫头们,还有一个自己的亲儿子,这种事儿出在谁身上都是败坏门风的大事儿,不揪出事主,大观园永不安宁。当然,邢夫人有意无意的逼迫和王善保家的谗言蛊惑也让王夫人失去了分寸,所以她最终为了查清楚这件“丑事儿”而不顾园中女孩儿们的清誉,半夜开始搜检各人的住处。

虽然明面上王熙凤是当家人,但贾府后院的大权其实还掌握在王夫人手心,她也因此压力山大,绣春囊的事儿如果传到老太太和老公贾政那里,她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毕竟因为宝玉的婚姻,王夫人和贾母意见不统一,已经闹得面和心不和了。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大家都知道,贾母更中意外孙女林黛玉做自己的孙媳,赞同“木石姻缘”;而王夫人则中意外甥女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赞同“金玉良缘”。这样一来,就免不了婆媳之间的明争暗斗,只不过三个孩子年龄还小,没有直接挑明罢了。

想让宝钗做儿媳,应该是王夫人招来众多“黛玉迷”无情板砖的主要原因,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林妹妹的楚楚可怜最容易激起男人的保护欲和女人的同情心,而宝钗这种没男人也能过好日子的“女强人”当然不怎么讨喜。但如果设身处地的从王夫人的角度考虑,宝钗还真比黛玉适合做儿媳。

论容貌和才华二者不相伯仲;论性情,黛玉小儿女态居多,不成熟,而宝钗稳重圆通;论家世,黛玉孤家寡人,宝钗背后可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所以,王夫人选择宝钗并没有错,毕竟她选的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儿媳妇,而是将来要总理贾府后院的“薛夫人”。

当初让宝钗协助探春总理贾府,未尝不是王夫人对宝钗的一种考验。何况,贾母虽然看好黛玉,但后来迫于贾府摇摇欲坠的形势,她也没有再坚持宝黛结合。毕竟,家族利益才是她们这些高层最在意的事儿,除此之外,什么都可以抛弃。

《周易·系辞下》有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认为这句话才是王夫人的真实写照,从她的一生来看,王夫人并非大家眼里的蛇口佛心之人,充其量只是个不善于管理的庸才罢了。她一生也都在为贾府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可惜事与愿违,贾府的衰败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不能怪在她这个贾府第二代理事人身上,毕竟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后贾府败落,作为贾家的重要人物,想必王夫人的下场必定会很凄惨。一个曾经的诰命夫人,落到如此境地,即使是不同情,我们也就毋须再苛责她了!

红楼梦:王夫人其实只是蛇口佛心

参考文献:《红楼梦》、《周易·系辞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