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01


3月13日,隔离期已满的“清流哥”走出隔离点,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流哥”是谁?


2月初,在武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后,一张照片迅速走红网络:只见在众多的床位中,有人玩手机、有人闲聊,唯独一个年轻人在专心的看书,格外的显眼。仿佛外部纷乱的世界都与他无关。


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也正因为如此,网友给他取名“清流哥”。


经了解,“清流哥”姓付,今年39岁,是一位拥有高学历的留美博士后,目前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


原想着和家人一起在春节期间好好聚一下,没想到和家人一起都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也难怪付先生能在网上走红,确实能像他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淡定心态的人不多。


这段时间封闭在家,确实让很多人的心态开始崩塌。前几天和同学在群里聊天,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心态上的变化——焦虑、恐惧、暴躁。


英国作家毛姆有一本书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这本书中,毛姆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培养阅读的习惯能过为我们筑造一座避难所,让我们几乎可以逃脱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02


毛姆之所以这么说,或许是经由他亲身经历的总结。在毛姆的另一部半自传体的作品《人性的枷锁》中,他讲述了一位因丧失双亲而寄人篱下,又带有残疾的小男孩菲利普曲折、迷惘、痛苦成长的故事。


在毛姆的笔下,尽管菲利普生存困难,挫折不断,但是他无意之中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让他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避难所。


他将读书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自己为什么爱读书,他总结了两点:


一是因为乐趣。

读书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不读书就像不让他抽烟一样让他难受。


二是因为可以通过阅读认识自己。

当我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就只通过我自己的眼睛阅读,但是时不时的我会遇见一些文字,甚至是一个短语对我而言有意义,它就成了我的一部分。


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03


读书的好处虽然不言而喻,但仍然有人经常问为什么要读书,以及读书的意义。


有一群人,他们拿走了38%的美国国家科学奖、27%的菲尔兹奖、27%的图灵奖、42%的诺依曼奖;以及1/3以上的普利策奖和1/3以上的奥斯卡奖。在其它顶级国际科学奖项中,这个比例甚至更高。

他们便是犹太人。

犹太人有一条代代相传的训诫:

当你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不得不变卖余物以维持生活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卖的是金子、宝石、土地和房屋;而你家中所拥有的书籍,则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变卖。


严歌苓曾在《读书与美丽》中写到:


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存在。


是啊,读书,可能不能让你立刻获得成就,但你的心态,你对自我的认知都会悄然改变。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真的不一样。


其实,从去年开始,Better更好学院就在筹备一个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付费产品——《青音共读会》。


市面上读书会的产品那么多,为了给大家更多不一样的内容,这次读书会我们仅在筹备期就用了1年的时间。


一年的时间里,我们为你精选出了26本好书,组成“自我成长书系”,涉及心理、思维、沟通、自我疗愈等方面内容,陪你一起享受心灵的滋养,在当下收获一份内心平和与坚定的能量。


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共读阵容


武汉方舱“清流哥”回家:读书有什么用?看看他就知道了!

给这样的你量身打造


·告别自卑,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摆脱原生家庭困扰,疗愈童年创伤。

·想识别不同的情绪问题,更好地管理情绪。

·提升沟通能力,更顺畅地和他人交流。

·想通过实用的心理知识,让内心更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