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平时测验不是很好,一到期中期末就挺好的?

哈哈哈还好还好鞈


巧了,前天我才跟我孩子说到这个问题呢。

这几天孩子期末复习,所以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各种测试,老师非常负责人,每天都会在群里反馈每一次的测试情况分析。

在语文这一科上我家孩子给人的感觉基本上是如果你不去刻意的注意一下,你一定是会忽略他的存在的……

伸出您的手掌,放心我这不是算命,所以不用平着伸,而是想“菜刀”一般即可。

我跟孩子演示说:在这个语文的复习过程性,你的表现就好像这根无名指——你的成绩一直都不是最好的,但是你前面比你成绩好的几个“位置”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几个“位置”上的人总是在不停的换!孩子的语文成绩就是这样个样子,每次他的成绩都是属于“不是最好的”那几个孩子,但是他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稳定”,以上图为例,“大拇指”到“中指”位置即比我孩子成绩好的成绩优秀的孩子,他们总是在不停的换人,今天这个孩子跑前面去了,明天这个孩子就掉到后面去了;今天在我孩子后面的,明天就跑我孩子前去了……而我孩子基本上一直都是处于这个位置。

而到了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孩子的成绩还是这样,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一般都是前几名),可是到底哪个孩子一定会比我孩子成绩好这个真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猜的出来,事实上就最近的几次比较大型的考试来看,成绩比我孩子高的人每次都不一样。

我想,我家这种情况应该就比较符合题主说的这种情况了吧?

分析一下原因:

1、日常测试的题目难度不太一样且考察的范围不太一样,所以对于不同孩子的解答情况也就会大相径庭。

2、日常测试暴露的问题有些人比较重视有些人尤其是那些考的不错的人有可能出现骄傲的情况,认为自己掌握的还不错,所以对于那些暴露出来的不足不够重视,没有及时的解决。

3、个别测试具有一定的“专项”性质,或者说测试的内容往往比较局限,所以不能够完全反映出一个孩子的整体水平。比如我家孩子相对薄弱的环节在于文化常识和阅读上,如果这份测试在这两部分的难度比较大,我孩子会比较沾光,如果难度小了,那么孩子的不足就会暴露出来;而孩子优势是基础知识和作文,如果测试中需要写作文,那么这个优势就会比较明显了……由于日常测试不会要求写作文的,所以孩子的成绩一直不会很突出,但是大型考试肯定是需要的,那时候这部分的优势就会把成绩拉起来。

4、有个别孩子对待日常测试的态度是过于懈怠的,这点其实还是挺普遍的,因为自己觉得这仅仅就是个普通的测验,即便做不好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在答题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往往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或者太难的题目没有耐心思考等情况。

5、虽说“临阵磨枪”这种事情不太靠谱,但是对于一些基础不错的孩子而言尤其是小学阶段如果最后一段冲刺时间真的能花上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复习,那么成绩提高是非常正常的。因为首先他们的基础是不错的,其次最后的冲刺如果做题比较多那么也会找出的问题比较多,解决的越多那么自然就会在最后的考试成绩提高起来。不过我个人是不建议这样的,因为冲刺虽然有效果,短时间内可以“记住”很多内容,可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如果后续不再巩固的话,忘得往往也是比较快的。

6、心理素质问题。这个真的是不太好说,总有一些日常成绩还不错的孩子一旦到了比较关键的考试就会莫名紧张,然后就影响整个人的发挥。这种情况一般多出在日常成绩还不错的孩子身上。根据个人经验这种情况一般是三个原因导致的:第一个是自我要求过高;第二个是父母要求太高;第三个是老师、同学对其成绩早早就认定一定会很好。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一定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因为他们会把学习这件事情变成“替别人学”的事情。而另外一部分人因为日常就没有过于突出的表现,所以往往也不太会被额外的“重视”,反而容易让他们“轻装上阵”,这种状态下发挥自然也会更好一些的。

7、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往往在数学上容易发生——日常测试的题目往往不够严谨,有些孩子(尤其是那些数学特别好的)非常容易因为“较真”、“想得太多”等问题导致明明会做但是“做不对”的情况,而正规考试题目有问题的概率就会极大降低,反而题目的难度分配也会更加合理,那么这些孩子的优势就完全得到体现了。

考试也是一种能力

家长日常不要总是光顾着孩子“学习”上的教育,在“考试”也别只是盯住“分数”,一定要帮助孩子多多积累考试经验。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各种竞赛多的时候有一批孩子可以额外获得很多的经验积累,因为参加的次数多了,那么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也就多了,进而总结改进后的考试经验也就更加丰富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那些参加数学竞赛的考生,他们习惯了试卷难题很多、不会做的情况,经过几次体验之后他们一定会知道如何正确的、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不会慌张。而那些没有参加的过的学生,当他们在比较正规的考试中遇到难题(比较正规的考试为了提高区分度一定会设置难题的)的时候就很容易慌张,万一在一道题上纠结时间太久那自然会影响整个考试成绩的。而前者则不然,不且不说他们本身的能力怎样,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经验”会帮助他们更好的应对这样正规的考试。

所以日常我们要认真对待每次测试的机会,不仅仅要去关注孩子哪里不足,也要重视起来考试经验的积累——这些事情说真的不是靠你说几遍、靠前提醒一下就能做到的,它是一种习惯,是需要长期培养的习惯,如果不重视,那么你也看到的了,很多学生到了高中还是一样会存在这些问题的……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为什么有的人,平时考试不咋地,一到期末就考得很好?

我高中时期,有个朋友,他就是这样的人。平时吊儿郎当,啥也不干,上课要么发呆,要么睡觉,要么跟周围的人唠嗑,平时考试也水平一般,可是面临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时候,总能排名班级前10,这让很多勤奋学习的学生,难以自容。

我对此感到好奇,也观察过他几次,最终发现了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考前注意力极度专注。

我们看他平时不认真学习,可是一到期末复习阶段,听课很少走神,目光紧盯着老师,看书也变得如狼似虎,不论周围怎么吵闹,他都能安静地看书,我想这就是他制胜的法宝。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每逢期末,老师都会总结重要的知识点,把考试会遇到的各种类型,都会告诉我们,可是大多数人,还是保持原来上课的状态,该走神走神,该睡觉的睡觉,把总结性的课程当成平时,所以这些关键知识,都没能记到脑海里。


相较而言,我那个朋友能够考好,也在情理之中了。也许他平时作业都是抄抄了事,等到考前,所有复习题他都会尽量做完,遇到不会的四处询问。然而我们做复习题,都像在完成任务一样,做完就好,有不会的空在那里,内心祈祷着,千万不要考到这道题目,偏偏在考试中总是遇到了。

可是我们却并不长记性,每逢期末考试,还是老样子,把复习课上成平时上课,不在状态。那些善于抓重点的人,就能够在期末考试中出类拔萃,我们这些人败就败在,平时上课状态不佳,总复习阶段也打不起精神,临时抱佛脚都没有用心去抱,怎么可能考得过那些,善于抓关键点的人呢?


结语:

我们没必要去羡慕那些,平时不学期末考得很好的人,他们也不是什么天才,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他们考得好,只不过是在关键的时候用心了而已。

如果他平时不学,期末总复习又不给他上,他能考得好那才怪呢,除非他有过人的智商。

如果你有这样的同学,你不应该是羡慕嫉妒恨,而应该模仿他的学习方法,适用于自己感觉复习没到位的情况,那么这类人,就是你的模范,在总复习课上认真把握就行了。


菜鸟微成长


俺姑娘初中平时就是下游水平 老师同学中的学习不好学生 我最后也懒得管了能考上最不好的学校也行呀 根本不指望什么 人家中考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幸运 实验考试都是抓到最简单的 考试时蒙的都对 考了全初中最好的一次考试 老师同学都没有想到 考上了第二重点


大傻1971


这是大家经常说的“超常发挥”:考的全会,蒙的全对。

我自己就经历过一次含金量非常高的“超常发挥”。

我当年高考时考大综合,高考有种说法“成也综合,败也综合”。一道综合科的单项选择题2分,一道多项选择题6分,分值算是非常高了。

高考时,我记得非常清楚,有6道选择题我不十分确定,其中两道单选题,四道多选题,总共28分的题目。在我题目全部做完后就一直盯着这六道选择题反复地看,不断回忆当时课本上的知识到底是怎样的。经过多次思虑、抉择,最终定下了答案,并交卷了。

而太过幸运的是,后来对答案时发现,这28分的题目,我竟然蒙对了26分。

26分啊!扎扎实实地把我从班级的中游排名拉到了全班前十名,从本来能上二本的成绩毫无悬念地拉到了能上一本的成绩。

我不断感谢上苍:谢谢啊!蒙的全对,居然真地让我遇到了!

所谓“超长发挥”,一是因为平时成绩不好,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比平时好;二是其他同学考试成绩不好的情况下,该生考试成绩没有下降,相对分数就会平时好,排名比平时好。

“超常发挥”无非有几种情况:

1、心理状态好,能够集中精力把平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考试中。

2、复习效果好,每逢到大型考试时就比平时的测验付出更多,复习更充分,自然可以考的比平时好。

3、掌握了一定应试技巧。期中期末考试通常会比平时测验考题更标准,而掌握一定考试技巧的学生更懂得先易后难、选择题规律等,也更容易取的相对好的分数。

不过,总体来说,“平时测验不好,期中期末考试好”毕竟没有“平时测验很好,期中期末考试不好”的学生多。

原因无非也是类似的几个原因:

1、遇到大型考试,心理素质不过关,过于紧张,以至于在考场上会想不起来平时的知识,造成发挥失常。

2、大型考试时,大家都会好好复习,平时这些努力学习的学生的相对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

3、大型考试发挥不好的同学,通常是不太懂得应试技巧的,不能够从卷面整体上把握哪些题目容易得分、哪些题目容易失分。

但实际上,无论是“平时测验不好,期中期末考的好”,还是“平时测验很好,期中期末考的不好”,都只是偶然现象,更多时候是:谁努力学习了,谁的考试成绩就好。

就算是偶尔失利了,或者偶尔出现“超常发挥”,都是偶发事件。成绩的好坏最终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千万别把这些偶然的情况当做必然去对待,这样会非常影响自己学习积极性。


人鱼妈妈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但是比较少。这些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阶段性测验的成绩有时候是中等偏上,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往往不能引起老师学生的注意。可是他们有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却常常能脱颖而出,让老师和学生对他们刮目相看。


仔细想想,这样的学生有一般三个方面的特点。

1.综合能力比较强。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善于抓知识要点之外,在方法技巧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技能)方面要比一般的学生强一些。

平时老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按照一个章节或者一个单元循序渐进的对学生教授知识,而平时学习的这些知识比较零碎,不是很系统。所以在平时测验的时候,考的就比较细碎。而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能抓知识要点,而对于一些很零碎的小的知识点并不是非常在乎的,所以在平时测验当中会成绩平平。而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大多试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些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算的能力、答题的技巧等等这些综合能力就要好一些。他们相比于一些死记硬背、不知灵活运用的学生要好很多。因他们的期中期末成绩就要突出一些。


2.长时记忆比较好。有些学生短时记忆比较好,但有些学生长时记忆就比较占有优势。

学习过程中,每天要记忆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一部分学生记的多,但也忘得快。如果他们不能及时复习,不断强化记忆的话,那么前学后忘这种现象会使他们的成绩不会有长足进步。而有些学生学习的一些知识记忆保留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他们平时记的东西要比一般学生要多的多。到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再复习巩固一下,就不会再轻易忘记了。考试的时候当然能把更多的知识点落实在试卷之上。

3.重视大型考试。学校考试有其中期末考试,也有月考,还有单元测验或随堂测试。一部分同学对除期中期末考试之外的测验并不重视。

大多数学校考试既有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还有年级组组织的月考,另外还有各科任课老师组织的单元测验或者是随堂测试。有些学生对代课老师组织的一些测试并不重视。由于期中期末考试后会将考试情况通知家长,或者召开家长会。所以大多数同学特别重视期中期末考试。他们会在考试前认真准备,抓紧时间有效复习。所以这也是他们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这里学生一般都是非常聪明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往往是稍加用功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格超梅上


我上周帮助孩子整理一学期的旧试卷,他们英语、数学、物理平时不断地会有小测验,我看到孩子的好多卷面分数都徘徊在80-90之间,有好几张卷子是徘徊在70左右的水平上。

可以想象,如果孩子的这些阶段性分数老师都要事无巨细地通知到家长,这会给家长增加多大的焦虑!

所幸的是,孩子的这些阶段性小测验我大部分都不知道,孩子也没有告诉我,我和孩子“母慈子孝”度过了一学期。

期末考试,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不差,依然保持了名列前茅的水准。

为何会出现平时一般,期末期中考试亮眼的情况呢?

我以我孩子为例来分析一下这种情况。

首先是考试形式、内容和孩子们的考试态度问题,根据我的了解,老师们安排阶段性测验,大体占用的都是孩子们的碎片化时间,比如上课前10分钟,大课间,中午休息时间,早读课上等等,时间安排随意,且大部分测验时长都很短,本来应该考9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60分钟就交卷……这些测验形式的不正规就容易导致孩子们态度的不端正,不会全力以赴去应对这些阶段性测验。


还有的老师某部分教学内容还没讲,就对孩子们进行提前测评,这种情形下,没有预习,没有上辅导班的孩子就会吃亏。

其次,孩子的学习特点问题。孩子接受能力有快慢,进入学习状态有先后,做题特点各有不同。比如我的孩子,我觉得他属于慢热型,接受新知识一般要比聪明的孩子慢半拍,不喜欢不求甚解接受一切新东西,这就导致他的阶段性测验往往会占据劣势。但这种学习特点也有好处,就是他学得慢,但是忘得也慢。有的孩子学得很快,但忘得也很快。

还有,快热型孩子做什么都讲求速度,不正规的阶段性测验,时长不够可能对这些孩子根本不会构成任何障碍。但答题速度快往往和答题准确性成反比。所以,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他们更讲求的是做一道题确保正确一道,而不是迅速做完题再回头去检查,比如我孩子就是这样。这种做题特点导致他在时长不充分的阶段性测验中往往很被动,经常就会有完不成的情况发生。

最后,有的孩子接受知识的特点是碎片化的,不会系统地去思考、整合知识点,这导致这些孩子在各部分的学习中都不会有大问题,但是一旦把这些知识整合起来,这些孩子就会露拙。学霸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学霸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在期末考试以系统化整合考核为主的情况下,这些孩子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在小学的时候,孩子的每次阶段性测验,我都了如指掌,结果孩子的大部分成绩都让我无比失望。到了初一后,逐渐观察掌握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后,我基本就不再关注孩子的阶段性成绩了,只需要孩子自己把握就可以,这样做也有效地缓解了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焦虑所导致的对孩子的“欲速则不达”现象也不太会出现了。

基于以上,如果孩子大考成绩差不离状态,父母就不必对阶段性成绩过于介怀,给孩子空间,不要让孩子一个学期都像一根绷紧的弦一样没有一刻松弛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以上,供参考。


思并快乐着


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所任教的班级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平均分总是要比自己平时测试高出那么十来分,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学生都多考了那么十来分,这次仅仅是语文,其他学科基本也差不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学生的自身原因,对学生来说,期末考试自然比平时考试要重要,这次的考试分数也是家长老师比较看重的,老师,家长在考试之前也会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所以学生在心理上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平时考试。

因为重视,所以学生做题目的时候会比较仔细,平时容易犯的粗心大意的毛病也会得到改善,做完题目之后也会认真检查,就连字迹都会比平时更加工整,这样一来,分数自然会有所提升。


第二是老师阅卷的原因,平时测试卷都是任课老师自己批阅,为了严格要求学生,所以批改的时候会比较严,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以扣分为主,作文的分数也不会给的太高,为的是防止学生分数高引起骄傲自满。

期末考试的卷子是由其他教师密封,交叉批改,一般来说,尺度会稍微放松一点,为的是让孩子们能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假期。作文分数也相对来说会给的比较高,这样下来,一张卷子也能多个七八十来分。


综上所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会比平时好一点,更多的是因为考试态度端正和阅卷老师稍稍放水。


周老师教育谈



“儿子,”妈妈顿了顿,“要考试了。”妈妈的笑很诡异,“你千万别考好。”

“妈妈!”儿子急了。

“开学之初,咱们就有约定——课上认真听,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平时能很好配合老师,分数低了没关系;反之,我只看分数,分数低于98分的话,你的假期就归我管了。”妈妈说完很得意。

这是考前十天。

接下来,孩子在学校跟着老师复习卖力多了,还主动把自己这一学期的错题做了一遍,妈妈帮他分析下次遇到此类题怎样去做;又刷了几张卷子熟悉了题型(期中期末考试的知识点和题型也变化不大)。

这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成功的原因:

1.孩子妈妈提高成绩的方法到位:

🌸分析错题——错题暴露了孩子学习中的问题,考前的强化加深了印象。

🌸刷试卷——这一学期的重点都在卷子中,相当于过了n遍重要知识点,而这些也是期末考的内容。

2.孩子妈妈惩罚的残忍——

假期把这一年的英语和语文课本全部会默写; 数学的卷子一套;奥数题一本; 外加人教,北师大,冀教,沪教寒假生活各一套

最残忍的是——再见了,电脑游戏和手游!

最最残忍的是——我们回姥姥家不带你!

总之,他失去了最想有的活动,面对的是他最不愿做的事!


努丽


我家有同款孩子。

作业倒是能如数完成,但是拖拉,总让人感觉他对待学习不认真。

小考不在乎,考的分数偶尔特别“凄惨”的时候也会有点失落,但是不影响人家吃喝玩乐。

课本空隙处,作业纸背面随处可见漫画涂鸦,人家说有时候太无聊瞎画着玩。

看着都发愁,人家却说:妈妈,放心放心,我自己知道。

考前考后都会玩游戏,好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总可以占前三,跟平时吊儿郎当的样子相反。

我总是问他:你班那谁谁这次考的为啥不够好?家长会上老师都表扬他人可乖,学习踏实。

他翻着白眼:看起来很踏实,实际他都是在应付,写作业都在课堂上赶快抄抄写写,往心里记了没有谁知道呢,我都是回家自己吭吭哧哧自己写的。动脑子和不动脑子能一样吗?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与差,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


育儿如育己


您好,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而且还不少。

可能情况一:平时测试孩子一般都不怎么复习,难免有疏漏。

可能情况二:平时测试的时候孩子不是很认真对待,毕竟这种测试比较频繁,孩子没有重视。

可能情况三:期中期末的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难题有,但是不多。而且这些难题基本上老师都是讲过的,只要认真学了,基本上问题都不大。

实际上,平时的测试比较多,孩子也就当作业做了。但是期中期末老师和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警觉性也会相对较高。再加上准备时间充分,复习比较到位,考取好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平时的测试,可能会出现一些较难的题。而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出卷更为谨慎合理。从试题分布上看,难题仅占10%左右,而这些难题又有复习到,所以可以说考的就是细心。

当然,考试的时候除了难题,还有易错题。特别是在选择填空题中,经常会设置一两个陷阱题,这些题型也是拉分的部分。

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提醒孩子注意:一定要细心读题,千万不要凭感觉,有些题目就是换了一下顺序,但是非常容易错。

例如:

6个千,4个百,5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读作(        )。

这道题是一道简单题,但是却悄悄调换了一下顺序。这道题把十位和个位调换了一下,孩子一定要注意读清楚再下笔,否则一下就会丢掉2个空的分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