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引語:

中國書法是以漢文字為載體,輔以傳統文化為基礎,久經時間打磨形成的一門獨特藝術。漢末魏晉時期,書法以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字體形式,逐漸走向成熟,在魏晉眾多書法大家中,王羲之、王獻之書法技藝豐富、包容兼備,以魏晉文化為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確立了楷書為整體的新體書法的典範和方向。以其對書法獨特的變革和創新,深刻的影響了後世書法的創作與發展。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羲之與王獻之

王羲之與王獻之的關係雖為父子,但書法風格卻迥異不同。

王羲之以前人書法典範為基礎,結合自身對書法的理解和感悟,剔除了鍾繇楷書以及隸書的古隸遺韻,在筆勢方面加以創新,從原有的橫向翻挑、飛揚的筆勢改變為延展豎筆,強化縱勢。對於楷書而言,字形變的更加勻整,整體視覺感官更加合理,顯的楚楚大方、端莊而生動。行書、草書在書寫方面變得筆斷意連,氣勢貫通。

王獻之沒有延續王羲之的書法風格,在王羲之的基礎上,糅合自身個性,大改王羲之古雅質樸的書法風格,大膽突破傳統草書、行書的風格限制,形成研美開張的新興書法風格。如《鴨頭丸帖》、《十二月帖》所展現的一筆貫勢、筆法隨心而動。

每個人的成就,並不是一蹴而就。王獻之的成就離不開王羲之的悉心培養,風格迥異的書法來源於王獻之的性格,這就要從王獻之的少年時代說起。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獻之草書手卷《中秋帖》高清本

一、飽受他人詬病的少年心性

東晉時期,民間流傳“王與馬,共天下”,也就是說琅琊王氏的風光程度,能和東晉皇族司馬家共享江山。雖不盡詳實,但也說明了琅琊王氏的背景和興盛。

擁有“書聖”之稱的父親,王羲之;

人稱“女中筆仙”的母親,郗璿(chi xuán);

淮南太守,一州之長的祖父,王曠;

晉明帝託孤大臣,權傾朝野的外祖父,郗鑑;

---《晉書二十四史》

王獻之不僅擁有“書聖”之稱的父親王羲之,其外祖父郗鑑為晉明帝的託孤大臣,也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名家,以卓絕草書著稱。郗鑑膝下有二子一女,長子郗愔擅長草書、楷書和正楷,著有《至慶貼》、《比書貼》流傳於世;次子郗曇擅長草書,唐朝書法名家竇臮在《述書賦》中高度評價郗曇的草書造詣,“密壯奇姿,撫跡重熙”;而王獻之母親郗璿的書法被郗愔和郗曇尊稱為“女中仙筆”,由此可見郗璿的書法造詣非同一般。

雖然王羲之已經有六個孩子,七子王獻之的出生還是讓王獻之大喜過望。在小妹還沒有出生之前,父母的寵愛,哥哥們的謙讓,讓幼年的王獻之走到哪裡都把頭抬得高高的,恨不得在臉上刻上六個字“我爸是王羲之!”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樗蒲棋局

某天,王獻之從學堂完成功課回家的途中,看到一群人在客棧門口玩樗蒲(chū pú,東晉盛行的一種棋類遊戲)。新奇的事物,最能吸引具有少年心性的孩子,即便天資聰慧的王獻之也不例外。他津津有味的站在人群裡看了起來,但沒多久,便頻頻搖頭皺眉。身旁的人發現了王獻之的異狀,好奇的看向王獻之。覺察到他人的疑惑,王獻之解釋道:“這樣的棋局沒有意思,下的一般般。”

雖然王獻之還是個孩子,但觀棋不語真君子,不僅棋手有些反感王獻之,身邊的觀眾紛紛批評王獻之道:“此朗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顯然王獻之犯了眾怒,認為王獻之管中窺豹,眼光狹窄。

王獻之如何肯服氣,氣鼓鼓的說:“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王獻之也明白和他們解釋不清,一時氣不過,轉身離開,臨走留下一句,我要向荀奉倩和劉真長這樣的聖賢學習,不該和你們這幫俗人爭辯什麼。

年幼時王獻之輕狂至極,稍有不爽就得理不饒人,也導致沒有什麼人願意和他一起玩。別的男孩子在他這般年齡的時候,臉上總是掛滿了笑意,因為沒有什麼朋友,王獻之時常心緒沉鬱。

王獻之的兄長們見到王獻之這般模樣,勸誡王獻之要學會處事圓滑,王獻之對此格外抗拒,雖然知道兄長說得有道理,還是嘴硬說:“我不需要朋友,在乎他們說什麼,我一個人活得瀟灑自在得意得很!”

在尚未與世界交手之前,了無牽掛,樂得清閒,在王獻之的童年,“孤獨”是熱血、是勇敢、是驕傲。但總會有一天,“孤獨”將會讓他更渴望得到認可。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二、十年如一日,只是希望得到認可

每個人的努力都希望得到認可,王獻之也不例外

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成就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多寡,而在於能夠堅持多久。

子敬賞井丹之高潔,故其為人峻整,不交非類。

(自《世說新語箋疏》)

從“觀棋之論”後,王獻之年少輕狂的心性收斂了很多,但也變得孤冷了一些,就像轉身離去所說的那樣,不再主動交朋友。

不喜玩鬧,疲於交友。跟隨父親學習書法,成了王獻之唯一的樂趣,並立志擁有和父親王羲之一樣的書法水平。

王獻之找到王羲之,詢問他的練字技巧。王羲之想了想,若論技巧是什麼,就是一個“勤”字。看著滿懷憧憬的王獻之,王羲之不忍心說王獻之勤奮程度還不夠,指了指庭院中的大缸說:“寫完這樣18缸水,你的字就能看到進步。”

王獻之不愧為王羲之的兒子,如王羲之一般以墨染池的勤奮一樣,一絲不苟的照做王羲之傳授的“技巧”,以缸水硯墨。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王獻之《鵝群帖》(傳為米芾臨本)

春來暑去,三年的苦練,王獻之感覺書法大有進步,謙虛地詢問王羲之,“再練三年,就足夠好了吧!”王羲之笑了笑,但沒有說話打擊他,王獻之的母親郗璿有些不忍,搖了搖頭說:“差得還遠!”

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成就大事不在於力量的多寡,而在於能夠堅持多久。

刻苦努力的王獻之,確實進步很大,在母親探望自己的時候,獻寶似的拿出自己最驕傲的作品,向母親展示,希望得到母親的認可和誇獎。雖然母親郗璿的書法造詣不如王羲之,但也深諳此道。仔細端詳了很久,“我兒字寫了千日,惟有一點似羲之。”郗璿還是嘆了口氣, 王獻之苦練一千個日日夜夜,卻只有一個點像王羲之。

聽聞母親的評價,信心十足的小臉,隨即憋得通紅。因為最精彩的“太”字,恰恰是王羲之看他寫的“大”字上緊下松,強迫症的毛病,讓王羲之忍不住加上的一點。不過王獻之總算明白自己與王羲之的差距,一心撲到書房苦練書法。

相對於書法的熱愛和專注,王獻之的為人處世卻漫不經心。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墨池

三、生性灑脫,率性而為

王羲之認為,王獻之既像自己,也不像自己。

從王羲之以墨染池到王獻之缸水硯墨,對書法的認真態度十分相似,但處事的態度,王獻之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

獻之徐曰:“偷兒,氈青我家舊物,可特置之。”群偷驚走。 (晉書)

在一天夜裡,王獻之的書房摸進來一群盜賊。也許這些盜賊並不專業,悉悉索索翻找財物的聲音,驚醒了王獻之。聰慧的王獻之明白書房這是遭賊了,沒有驚慌,甚至眼皮都沒有眨一下。就像叮囑下人收拾東西一樣,“小偷兒!那塊青氈就是我家一件破舊遺物,只請你們留下這塊氈子。”先不管那塊“氈子”是好的還是壞的,王獻之的聲音嚇到了盜賊,一撥人紛紛逃走。由此可見,王獻之在非常情況下,處事態度的灑脫。

家世顯赫的王獻之,時常率性而為,不太計較行為禮節,甚至有些無禮。有一次,聽聞吳郡顧氏的闢彊園林十分美麗,不假通報就私自闖入園中觀賞風景,旁若無人的大肆點評,甚至言語之間對園林的主人不屑一顧。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中秋帖》

四、書法風格大膽創新,卻譭譽參半

虞和《論書表》中記載:“子敬飛白有大意。”

王羲之時常教導王獻之,書法的提高不能閉門造車,要學會博採眾長。王獻之在王羲之的基礎上,糅合“草聖”張芝的草書手法,將王羲之“內擫 ”的筆法,改為“外拓”,書法風格與王獻之的性格極為貼合,變得更加張揚起來。王獻之身體力行,草書風格更為縱逸,進一步強化草書的抒情功能,逐漸演變出王獻之的妍媚審美風格,與當時的魏晉書法風氣恰好吻合,一時之間王獻之的名氣蓋過了王羲之。但王獻之這一創新,也使得後人對他的書法風格,譭譽參半,褒貶不一。

羊欣在其《採古來能書人名》中只說:“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藳,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作為王獻之的學生,羊欣的意見比較中肯。不僅肯定王獻之的書法在媚趣和逸氣方面超過了王羲之,也認同王獻之在“骨勢”和典雅方面上有所欠缺。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推崇王羲之的作品,對王獻之的作品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在《晉書·王羲之傳論》中,評價王獻之的書法風格為:“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 ”在李世民的眼中,王獻之的作品雖然繼承了王羲之的風格,但缺少骨勢,就像隆冬的枯樹一樣,缺失風采。這也成為王獻之墨寶現存稀少的原因之一。

王獻之的作品有貶低的,自然也有推崇的。蔡襄在《墨林趣事》中說道:“大令右軍法雖大同,其放肆豪邁,大令差異古人,用功精深,所以絕跡也”。稱讚王獻之草書下筆風格的氣勢豪邁。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爭論的焦點,都在於王獻之書法風格是否該如此放縱。雖褒貶不一,但學習王獻之者絡繹不絕。如著名書家有羊欣、蕭衍、王僧虔等;唐代的大草書家受到了大令深刻的影響;至王鐸,更是終生浸淫。

青出於藍就敢與王羲之唱反調,譭譽參半卻與王羲之並稱“二王”

(晉)王獻之《洛神賦》局部

結語:

王羲之的存在,無疑是王獻之最重要的人生導師,無論是對書法的熱愛,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都離不開王羲之的傾心照顧。正如王羲之所期望的那樣,持之以恆的苦練書法基礎,不固步自封沉浸在王羲之的書法成就,糅合自身風格習慣,予以創新。雖然書法風格與王羲之迥然不同,但各有千秋,這也成為王獻之取得與王羲之同等書法地位的原因。

沒有誰從一開始就是完美無缺的,正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的一生如同一次漫長的旅行,在旅行中,會前往不同的地方,面對不同的東西,自然也會領悟到不同的道理。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的成長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