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引语:

中国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辅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久经时间打磨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汉末魏晋时期,书法以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字体形式,逐渐走向成熟,在魏晋众多书法大家中,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技艺丰富、包容兼备,以魏晋文化为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楷书为整体的新体书法的典范和方向。以其对书法独特的变革和创新,深刻的影响了后世书法的创作与发展。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羲之与王献之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关系虽为父子,但书法风格却迥异不同。

王羲之以前人书法典范为基础,结合自身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剔除了钟繇楷书以及隶书的古隶遗韵,在笔势方面加以创新,从原有的横向翻挑、飞扬的笔势改变为延展竖笔,强化纵势。对于楷书而言,字形变的更加匀整,整体视觉感官更加合理,显的楚楚大方、端庄而生动。行书、草书在书写方面变得笔断意连,气势贯通。

王献之没有延续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在王羲之的基础上,糅合自身个性,大改王羲之古雅质朴的书法风格,大胆突破传统草书、行书的风格限制,形成研美开张的新兴书法风格。如《鸭头丸帖》、《十二月帖》所展现的一笔贯势、笔法随心而动。

每个人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王献之的成就离不开王羲之的悉心培养,风格迥异的书法来源于王献之的性格,这就要从王献之的少年时代说起。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草书手卷《中秋帖》高清本

一、饱受他人诟病的少年心性

东晋时期,民间流传“王与马,共天下”,也就是说琅琊王氏的风光程度,能和东晋皇族司马家共享江山。虽不尽详实,但也说明了琅琊王氏的背景和兴盛。

拥有“书圣”之称的父亲,王羲之;

人称“女中笔仙”的母亲,郗璿(chi xuán);

淮南太守,一州之长的祖父,王旷;

晋明帝托孤大臣,权倾朝野的外祖父,郗鉴;

---《晋书二十四史》

王献之不仅拥有“书圣”之称的父亲王羲之,其外祖父郗鉴为晋明帝的托孤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名家,以卓绝草书著称。郗鉴膝下有二子一女,长子郗愔擅长草书、楷书和正楷,著有《至庆贴》、《比书贴》流传于世;次子郗昙擅长草书,唐朝书法名家窦臮在《述书赋》中高度评价郗昙的草书造诣,“密壮奇姿,抚迹重熙”;而王献之母亲郗璿的书法被郗愔和郗昙尊称为“女中仙笔”,由此可见郗璿的书法造诣非同一般。

虽然王羲之已经有六个孩子,七子王献之的出生还是让王献之大喜过望。在小妹还没有出生之前,父母的宠爱,哥哥们的谦让,让幼年的王献之走到哪里都把头抬得高高的,恨不得在脸上刻上六个字“我爸是王羲之!”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樗蒲棋局

某天,王献之从学堂完成功课回家的途中,看到一群人在客栈门口玩樗蒲(chū pú,东晋盛行的一种棋类游戏)。新奇的事物,最能吸引具有少年心性的孩子,即便天资聪慧的王献之也不例外。他津津有味的站在人群里看了起来,但没多久,便频频摇头皱眉。身旁的人发现了王献之的异状,好奇的看向王献之。觉察到他人的疑惑,王献之解释道:“这样的棋局没有意思,下的一般般。”

虽然王献之还是个孩子,但观棋不语真君子,不仅棋手有些反感王献之,身边的观众纷纷批评王献之道:“此朗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显然王献之犯了众怒,认为王献之管中窥豹,眼光狭窄。

王献之如何肯服气,气鼓鼓的说:“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王献之也明白和他们解释不清,一时气不过,转身离开,临走留下一句,我要向荀奉倩和刘真长这样的圣贤学习,不该和你们这帮俗人争辩什么。

年幼时王献之轻狂至极,稍有不爽就得理不饶人,也导致没有什么人愿意和他一起玩。别的男孩子在他这般年龄的时候,脸上总是挂满了笑意,因为没有什么朋友,王献之时常心绪沉郁。

王献之的兄长们见到王献之这般模样,劝诫王献之要学会处事圆滑,王献之对此格外抗拒,虽然知道兄长说得有道理,还是嘴硬说:“我不需要朋友,在乎他们说什么,我一个人活得潇洒自在得意得很!”

在尚未与世界交手之前,了无牵挂,乐得清闲,在王献之的童年,“孤独”是热血、是勇敢、是骄傲。但总会有一天,“孤独”将会让他更渴望得到认可。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二、十年如一日,只是希望得到认可

每个人的努力都希望得到认可,王献之也不例外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成就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多寡,而在于能够坚持多久。

子敬赏井丹之高洁,故其为人峻整,不交非类。

(自《世说新语笺疏》)

从“观棋之论”后,王献之年少轻狂的心性收敛了很多,但也变得孤冷了一些,就像转身离去所说的那样,不再主动交朋友。

不喜玩闹,疲于交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成了王献之唯一的乐趣,并立志拥有和父亲王羲之一样的书法水平。

王献之找到王羲之,询问他的练字技巧。王羲之想了想,若论技巧是什么,就是一个“勤”字。看着满怀憧憬的王献之,王羲之不忍心说王献之勤奋程度还不够,指了指庭院中的大缸说:“写完这样18缸水,你的字就能看到进步。”

王献之不愧为王羲之的儿子,如王羲之一般以墨染池的勤奋一样,一丝不苟的照做王羲之传授的“技巧”,以缸水砚墨。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献之《鹅群帖》(传为米芾临本)

春来暑去,三年的苦练,王献之感觉书法大有进步,谦虚地询问王羲之,“再练三年,就足够好了吧!”王羲之笑了笑,但没有说话打击他,王献之的母亲郗璿有些不忍,摇了摇头说:“差得还远!”

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成就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多寡,而在于能够坚持多久。

刻苦努力的王献之,确实进步很大,在母亲探望自己的时候,献宝似的拿出自己最骄傲的作品,向母亲展示,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和夸奖。虽然母亲郗璿的书法造诣不如王羲之,但也深谙此道。仔细端详了很久,“我儿字写了千日,惟有一点似羲之。”郗璿还是叹了口气, 王献之苦练一千个日日夜夜,却只有一个点像王羲之。

听闻母亲的评价,信心十足的小脸,随即憋得通红。因为最精彩的“太”字,恰恰是王羲之看他写的“大”字上紧下松,强迫症的毛病,让王羲之忍不住加上的一点。不过王献之总算明白自己与王羲之的差距,一心扑到书房苦练书法。

相对于书法的热爱和专注,王献之的为人处世却漫不经心。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墨池

三、生性洒脱,率性而为

王羲之认为,王献之既像自己,也不像自己。

从王羲之以墨染池到王献之缸水砚墨,对书法的认真态度十分相似,但处事的态度,王献之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

献之徐曰:“偷儿,毡青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晋书)

在一天夜里,王献之的书房摸进来一群盗贼。也许这些盗贼并不专业,悉悉索索翻找财物的声音,惊醒了王献之。聪慧的王献之明白书房这是遭贼了,没有惊慌,甚至眼皮都没有眨一下。就像叮嘱下人收拾东西一样,“小偷儿!那块青毡就是我家一件破旧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块毡子。”先不管那块“毡子”是好的还是坏的,王献之的声音吓到了盗贼,一拨人纷纷逃走。由此可见,王献之在非常情况下,处事态度的洒脱。

家世显赫的王献之,时常率性而为,不太计较行为礼节,甚至有些无礼。有一次,听闻吴郡顾氏的辟彊园林十分美丽,不假通报就私自闯入园中观赏风景,旁若无人的大肆点评,甚至言语之间对园林的主人不屑一顾。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中秋帖》

四、书法风格大胆创新,却毁誉参半

虞和《论书表》中记载:“子敬飞白有大意。”

王羲之时常教导王献之,书法的提高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会博采众长。王献之在王羲之的基础上,糅合“草圣”张芝的草书手法,将王羲之“内擫 ”的笔法,改为“外拓”,书法风格与王献之的性格极为贴合,变得更加张扬起来。王献之身体力行,草书风格更为纵逸,进一步强化草书的抒情功能,逐渐演变出王献之的妍媚审美风格,与当时的魏晋书法风气恰好吻合,一时之间王献之的名气盖过了王羲之。但王献之这一创新,也使得后人对他的书法风格,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羊欣在其《采古来能书人名》中只说:“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藳,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作为王献之的学生,羊欣的意见比较中肯。不仅肯定王献之的书法在媚趣和逸气方面超过了王羲之,也认同王献之在“骨势”和典雅方面上有所欠缺。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推崇王羲之的作品,对王献之的作品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在《晋书·王羲之传论》中,评价王献之的书法风格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在李世民的眼中,王献之的作品虽然继承了王羲之的风格,但缺少骨势,就像隆冬的枯树一样,缺失风采。这也成为王献之墨宝现存稀少的原因之一。

王献之的作品有贬低的,自然也有推崇的。蔡襄在《墨林趣事》中说道:“大令右军法虽大同,其放肆豪迈,大令差异古人,用功精深,所以绝迹也”。称赞王献之草书下笔风格的气势豪迈。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争论的焦点,都在于王献之书法风格是否该如此放纵。虽褒贬不一,但学习王献之者络绎不绝。如著名书家有羊欣、萧衍、王僧虔等;唐代的大草书家受到了大令深刻的影响;至王铎,更是终生浸淫。

青出于蓝就敢与王羲之唱反调,毁誉参半却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晋)王献之《洛神赋》局部

结语:

王羲之的存在,无疑是王献之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无论是对书法的热爱,还是持之以恒的坚持,都离不开王羲之的倾心照顾。正如王羲之所期望的那样,持之以恒的苦练书法基础,不固步自封沉浸在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糅合自身风格习惯,予以创新。虽然书法风格与王羲之迥然不同,但各有千秋,这也成为王献之取得与王羲之同等书法地位的原因。

没有谁从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正如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的一生如同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旅行中,会前往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东西,自然也会领悟到不同的道理。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