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7億傢俱市場,6410家大中企業爭奪,家居品牌怎麼活得好一點?

據中國傢俱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傢俱行業規模以上企業6410家,累計完成營業收入7117.16億元,同比增長1.48%;

累計利潤總額462.73億元,同比增長10.81%。


累計產量89698.45萬件,同比下降1.36%;累計出口560.93億美元,同比增長0.96%;累計進口27.6億美元,同比下降16.10%。


7117億傢俱市場,6410家大中企業爭奪,家居品牌怎麼活得好一點?


這裡面一個關鍵信息時,7117億元的營收,由6410家規模以上企業貢獻,相當於6140家大中企業在爭奪這7117億的營收,平均下來,每家1個多億。


再看2018年,中國傢俱行業規模以上企業6300家,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011.88億元,同比增長4.33%;累計完成利潤總額425.88億元,同比增長4.33%。


累計產量71277.36萬件,同比下降1.27%。傢俱全行業累計出口555.77億美元,同比增長8.08%;進口32.90億美元,同比增長7.80%。


對比2018、2019年的情況,有意思的是,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規模以上企業居然增加了,從2018年的6300家增加到6410家,企業數量增加了110家,營收也增加了100億出頭。


從這個數據的背後,大材研究認為,至少有三點啟示:


一是即使在極其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你只要找到了新的增長路徑,同樣可以從大量同行中脫穎而出,搶到多一點的份額,把別人擠下去。


畢竟從大的數據來看,還是有中小企業往上走,擠進規上企業的行列裡。


二是傢俱行業雖說已經出現了數家50—100億左右的公司,部分公司的知名度已經算得上比較響亮,但整個行業離寡頭競爭階段,還有非常遠的距離,目前仍然處於群雄逐鹿、千家爭鳴的階段。


這6000多家規上企業裡,說不準還會出現讓人意想不到的黑馬。只要格局沒有定死,同行都沒有壟斷能力,那麼,這個市場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就大有可為。你

哪握現在實力弱一點,也不用灰心。


三是處於行業一線的傢俱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引領級別的優勢,還不能在傢俱戰場發起徹底的洗牌,給二三線企業留足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7117億傢俱市場,6410家大中企業爭奪,家居品牌怎麼活得好一點?

這也說明,咱們一線品牌的提升空間還非常大,當前的優勢可能都是暫時的,不進則退。


我們再看那些上市的家居企業,會發現另外一些現象。由於部分上市傢俱企業還沒有公佈2019全年的情況,大材研究以部分典型傢俱企業前三季度的營收作為對照:


歐派家居95.35億元,同比增長16.33%;曲美家居30.1億,同比增長78.1%;索菲亞21.69億元,同比增長2.42%; 尚品宅配50.6億元,同比增長9.04%;我樂家居9.25億元,同比增長24.06%;志邦家居19.6億元,同比增長12.92%;美克家居42.14億元,同比增長5.2%;宜華生活38.8億,同比下降30.9%;好萊客15.6億,同比增長2.5%;金牌廚櫃13.87億,同比增長22.75%;皮阿諾10.08億,同比增長29.68%;顧家家居77.75億,同比增長21.61%;喜臨門33.51億,同比增長13.06%;中源家居7.6億,同比增長20.5%;


大部分上市傢俱企業,營收增速遠超行業水平,而且部分企業的規模逐漸在增加,向50億、100億靠近,表明行業集中度在持續提升

,未來這7000多億的營收裡,上市家居企業將佔到更大的份額。


但另一個現實是,大部分上市傢俱企業的增速在放緩,不像以前清一色的20%以上增速,現在有些已經降到了10%左右,甚至個位數,這表明市場集中度的提升速度,正在變慢。


即使你是很有名的一二線品牌,或者是在A股上市的公司,依然不能高枕無憂,做不到對非上市傢俱企業的碾壓性搶奪。


所以,無論大小,大家都還要努力。


6410家規上傢俱企業裡,上市的其實只佔極少部分,還有大量有一定規模實力的老牌公司,並沒有上市。


我們可以參考另一個板塊,

政府採購傢俱裡,比如“2019年度全國政府採購傢俱優秀供應商”、百強供應商等名單,裡面不少傢俱企業在零售市場名氣不大、也沒有上市,但同樣具備一定規模,擁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這裡面有做辦公傢俱、木製傢俱、鋼製傢俱的,也有專門做座椅的、學校傢俱的等等。


比如:北京黎明文儀、北京世紀京泰、中山華盛、海太歐林、嘉利信得、河北帥康座椅、北京大為、北京傲威環亞、中山市派格傢俱、成都市更新傢俱、合肥琥珀傢俱、佛山市麗江椅業、河北富都華創、南京興夏、北京東方萬隆、北京國林系統、北京花都家美、成都安居天下、成都四通瑞坤、東莞美時、東莞光潤等等。


在這些企業之外,還有一些主打零售市場的傢俱品牌,保持了較高的活躍度,也有一定名氣,業績表現相對較好,比如:


全友家居、掌上明珠、左右、勞卡、瑪格、皇朝、卡諾亞、詩尼曼、科凡、太子家居、雙虎、帝標、好風景、賴氏、楷模傢俱、A家、華日、富得寶、穗寶、雅蘭、尚馳、萊茵艾格、鼎配、合生雅居、布蘭莎、全度等等。


大材研究認為,這些公司當中,有些主打產品的高性價比,有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在某些市場上紮根很深,不出意外的情況下,未來的前景還算光明。


他們可能是備選的上市公司,也可能從中成長起新的大鱷級品牌。


變局還將持續,但大變局可能沒有,未來如果每年有一兩百家公司出局,都不用太過驚訝。市場集中度即使緩慢提升,也會把部分內功不強的企業,擠出戰局。


而繼續活下來的傢俱企業,大材研究認為,他們大多在這樣幾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1.掌握有自己的優勢銷售渠道,暫時立於不敗之地,比如在出口方面做得很好,已經出現了上市公司,比如永藝、恆林家居等;比如做政府傢俱的採購業務;比如做電商渠道,像優梵藝術、銅師傅等。


甚至還可能產生自媒體起家的品牌,比如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公眾號等渠道圈了大量粉絲,進而轉型做傢俱電商,也是有可能成功的。


關鍵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優勢渠道資源,無論是B端的,還是幾十萬幾百萬社交媒體上的粉絲,或者擁有上千力挺自己、並且做得不錯的經銷商。


2.在某個細分品類裡,做得非常好

,比如辦公室具裡的聖奧、震旦、冠美、勵致、兆生等;比如專門做按摩椅;做新中式傢俱;做美式傢俱、竹藤傢俱、全鋁傢俱等。


可以從風格入手做細分品類,也可以從材質入手開發新的品類,只要成為這個品類的佼佼者,就可能成功,就有繼續做大的本錢。


3.在渠道擴張上有序推進,絕對不能停,那種滿足於傳統優勢渠道、不再深挖的傢俱企業,幾年時間就可能出問題。


畢竟在較長時期內,原來的優勢也可能變成後來的劣勢。本來屬於你的資源,可能被別的大牛搶走,根本不會給你高枕無憂的機會。


怎麼推進?大材研究的建議是,一手堅守原來的優勢渠道資源,繼續深挖,擴大戰果。


另一手要準備開發一兩個新渠道,建立新的渠道增長點,比如以前做經銷商渠道的,現在既要扶持骨幹大商、擴大經銷商網點,還得考慮能不能把電商做起來,或者做大宗渠道。


以前做政府採購的,年年確實也有訂單,但有沒有想過一旦出現變局,後面做不起來怎麼辦,是不是就出局了?


不如根據當前產品的優勢與目標客群,再開發一條渠道,畢竟產品是現成的、產能可以逐步擴大,關鍵是把創收的路子多鋪一兩條。


4.有沒有過硬的產品體系,不是拼你的產品有多雜、產品系列有多少,而是要有一條主線,在設計、材質、工藝與功能上,每年能夠保持一些創新,不斷迭代,能夠跟得上消費需求的變化。


比如設計,在造型、色彩等融合方面,能跟上家居審美的節奏;功能,要滿足新主流消費群體的要求;材質,可以更環保,更耐用,並且帶來更佳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