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老规矩,大家还能记得多少?

80记忆秀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礼仪之邦,记录在案的规矩多的去了。

仅吃饭的规矩就不下几十条;

客尊长坐首席,小孩不准上桌,筷子一般长短,请尊长先挟莱,先素后荤,上莱数也很讲究,六(顺)八(发)吉祥,上鱼时头的朝向应〈早出晚归),只能挟面对的菜,席间不能多讲跟吃饭无关联的话(吃饭不言),不能说脏话(屎尿脓等),不能吧唧嘴,不能摸耳,鼻,不剔牙,咳嗽要转过身最好离席,要温和谦让……

老祖宗的良苦用心不无道理,规矩也应与时俱进,现在提倡不劝酒,在外吃饭,剩饭剩菜要打包,这规矩也应提倡,不守规矩不能成方圆,文明的规矩激励文明人!


不平事


1、不许吧嗒嘴儿;

  2、不许叉着腿儿;

  3、不许斜楞眼儿;

  4、不许罗着锅儿;

  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

  6、不许掳袖管儿;

  7、不许挽裤腿儿;

  8、不许搅菜碟儿;

  9、不许筷插碗儿;

  10、不许嘬牙花儿;

  11、不许抖落腿儿;

  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

  13、不许当众喳呼;

  14、不许说瞎话儿;

  15、夹菜不过盘中线;

  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

  17、不许壶嘴对着人;

  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

  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

  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

  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

  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

  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

  24、不许压人肩膀;

  25、倒茶不能倒满;

  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

  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

  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

  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

  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

  32、出门要说一声。


楚女郎2020


我曾祖父曾在国民党内任职,我的曾祖奶奶是大家闺秀,或许是因为这样的原生家庭,对我爷爷影响很大。

我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坐立起行都有规矩,食不言寝不语,说话不能大声,要温和,无用的话尽量少说,他在说话的时候晚辈不能出声,更不能插嘴。如果家里来了客人需要留饭,女眷包括我的奶奶都不能上桌,要到厨房另开一桌。在吃饭的时候碗怎么端,筷子怎么拿,先吃什么菜都有讲究。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过年,我上桌就夹了一块鸡肉,被我爷爷一筷子打掉了,我父亲在旁边看到,不满地说道:“都什么时代了,还讲究这个。”

我爷爷是个医生,在他那个小县城里远近知名,他给人看病诊费可以赊账,也视病人的经济状况少收甚至不收,也有分多次付费的,在那个时代,极少有赖账不还的。有的病人实在没有钱就用乡下的特产以充药费。在记忆中每到逢年过节就有很多人来家里送野味、柴禾什么的。

我爷爷已经去世很多年了,虽然他对我很严厉,但现在想起来,心里只有尊敬与缅怀。



饕餮162341108


▲饭桌上的规矩

饭菜上桌,长辈没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动,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能吸溜,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吃饭时不可以用筷子敲碗,古人言:敲碗打筷子,讨吃一辈子。

筷子不能立插在碗中,那是不吉利的象征。

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安稳,不能到处乱走,乱换座位。

吃鱼的时候不能说翻鱼,应该说掉头。

吃饭的时候要用手扶碗,不要嘴巴凑过去,手没过去。

夹菜的时候不能过盘中线,不能在菜里乱翻,很不礼貌,会被父母打手的。

盛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费,浪费可耻。


▲日常礼仪的老规矩

称呼长辈要说您,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要有礼貌。

给客人倒酒要倒满,给客人斟茶不能斟满,古人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弯着腰,驼着背,塌着肩。

和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能斜眼看人,不能抖腿,这样很不礼貌。

给别人递带尖儿的东西,把尖儿朝着自己。

笑不露齿,话不高声,注意自己的形象。

去别人家做客,要客随主便,不可随意评论,挑三拣四。

出门要和长辈打招呼。

远亲不如近邻,家里做一些稀罕食物,要去给邻居送去,小编的老家现在还是这样。

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能随意打断,插嘴。


过年时候的老规矩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要祭灶,扫尘,吃灶糖,做好过年的准备。

除夕的晚上不到晚上十二点不能睡觉,不能关门。

过年下饺子,皮儿破了不能说:“破”,不吉利,要说“挣”。

古时候过年人们碰到会相互躬身作揖,已表吉祥,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在概念上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

过年时候如果吃到整鸡,一定不能把鸡头对准某个人,要把鸡头对准空位,这个说法是对准谁,谁就会被“免职”。


般若修行


01

筷子不许立插饭中,

因为象征着香炉。

02

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盘,

有乞丐之嫌。

03

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

要饭这个说法不礼貌,

像乞丐没饭吃去乞讨一样,

寓意不好。

04

敲门应该先敲一下,

再连敲两下,

急促拍门属于报丧。

05

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

端着饭碗到处跑那是要饭的。

06

全家人围坐用餐,

大人不动小孩不能动。

07

长辈坐正中间,

其他人依次而坐,

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

08

有的小孩比较得宠,

可以挨着老人坐,

但座椅不能高于长辈。

09

喝汤时不许吸溜,

吃饭时不能吧唧嘴,

要闭上嘴嚼。

10

吃饭时,手要扶着腕,

不允许一只手在桌下。

吃饭扶碗不仅有对饭碗的珍惜,

还有对粮食和劳动者的态度。

11

不许交叉腿待着,

不许咋咋呼呼,

不许斜着眼看人,

老话说眼斜心不正。

不许抖腿,

所谓男抖贱女抖浪。

12

递剪刀时要手攥剪刀尖儿,

把剪刀柄让给对方。

递刀具也是如此。

13

与他人拍照合影时,

不要轻易手搭对方肩膀,

除非是长辈疼孩子,

或是关系极好方可。


娟子北漂生活


一、在见面礼节方面:

1、如果要问别人姓氏,必须说“您贵姓?”回答的人要说“免贵姓×。”不过在古代有三个姓氏回答的时候不必说免贵,一是孔姓,因为孔子,他是万世师表,如果回答了免贵,是对孔子的不敬;二是张姓,传说玉皇大帝俗姓张,他是三界的主宰,如果说了免贵,也是对他的不尊重;三是当朝国姓,比如在明朝,姓朱就不必说免贵,不然就是对当朝天子的不尊敬。

2、见面拱手作揖。平常性的见面或者是红事的祝愿,男的左手在外做掌,右手在内握拳;女的则相反,右手在外做掌,左手在内握拳。如果是去吊唁性的白事,男的右手在外做掌,左手在内握拳,女的则左手在外做掌,右手在内握拳。

二、在禁忌方面:

1、吃饭的时候不要把筷子插在饭里面。

2、迎亲的红事和出殡的白事在路上遇见了,红的要让白的。

3、小孩子去有白事人家的时候,在身上要带黄符或者是铁制的东西。走夜路也是一样,要带着这些,怕遇见不干净的东西。

4、人死后头七回魂那天,不要在家里面待。

5、离自己不远的人去世,然后棺材进土的那个早上,一定要醒来,不然魂会被带去。

三、在传统方面:

1、拜师要敬茶,事师如事父。

2、戏台上,一旦开腔,不管台下人多或人少,都要唱完。

3、修房子砍树做大梁的时候,要对着即将砍的树说一段念词,祈求平安。

4、元宵节那天,也叫小偷节,是允许小偷去偷东西的。小偷进自家偷一些不贵重的小东西,不要生气,反而是要开心。

5、新出的稻米,第一碗要敬天,第一口要由家里面的长辈来吃。

6、娶亲有三书六聘之礼。




若忆阁


1.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

2.不能用筷子敲盘碗,有乞 丐之嫌;

3.客人添饭时不能说:还要饭吗?

4.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切忌急促拍门;

5.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

6.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

7、吃饭时手要扶碗。

8.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夫妻要挨着。

9. 墙上的镜子不能对着房间的门,会把门神照走了。

10. 牙齿掉了,上牙往地上扔,下牙往房顶上扔 。

11. 宝宝睡觉不能照相。

12. 正月里不让理发。

13. 给别人舀汤不能反手,这样是给去世的人;茶壶嘴不要冲人,丧门人。

14. 正月里不能要账。

15. 屋里不能打伞,据说会长不高。

16. 男不摸头 女不摸腰。

17. 夹菜要夹自己眼前的;吃鱼的时候不能把鱼翻过来吃。

18. 女孩子不能吹口哨,吃完饭不能说:撑死了,喝汤不能用勺子,嘴里含着东西不准说话,米饭馒头吃多少拿多少不准剩。

19. 筷子不能呈X形拿着用~必须平行拿着。吃饭嘴不能出声音。吃鸡的话鸡腿是长辈一个和最小的一个。

20. 鱼的一面吃完时,要说正过来,不能说反过来,过年的时候不小心摔了盘子,要说岁岁平安。


人间美好语录


1.不要站在门槛上,要一步跨过去;

2.见了长辈要问好,要跟他们客套几句“有时间来我家玩”“去我家做饭吃呀”;

3.饭桌上或者平时吃东西,一定要把大家都分过来,自己才能吃;

4.所有人到齐了,长辈说吃饭吧,才能动筷;

5.吃饭的时候不要坐在拐角处,离桌子远一点,坐直;

6.手肘不要放在桌子上,更不要趴着,把碗端起来;

7.夹菜的时候不要在装菜的盘子里翻来翻去,要用两只手配合,另一只手端碗接着菜;

8.夹到菜了不要直接塞嘴里,要过一下碗才能吃;

9.吃了菜要吃两口饭才能继续夹菜;

10.用勺子盛汤或盛饭的时候,勺子口要面向自己才能把食物倒进碗里;

12.不能把筷子插碗里,不要用筷子敲碗,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或者大笑;

13.吃完饭要跟大家说,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然后收拾好自己的碗筷摆放整齐才能离场;

14.去到主人家要积极帮忙做事情,比如大家都吃完饭要帮忙收拾碗筷或者洗碗、扫地;




暮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规矩之邦,那些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我们中华文明的精华,下面这些老规矩,大家还记得吗?

饭桌上的老规矩

饭菜上桌,长辈没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动,这是最基本的礼仪。

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喝汤不能吸溜,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吃饭时不可以用筷子敲碗,古人言:敲碗打筷子,讨吃一辈子。

添饭的时候不能问:要饭吗?应该问:添饭吗?

筷子不能立插在碗中,那是不吉利的象征。

吃饭的时候要安静,安稳,不能到处乱走,乱换座位。

吃鱼的时候不能说翻鱼,应该说掉头。

吃饭的时候要用手扶碗,不要嘴巴凑过去,手没过去。

夹菜的时候不能过盘中线,不能在菜里乱翻,很不礼貌,会被父母打手的。

盛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浪费,浪费可耻。

日常礼仪的老规矩

称呼长辈要说您,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要有礼貌。

给客人倒酒要倒满,给客人斟茶不能斟满,古人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弯着腰,驼着背,塌着肩。

和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能斜眼看人,不能抖腿,这样很不礼貌。

给别人递带尖儿的东西,把尖儿朝着自己。

笑不露齿,话不高声,注意自己的形象。

去别人家做客,要客随主便,不可随意评论,挑三拣四。

出门要和长辈打招呼。

远亲不如近邻,家里做一些稀罕食物,要去给邻居送去,小编的老家现在还是这样。

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不能随意打断,插嘴。

过年时候的老规矩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要祭灶,扫尘,吃灶糖,做好过年的准备。

除夕的晚上不到晚上十二点不能睡觉,不能关门。

过年下饺子,皮儿破了不能说:“破”,不吉利,要说“挣”。

古时候过年人们碰到会相互躬身作揖,已表吉祥,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在概念上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

过年时候如果吃到整鸡,一定不能把鸡头对准某个人,要把鸡头对准空位,这个说法是对准谁,谁就会被“免职”。

这个是小编老家过年时候的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


晃悠游


1.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着香炉。2.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盘,有乞丐之嫌。3.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4.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5.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到处跑那是要饭的。6.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筷子孩子不能动。7.吃饭时,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8.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9.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唧嘴,要闭上嘴嚼食物。10.吃饭时,手要扶碗,绝不许一只手在桌下。11.不许叉腿呆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眼看人,不许抖腿。12.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把剪刀柄让给对方。13.给人端茶倒水,添酒加饭一定要有度,酒要七分满,水要八分满,饭要给足够。14.端茶杯端饭碗,一定要双手托着侧边或底边。15.给人敬酒,端起酒杯,不要急着敬,等对方敬的时候再端起。此时的被子一定要放的比别人低,以显示尊敬和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