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在美国存不住钱?

用户4138181499815709


正文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不过想必大多数人都听说过: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寿终正寝,同时来到了天堂。

中国老太太先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我这一辈子都在忙碌,一直在辛苦赚钱。不过尽管省吃俭用,每个月还是只能存下一点。然而幸运的是,等我快死的时候,终于攒到了足够的钱,买到了大房子。

美国老太太也回顾自己的一生:我这一辈子也都在忙碌,和你不同的是,我在忙着还钱。幸运的是,在我临死之前,终于把我房子的房贷还清了。不过我也享受了几十年的房子。

这则小故事的北京,是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和股票业刚刚兴起时,故事就是用来讽刺中国的储蓄意识。希望我们中国人向美国学习,学会贷款消费,提前消费。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的消费,为什么存不住钱?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因此,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在2008年的时候,这个储蓄率可以高达50%。也就是说,中国人每赚100块钱,就要存下50块钱。

另外一句话套在美国上也比较合适:花明天的钱,享今天的福。因此,美国的储蓄率非常低。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储蓄率为-0.5%。也就是说,美国人每赚100块钱,就要花掉100.5块钱。

两相对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概念:中国人爱存钱,美国人爱花钱。究其根本,这是由于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

我们先说一下美国,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百姓是用信用换取富贵。自从二战以来,美国高速发展。高速发展意味着高速取代,高速更新,高速成长。

什么意思?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刚出了苹果6,一年后是苹果7,半年后是苹果8,三个月后苹果9。(只是举例子)如此快的更新换代,百姓能跟得上吗?

这里的跟得上,指的是手机购买速度跟得上。一般情况下,一部手机,平均寿命也得1~2年时间。关键是更新太快,没有钱去买。怎么办?只有超前消费,借钱去买。

我举这个手机的例子,就是想让大家清楚,美国的消费大多数是超前消费,因此信用卡成了美国人的必需品。

另外上文也提到了,美国人是用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消费。

换句话说,美国人是根据未来的收入,来决定今天要花多少钱。但是我们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的消费预算是根据当年以及过去的总收入来决定的。

比如说,今年赚的多了,年底过年的时候可以买点好的。亦或者说,以前存的钱到了自己的理想水平,可以给自己买个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但是美国不一样,在美国超前观念的影响下,即使当年收入情况不好,如果美国人预期未来收入将会增长,那么美国人不仅可以把今天的钱花掉,还敢于把未来的钱花掉。

小结一下,中国老百姓花钱是根据“今年收入”和“过去存款”来消费,美国老百姓花钱是根据“未来收入”和“未来财富增值”来消费,所以美国人才存不住钱。

但是,这里要明确另外一个概念:借信用卡超前消费,并不是不代表不存钱。只是美国人的存钱存到了消费里面,拿一个数据来讲就明白了:

2005年的时候,美国私人资产年终总产值为51万亿美元。相较于2004年,还增加了5万亿美元。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美国人均财富净增量为2万美元。

美国人不是喜欢超前消费吗?美国人不是不喜欢存钱吗?为什么到了年终的时候,人均总资产还能增加2万美元。

我们先看一下这里统计的私人资产是什么,美国人所统计的私人资产,包括了住房、投资基金等。也就是说虽然美国超前消费,但是超前消费的部分,也可以达到资产净增值的目的。

所以美国人也存钱,只是存的不是现金,也不是当年的收入,而是美国人的资产的增值的部分。比如说,美国人贷款买的房子增值了,变相的就是存钱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引导。比如说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政策是鼓励大家消费。为了鼓励消费,规定存钱要交税,但是消费却可以抵税。

追根究底,美国政府就是希望百姓能够多消费。因为消费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企业来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个过程当中,企业的利润也增长了,失业率也下降了。

所以在高消费下,每个人都得拼命工作。只有拼命工作,才能既可以大手花钱的同时,又可以去保证其他人也有工作。

综上所述,美国人的消费观是用借来的钱去消费,用挣到的钱去投资。换句话来说,美国人是用投资代替了存钱。


史之策


美国的消费观念摆在那里,存不了钱就对了,能存钱才应该感到惊讶!

很多人以为,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保护私人财产,就会藏富于民,实际上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美国人基本上没有存款,按道理不应该呀,美国这么保护个人财产,就连总统都不能随意踏入民宅,那美国人赚的钱都去哪里了?

美国经济实际第一,人均GDP非常高,但是老百姓没钱,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实际这是美国的一个制度,真正有钱的是美国的巨头。老百姓赚的钱,都是需要资本回流的,如果美国让老百姓都有钱了,就拿黑人来举个例子,如果黑人赚了很多钱,每天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生活质量下降了,他们会怎么办?他们会第一时间找美国政府的麻烦,如政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造反,美国的政权就倒塌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美国政府(利益集团的代表)就以各种福利为诱饵,每月都掏空美国老百姓的口袋,让老百姓没有多余的存款,那么美国的公民们就得老老实实的上班,也只有上班才能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如果遇到意外下岗,美国就会发失业金,还是为了避免他们造反,这是美国的一种统治方法!

美国人为什么都存不了钱,因为他们的钱都得回到美国利益集团的口袋里!美国的这招确实很高,从小培养消费观念,让他们有钱就花,没钱就刷信用卡,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美国人不觉得,这是美国统治者的圈套!


老鳄鱼观天下


为什么要存钱?还不是社会没保障,没钱医院就不治,老了没钱不得安生。

我在美国,就不存钱了,年年花干净,每年工作半年,够吃够旅游够换新车,一分不挣多,就想着懒散地随意生活。

到老了,活动能力受限,需要别人照顾前,就把房子的钱也花干净。因为要进长期护理院,要政府全额负担费用,就要是穷的老人,没有超过2千美元的资产。过世后,美国政府会追索老人的剩余资产。

美国的福利就是鼓励国民把钱花干净,包括医疗、食品券、任何资助等,然后由政府兜底。所以中产美国人就是不剩钱。


美国车行百万里


我不是诚心黑美国。

我想黑的是贷款买东西这种模式。

你花明天的钱去买今天的东西,享受了今天的欲望却要担负几个月的债务。如果是一时应急用,可以避免大额贷款的风险。但长此以往,首先反应过来的会是房贷一方,他手上永远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催款通知,另一个是起诉状。你为了还款,尽量不要换工作,工作惨一点不要紧,工作累一点不要紧,工作违法一点也不要紧,能还款就行!一个人被绑死在债务上,低头工作时间久了,还提什么理想和抱负?当债务继续增长,收入满足不了债务时,个人经济问题崩溃,这和传销多像啊?

量出为入,这是经济学的内容,企业以此来划定红线。但这不符合中国传统思维,穷人苦日子过习惯了,要学会量入为出。因为挣钱的能力是有限的,花钱的欲望是无限的。

美国现在的经济问题,不就是银行存款不足么?什么次贷危机,不就是还款人偿还能力不足么?环环相扣之下,正是加巨美国经济问题的罪魁祸首么?


笔不意驰


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存钱,除了我们中国人习惯存钱,其它国家的人都不存钱,这是社会制度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

美国的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美国是周薪,而我们是月薪,有时发放还不及时,常有拖欠,手里不存点钱就没法生活了,在美国,在美国没有拖欠这个词,如果发生不按时付薪要负法律责任,。劳动者每周都会领到工资,失业者也可以领取救济金,遇到什么灾害政府也有全额救济。美国人手里要是钱多了也不存起来,他们可以搞金融理财或者做大小生意了,这样把死钱变活钱。这个和我们有些中国人也不同。

我们中国人还有一个传统,年轻人多都是啃老族,无论子女多大,父母都想方设法存钱,为子女安排将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就不同了,子女到一定年龄就脱离父母了,人权独立经济独立,父母也没有义务为子女安排以后的事,所以,美国很少存钱。


北斗LJP


美国年轻人普遍压力大,要还房贷和车贷,还要抚养子女,存不住钱很正常。但是,并非所有的美国年轻人都存不住钱,有些人家境殷实,手头比较富裕。我就曾遇到几个美国年轻人,家里差不多有个百万级的资产,这几个人银行户头少说也有两三万美金。他们告诉我,多数年轻人手里是没有现金的,美国流行超前消费,信用卡很普遍。

但是,即使是这几个“土豪”,他们也有压力。那就在于,这些人想要变的卓越,不想被同龄人超过。有一个人告诉我,他的父辈很拼,目的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跨越阶层,这就给人一种压力。要知道,凡是竞争,都有输有赢,这个谁也说不准。这个年轻人或许很努力,但出成绩的时候少。如此一来,他的父亲认为此人是不努力的,所以限制他的生活费。后来,这哥们干脆自己单干了,一年也能赚个几万美金,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

在美国,真正能存住钱的人,一种是功成名就者,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有前总统奥巴马,这两人肯定能存住钱,尤其是奥巴马,在退休后赚了不少钱。另一种,是老年人,由于美国的年轻人,在成年后就要经济独立,这被美国人视作一种“责任”。因此,在美国人的观念中,成年后就不应该再跟父母要钱了,需要自己养活自己。这种观念是深入骨髓的,但在客观上,让美国人显得很务实。年轻人对工作不太挑,有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经济不景气时,敢于去打零工,或者去一些不那么需要文凭的岗位。他们对面子没有太执着的需求,而那些人的父母,也在逼着他们独立,到了一个年龄段,就不再给钱了。

美国老年人,只要不去搞一些不靠谱的事,在年轻时拼搏一些,奋斗一下,务实一点。到了50岁之后,多数人的归宿还是可以的,有个体面的退休生活并不难。有些地区,相对富裕,例如纽约和波士顿,还有华盛顿特区,这些地方的老年人闲不住,还会出来找事做。有些地区,相对不富裕,例如五大湖流域,中部地区等等,这些老年人多数是选择养老。还有一些美国农民,渔民等群体,他们一辈子都不会闲着,因为只要干活就有钱赚。

然而,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越来越深,经济秩序每况日下。在这种局面下,美国年轻人攒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未来的期望值也在持续降低。美国中老年人的情况也不好,他们普遍认为,那些不理性的政策,正在毁掉美国。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美国的阶层大概有三个。一个是大资本家,一个是中产阶级,一个是赤贫阶级。大资本家占据20%左右,他们不仅不是存不住钱,反而是存有大量的钱,他们的资产占80%。他们靠资本生活和赚钱,是最富有的阶级。中产阶级占绝对多数,他们靠劳动赚钱,劳动所得可以让他们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但是,消费观念超前和高消费水平较高使他们基本没有存款。穷人占的比例不大,但是,他们即没有资产,也缺乏劳动技能,基本靠政府救济度日,更谈不上存款。


Lcg112233445566


美国人为什么存不住钱?这么说吧,美国富人存钱,不但存钱而且还会让钱生钱。美国的富人都有理财师,帮助自己把钱怎么合理避税,怎么投资,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稳定的生活。这里说的美国人是普通美国人。

我们先分析一下美国普通人的收入情况。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家庭收入数据。美国中位数家庭年收入是56000美元。这里按一个标准家庭,2个大人(父母),2个孩子计算。平均每个大人年收入28000美元/12个月=2300美元(税前),税后实际收入是1700美元左右。这个钱刚刚够在远离大城市40英里(60公里)的地方租房交房租。

还有一个人的税后工资1700美元左右,水电煤气200,初级食品400,汽油车险(2部车)600,服装鞋帽玩具200,手机(2部)网络200,2个孩子上学的午餐300,日用品100,光这就2000美元了,要想生活过得去,肯定要压缩前面的某些项目,曾经知道美国的一些家庭就没有网络(把网络支出砍了)还有没有计算的项目,比如大件电气损坏后的添置。

美国的维修业不发达,导致许多家用电器一点小毛病就得扔,再重新添置。冰箱,彩电,洗衣机,烘干机,电脑,手机,微波炉,电磁炉,电烤箱,电饭煲等等,有了毛病就得重新购买。这也导致了普通美国人没有钱,所以,在美国,是半个月开一次工资。如果是一个月开一次工资,恐怕月底的几天美国人真的要饿肚子了。

可以从以下事例看出美国人没有钱:①,15号开工资,如果15号是星期一,那么13、14号(周六周日)餐馆、超市的生意都不好,因为已经没有钱了。②,美国政府关门,政府雇员没有钱生活,没有钱交房租,房贷,还信用卡,甚至吃饭都成问题。

所以,问美国人为什么存不住钱,答案是,美国普通人真的,真的是没有钱可存。


东海的小花豹


为什么总有傻子相信“美国人存不下钱”这种SB专家说的话。

美国人人均年收入好几万美元,怎么可能存不下钱?证券不是钱?保险不是钱?IRA不是钱?401K不是钱?给孩子读书准备的基金不是钱?

说句你们不爱听的,普通美国人每年信用卡里的返点现金,都比很多普通中国人一年的存款多。


我爱奶茶9527


这跟消费和投资观念有很大关系!

不止是美国,整个西方国家的储蓄率都不高,但是美国和欧洲还是有区别的。欧洲自二战之后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全民福利,政府通过高税收政策去普及高福利待遇,欧洲普通老百姓一个月就要拿出超过1/3的收入去缴纳各种税费和保险,因此在交完税后就不剩几个钱了,没有多少闲钱去存款。

不过由于欧洲福利较为完善(我说的是较为完善,不是天堂!),所以欧洲人也不需要攒钱,有钱就花。

(英国年轻人几乎就没有啥存款)

但是相比于欧洲,美国压根就不是福利国家,美国是特别崇尚自由和能力的国家,美国人认为高福利就是拿着富人的去养懒人,这是不公平的,美国对待全民养老和全面医疗就一直不上心,直到奥巴马时期才有所改善,但美国人的医疗、养老、高等教育还是要靠自己。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出来工作,他们真的是迫于无奈。

不过即便如此,美国人的储蓄率却不高,近几年美国的储蓄率一直在13%-18%之间徘徊,远低于国际平均的22%的储蓄率,也大幅低于我国35%的储蓄率。

美国人储蓄率低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消费观念

美国是一个消费型经济,美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就是靠内需拉动的,以汽车为例,2018年美国汽车的总销售量为1780万辆,排名世界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市场,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0多万辆。

从数字上美国的汽车销量比国内少了1000多万辆,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美国的人口也少很多。截止到2018年,美国人口为3.27亿,仅为为我国的1/4,可汽车销量却达到了我国的62%,并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二手车销量,美国二手车的销量可是远超新车的,由此足以看到美国人的购买力是多么恐怖了。

初次以外,美国对石油、食物、电子产品、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而美国政府也是鼓励老百姓消费,以此拉动经济发展。

(美国人在超市也很疯狂)

而且美国的银行体系非常发达,信用卡普及率极高,美国人对贷款消费都非常热衷,因此美国人的月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拿去还贷款。消费力如此强大,美国人自然没有大笔资金存到银行。

第二,投资理念

其实储蓄也是一种投资,并且是一种最基本的投资,其风险系数很小,比较安全,但获利也很少。由于咱们在金融投资领域起步较晚,受观念所限,很多人有了钱都存到银行。

相比之下美国的金融产业就比较发达,例如早在1863年美国的纽约交易所就成立了,美国人对于股票、基金都不陌生,在投资领域,美国人更愿意把钱投入到股市、基金和国债中。(纽约证券交易所)

并且上文也说道,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于是美国人普遍会购买大量保险,尤其是中产阶级所购买的保险非常多。因此综合上述因素,美国人对于储蓄就不是很执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