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真話究竟有多難

聽到真話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因為聽到真話這個過程很複雜,中間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到最終的結果。這種感覺類似寫代碼的“與”運算,只要中間有一個過程是假,那最後聽到的就是假。

我把聽到真話的完整過程分為兩部分:首先講話的人要講真話;其次聽的人要聽到這些話。這便是聽到真話。為什麼我說難,因為這兩個部分尤其難。我將詳細敘述下我的思考。

一、講真話

講真話是非常難的,為什麼難呢?因為說假話很簡單。聽起來這句話應該是一句廢話,但是要細品。為什麼講說假話很簡單呢?這就要從影響講話真實性的幾大要素說起。我把它歸結為這樣幾類:立場、情緒、惰性、其他因素。

1、立場

立場是最容易影響講話真實性的要素。一個人如果有立場,講話就會有指向性,就會很難保持客觀中立。這裡又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下意識地;一種是無意識的。所謂下意識地,就是講話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立場,並且要將自己的表達完美的貼合自己的立場,所以故意說假話,俗話說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例:某些公眾號、某些大V);而無意識地,指的是立場本身對於這個人而言已經根深蒂固,融為一體,在講話時候因立場原因自然而然地說出了失實的東西,但自己並不自知。(例:被洗腦的傳銷者)。

這兩種雖然狀況不完全一致,但最終結果都會導致講話的人說假話。這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現象,因為立場在生活中很容易存在,任何事物都可能產生多面,就會有多個立場。所以說假話就非常常見。

2、情緒

Wiki上,情緒的詞條: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可以說是一語道破。因為情緒本身就是主觀的。當你帶著情緒去講話,去做事,實際上就很容易不夠客觀。(例:為了跟別人槓,而故意誇大或貶損了某些事物)。而情緒是無時無刻不在的,所以假話也就很多了。

3、 惰性

不得不承認,人是有惰性的,在生活中很常見的情況,當一個人解釋一種事物如果非常不耐煩,就很容易解釋的比較粗略,或是不符合事實。因為這種情況下說真話的成本更高,人是趨利的,在衡量了對自己是利大於弊的時候,就會選擇說假話的策略來降低自己的時間成本。而人的惰性是很常見的,所以說假話的情況也就多了。

4、 其他因素

就是排除以上三種因素之外的因素,我把它歸結為其它因素。我目前還沒發現具體例子。但是出於對問題覆蓋全面,還是要有這一類才好。

從以上幾點來看,不難看出,無論是下意識地還是無意識地,說假話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很常見。反之,講真話就是非常難的。


二、聽到真話

聽到真話其實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這一點有很多人並不是很理解。聽這個動作怎麼就會難了。但實際上我強調的是聽到,有些人聽了,並不一定會聽到。有一句話叫: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就是這個道理。很多真話是不好聽的,很多人不願意聽。這就造成了很多真話,聽了,但根本沒聽到。

在這個世界上,美不一定都真實,但大部分的醜都是真實的,因為極少有人有立場、有情緒去給別人虛構醜。很多人不願意聽也不願意見醜,所以即使聽了,也沒聽到。寧願聽到假話也不願意聽到真話。所以聽到真話也是一個很難的東西。想聽到真話,你就要排除對方的立場、情緒、惰性以及可能說假話的其它因素,同時自己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接納真話,才能真正意義上聽到真話。從小就講做人不能偏聽偏信,現在看,其實是非常難的。


而掌握了影響真實性的幾大要素之後,對很多文章、信息和講話的真實性其實就不會那麼麻痺了。針對包含幾個要素的文章、信息和講話則都要留心。例:煽動性的(情緒)、講者跟內容有利益相關的(立場)、講者內容受講者本身惰性影響的……

但這些實際上對真正來判斷其真實性的指導意義並不是很大,因為更多的時候,我們很難辨別,內容是否煽動、是否有利益相關。而判斷這些的方法展開來說,又有很多方面。限於篇幅,在這裡就暫且不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