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我们对待历史还是很有些马虎。比如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居然有两次大战的遗址被搞错。

赤壁之战遗址一度被误传为湖北黄冈,现在基本上确认应该是在蒲圻;夷陵之战也称猇亭之战,可是这个猇亭究竟在哪里?过去也没完全搞清楚。

首先是《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八载“猇亭在宜都县北三十里大江北岸,一名兴善坊,今名虎脑背,三国蜀志先主传章武二年陆逊大破先主军于猇亭”这与《三国志》记载明显不符。

后来一些历史学家和著作都采用这一错误说法,影响比较大的,有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张习孔、田珏主编的《中国史学大事编选》,某部队编写的军事资料《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藏励和主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复旦大学历史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名词典》。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猇亭之所以被认为在江北,也跟小说家罗贯中有关,他老先生在《三国演义》里添油加醋、无中生有,貌似猇亭这个地方在江北。小说当然可以虚构,却让许多人信以为真,甚至历史专家学者在书籍上也这么写。上世纪80年代,地处江北的古老背还更名为猇亭区。

多少年来,夷陵之战的猇亭遗址到底在哪里?一直没有得到历史学界和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倒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的几位退休干部和教师,自发考证并公开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是谭从炳、毛正寿、刘明富、张哲年、詹祖益、白传忠、杨周莲、来文元等。这些同志经过认真查阅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考证出了夷陵之战中的古战场猇亭的确切地址,并且编辑出版了《夷陵大战主战场遗址考》和《夷陵大战主战场考察论文集》。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看了这些非专业人士撰写的考察文章,我真有些替某些历史专家学者脸红。研究三国历史、著书立说,总不能只看《三国演义》,得依据《三国志》等正史记载吧,可是有些涉及夷陵之战的历史书,作者连《三国志》上的有关记载都没认真研究。比如关于刘备进军驻营的地点猇亭,志书上其实写得很明白:

一是《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章武二年)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后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

这里所说的夷道就是宜都,邑城在江南,通武陵五溪蛮夷的佷山(长阳)也在江南,那么“于夷道猇亭驻营”,猇亭这个地方就应该也在江南。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如果说当时夷道管辖的地方也可能在江北,那么还有一条记载就更明确地讲刘备的大本营驻在江南。《三国志》《黄权传》记载:“(先主)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逊)乘流断围,南军败迹,先主引退”。这就是说,刘备从进军驻营到败绩引退都在江南,那么猇亭怎么可能在江北呢?

除了《三国志》之外,《资治通鉴》卷69也明确记载:“(汉主)以权为镇北将军,使督江北驻军,自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

另外从《三国志》里陆逊传等篇记述的蜀吴双方交战总体态势来看,虽然蜀方开始是“水陆俱进”,双方在江北也曾发生过交战,但刘备的大本营绝不会安在受魏军威胁的江北,而只能放在有西南“蛮王沙摩柯”支援的江南。吴国和魏有默契,只有陆逊才有可能扎营江北坚守不出,而且在“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的情况下也没派兵去江南援救。他只待时机成熟后才以火攻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破其四十余营,迫使刘备从猇亭升马鞍山。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当年“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三国志》陆逊传)就是从猇亭“升”上去的,而那座马鞍山至今矗立在江南长阳县磨市镇地界。它自古以来就名叫马鞍山,周围有许多和夷陵大战相关的地名和民间传说,如“大营头”、“军营冲”、“救师口”、“落阵岭”等等,并出土了不少东汉文物。这一带山势地理是江南江北方圆数百公里内唯一符合那场大战情况的遗址,刘备从附近的猇亭“升”马鞍山,逃到秭归然后回白帝城的古驿道也有痕迹可寻。

这就构成了猇亭在江南的无可辩驳铁证。历史学者们完全可以据此确定夷陵之战战场猇亭应该是在江南。“亭”作为当时的行政区划,大概相当于一个乡,猇亭地处夷道(宜都)和佷山(长阳)之间的地域,现在属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磨市镇。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历史学家在其著作中采取了正确的江南说。例如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北京大学何兹全著《三国史》。重庆师范大学杨华教授、三峡大学王前程教授也有专论。只不过他们的正确观点没能占据主导地位。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可以说,夷陵之战地址之误是明显的,而且已经被发觉好几年了,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学术讨论,地方媒体还作了公开报道,但是在史学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过去错误的观点及其造成的影响没有公开纠正,正确的考证没能得到权威认定,地方史志和地名相关部门也莫衷一是。

夷陵之战规模很大,其战场涉及现在湖北宜昌市从秭归、夷陵到宜都之间大江南北的广大区域。因为此战又名猇亭之战,宜昌市作为这一著名古战场所在地,把一个城区命名为猇亭区是有代表意义的。但作为专业的历史表述,却必须尊重史实,不能把战场重要遗址猇亭的位置搞错。地方上也应该考虑对这一确切的古战场重要遗址有所标识建树,开辟为纪念观光旅游之地。

猇亭之战的猇亭究竟在哪里?原来不在江北,而在江南这个地方


真希望我们的历史专家学者们能够高度重视这件事,依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到古战场实地考察考察,把夷陵之战遗址之误也纠正过来。无论是史学界还是地方有关部门,我们都应该为历史负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