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內鄉文旅人全員上前、奮戰一線,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責任擔當和文藝力量,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譜寫了奮力抗疫勇當先的出彩篇章。

——題記

疫 情 來 了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尋常的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使眾多工作人員放棄假日,聞令而動,投入抗疫一線。

1月24日,按照各級指示,內鄉縣文廣旅局立即下發文件,從即日起(大年三十)全縣所有文化集會、文化娛樂活動暫停,所有旅遊景區、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網吧、KTV、遊戲廳等文旅場所暫停運營。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1月25日,內鄉縣文廣旅局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緊急會議。“逐一排查、嚴防死守、全員上崗,全天候督導;快速行動,夯實責任,築牢文旅市場群眾安全防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黨組書記徐向升斬釘截鐵地部署文廣旅系統抗疫工作。並決定,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4個監管督查組,分別由局班子成員擔任負責人。全體工作人員停止春節假日,全員上崗,全天候對文旅市場進行監督、檢查和監管。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1月26日,內鄉縣文廣旅局4個監管督查組人員,迅速深入全縣文旅經營單位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杜絕一切演出及文化活動。縣文化館、圖書館、曲藝茶館、閱吧和各類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全部閉館;16個鄉(鎮)文化站、296個村(社區)農家書屋全部關閉;40家網吧、22家KTV、3家電影院全部關停;9家旅遊景區全部暫停運營,5家旅行社及營業網點全部停止組團外出業務;對星級飯店進行疫情防控監管,保證了全縣文旅市場安全平穩。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收到,收到,堅決完成任務……”

“今天共檢查網吧28家、歌舞娛樂場所19家、電影院3家、影吧2家,未發現擅自營業現象,所有場所均已關停……”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每天都能看到內鄉縣文廣旅局四個監管督查組奔波督導的身影;每天“內鄉文廣旅工作群”都能看到黨員幹部第一時間接收局疫情防控辦工作指令的回覆;每天都能看到局屬二級單位負責人下午4點“零報告”幹部職工和家屬平安的信息……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1月30日,內鄉縣文廣旅局又一次召開局班子疫情防控緊急會議。局黨組書記徐向升、局長趙國浩對縣委、縣政府新下達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在四個監管督查組對全縣文旅市場進行督導的基礎上,新增加對錦繡佳苑小區管控和菊潭大街宣傳教育工作。並分別帶領黨員幹部走上街頭,分組、分路段對菊潭大街疫情防控情況進行督查,對錦繡佳苑小區湖北籍居民情況進行排查摸底,對網吧等經營單位暫停營業情況進行督導。面對面向群眾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頁;面對面提醒群眾儘量少出門、不聚餐、少去公共場所、提高疫情防控責任心;面對面告誡沿街指定門店要強化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公共場所消毒到位、進出安全。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袁小平是內鄉縣文廣旅局創作室主任,接到任務後立即和局裡的黨員幹部於1月26日(正月初二)全部上崗。通過共同努力和無間斷的管控,使關停單位、企業無一家開門營業,賓館、酒店也未出現任何異常情況。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袁小平說——

我是第一監管督查組人員,隨著疫情緊急,縣裡又給我局增派路長單位任務,對菊潭大街4公里路段和錦繡佳苑小區進行管理。我和幾位同志分包區域處於縣城繁華之地,情況非常複雜。我們每天無數次在這條路段來回巡查,對超市、藥店、商店的登記、消毒、測量體溫、顧客間距及宣傳工作進行督導;對街上的行人進行勸誡,讓他們戴好口罩,儘量不要在街上逗留。我因患低血糖、心肌缺血等疾病,經常會引起心慌氣短,口袋裡就常備有速效救心丸,以便在關鍵時期應急。這樣的工作,雖然看起來不算啥,但在街上來回不停的巡邏,因有風溼、關節炎的膝蓋和曾經摔傷的左腳踝就疼痛加重,加上說話多、又喝不上水,使本身患有支氣管炎症的呼吸系統也有了強烈反應,造成嗓子幹癢頻繁乾咳。一次,帶隊領導開玩笑說:“你再咳,就把你送到發熱門診去。”雖是一句玩話,但提醒我這個體弱多病的人要更加做好自我防護,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就把鹽包加熱壓在腳踝上,把艾灸帶插上電放到膝蓋上進行熱敷,來緩解疼痛;每天吃飯前,我會喝一碗提前蒸好的蒜瓣冰糖水,防止氣管炎復發;出門時在口袋裡裝上幾瓣大蒜,便於在嗓子幹癢咳嗽時,口含一瓣進行緩解。這些土方法成了靈丹妙藥,支撐著我在這非常時期能夠堅持開展工作。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街上最難對付的就是那些無視防疫要求,將口罩扣在下巴上大搖大擺行走的人。有的人聽勸,一說就改;但有些人根本沒把我們的話當回事兒,有的甚至用難聽的話來回敬我們,和我們爭吵,我們只有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經過不懈努力,我們分管的區域管控嚴格、秩序良好,為杜絕疫情蔓延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我 們 來 了

內鄉縣三里橋南的錦繡佳苑小區,是縣文廣旅局的疫情防控值班點,11名同志在這裡晝夜值守。剛開始封閉小區嚴管進出時,小區居民很不理解而抱怨不斷:“為啥不讓出去,我們總得買東西吧,成天讓呆在家裡,人都給憋壞了!”帶班領導、縣文廣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朝閣耐心細緻做工作:“我們也知道在家待著不好受,但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要多理解。如果都不聽,往街上跑,那這疫情啥時候能結束?嚴格控制人員進出是為大家好,但也不要恐慌。沒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連日來,同志們在崗位上認真堅守,按照本縣無外出居民和外地返鄉居民兩種情況制定表格,挨家挨戶摸排小區住戶基本情況,經排查有5戶外地返鄉人員。詳細瞭解情況後,要求他們每天兩次上報體溫;建立了小區疫情防控群,及時發佈疫情防控信息,對小區進行消毒殺菌;聯繫物業完善值班點各種設施,拉條幅、放音響,配酒精、消毒液、電子體溫計等,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工作人員堅持24小時輪班制度,嚴格把關,小區人員出入需登記、量體溫、消毒;上下班需提供證明,其他無特殊情況一律不允許外出。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值白班的黨員徐擁華,家裡有一個小學生,還有一個不滿一歲的孩子需要照顧,但她無條件服從局黨組安排,堅守值班崗位;姬蕾家裡也是兩個孩子,丈夫同樣是其他路段的值班人員,兩個孩子靠家裡老人照顧,但她依然按時上崗並負責對小區情況彙總、天天上報。“疫情防控關乎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小區零死角、無盲區防控。”劉建鋒、時運恆、朱佔軍、齊偉、黃一平等所有工作人員都認真履行職責,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值夜班的兩位黨員範書敏和王克軍,每天晚上8點到次日早上8點都在大門口值守,冷了就進帳篷裡坐一會兒,用裡面的電暖扇烤烤手,又趕緊出來,生怕遺漏了任何一位進出人員;等到晚上十一二點的時候才到帳篷裡入睡,帳篷裡的床是臨時的摺疊小床,沒有家裡的床舒服,但每天晚上他們兩位依然堅持著,從無抱怨。由於24小時輪流值班,吃飯就成了問題,範書敏的家就在值勤點的前排樓房,到了飯點兒,就主動邀請大家在他家吃飯。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是他在家裡做好飯,炒好菜,端到小區門口給大家吃,一頓兩頓還不覺得,吃的次數多了,大家也都有些不好意思,可範書敏笑呵呵的說:“這有啥,別客氣,平時你們也不來呀。這正好趕上了,我就住在這兒,也給我一個為大家服務的機會嘛。”

除了負責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外,縣文廣旅局的工作人員還積極幫助小區住戶解決生活問題。家裡沒有吃的了,工作人員就把超市的送菜二維碼張貼在小區單元的各個樓道口,供大家掃碼買菜;小區突然停水了,工作人員又幫著聯繫物業修理水管;外出務工人員需要辦理通行證,工作人員細心的告訴他們辦理流程。縣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徐向升、局長趙國浩也經常到小區解決排查中發現的問題,還帶著愛心企業進行慰問。“同志們辛苦了!在這裡堅守崗位很不容易。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生活物資,有啥需要儘管提出來,局裡都會盡量滿足大家。”同志們聽了心裡暖暖的,幹勁更足了。

劉建鋒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我是黨員,又是退伍軍人,關鍵時候必須衝鋒在前。我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每一個“小我”幹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在為這場戰“疫”貢獻力量,平凡的崗位也要展現不平凡的擔當。

範書敏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雖然有些苦累,但累並快樂著,為抗疫做貢獻是每個黨員應盡的責任。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就一定能奪取疫情防控的最後勝利!

王克軍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作為一名黨員,就要不忘初心和誓言,舉黨旗戰一線,亮黨徽當先鋒,面對疫情勇於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

齊偉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2月15日晚上8點,我正在交班,看見3號樓的馬大爺走過來:“小夥子,我家液化氣沒氣了,家裡就我們老倆口,送氣的也聯繫不上,可咋辦呀?”“沒事,大爺,你坐著休息下,我幫你聯繫。”我一邊安慰大爺,一邊聯繫送液化氣的,之後又匆忙上樓去幫大爺搬空罐。馬大爺是名老軍人,看著簡陋的帳篷說:“娃呀,天下著雪,你能抗住嗎?這都快趕上我們當年行軍打仗了。”

我聽後心裡一暖,雖然我也有苦愁,父母常年有病需要照顧,妻子也要值班,兩個孩子在家只能是大孩看小孩。由於孩子無人看管,年僅三歲的小女兒在家不小心磕傷額頭,我帶她在醫院縫合包紮後,又回到值班崗位堅守。但比起老軍人馬大爺當年“天作鋪被地當床”的艱苦歲月,這些真的算不了什麼。我在心裡想:只要我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戰勝疫情,迎來明天美好的曙光!

擔 當 來 了


與此同時,北園社區、西城社區、黌學社區、教育社區、縣衙社區等執勤點,內鄉縣文廣旅局18名黨員也分別走進社區成立臨時黨支部,“我是黨員,我先上!”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服務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在疫情一線高高飄揚!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你好,請安心待在家裡,儘量不要出來走動,有什麼需要可以跟我們說。”“請問你是坐哪趟車回來的?先登記一下,疫情防控需要你支持配合。”內鄉縣電影公司支部書記、經理張新超每天堅守所在社區執勤崗位,嚴格把好卡口關。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黨有所呼,咱必有所應。”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新超作為電影公司負責人,1月25日按照縣文廣旅局要求,立即關停所屬電影娛樂城,成為內鄉縣首家關閉的娛樂場所,起到了帶頭作用。而且主動請纓,到居住的城關鎮黌學村“黃金花園”小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

“國有難,我是黨員,肯定得先上。”小區住戶較多、人員複雜,張新超和社區工作人員不辭辛苦,對153戶居民逐個走訪排查,做到戶戶心中有數。小區防控點人手較少,每天還要做好進出人員登記、測量體溫、夜晚巡邏值班等工作,雖然天氣寒冷,但已經52歲的張新超從無怨言,用實際行動發揮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張新超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我是抗疫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那麼多醫護人員、公安幹警衝在疫情重災區,面對危險不退縮,我做的這一點兒微不足道。

內鄉縣圖書館館長張惠娟、支書於柯燕,2月1日按要求到北園村卡點值班,2月2日又到增設的環城小區值班。沒有桌椅,從家裡搬來;沒有帳篷,找來一個電動三輪車遮雨;吹感冒了,回家吃點藥接著值班。副館長餘柯放棄春節假日,認真做好疫情期間各項工作的完好銜接,“閉館不閉工,服務不缺席”,體現了高度責任感。年輕黨員王雨在接到工作安排後,將兩個年幼孩子託付給家人,立即趕赴社區防疫卡點。還有胡曉慧、張曉兩位黨員,從2月1日開始堅守在商城社區和西城社區防控卡口,每天對進出人員登記消毒、測量體溫、嚴格把關。辛苦的付出換來了群眾好評,並向防控卡口送來了純淨水、電熱壺、電暖扇、方便麵等各種生活必需品。

張惠娟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防控措施細一分,群眾安全就多一分。雖然我們都是女同志,家裡事情很多,但此時國家有難,就要克服困難迎頭上。

2月15日雪花飛舞、天氣寒冷,程龍作為第一督查組成員頂著風雪,和往日一樣巡邏在路段,仔細檢查著沿街每一家商鋪關停情況,勸誡行人非必要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從大年初二至今,程龍沒休息一天,他的妻子是位老師,也在忙碌著網上教學,家裡還有一個4歲小孩需要照顧,但他服從大局、克服困難,堅持每天上崗執勤。

程龍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我雖然不是黨員,但在疫情防控中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萬德隆超市在菊潭大街中段,按規定需有序排隊進入。第二督查組的徐向梅每天都來的很早,幫助超市工作人員組織購物群眾間隔2米排隊,一個一個測量體溫和進行登記。還提醒大家:“現在疫情嚴峻,咱超市都有配送服務,大家儘量在家裡讓超市配送,這樣不是更安全嗎?”每天她總是第一個在路段執勤,晚上最後一個人也是她。“這個路段老人較多,有陽光時喜歡出來曬暖,我們一定要做好勸說和疫情防控宣傳。”徐向梅常常對同組成員細心叮囑。作為女同志的靳荷鋒,兩個孩子都在上小學,愛人在一百多公里的外地值守。她既要疫情值班,還要負責孩子的生活和網課、輔導。每天總是早早的做完飯,安排好孩子,就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對孩子感到很愧疚,可她說:“這個沒選擇,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都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第三督查組的李洪濤和在縣衙博物館工作的妻子卻上演的是一場“夫妻齊上陣”。每天在不同崗位執勤,兩人克服家庭困難,共同為抗疫出力。李洪濤不僅在路段執勤,還承擔駕駛車輛巡查任務,過度勞累使肩椎炎、腰椎炎又犯了,就在家做做理療繼續上陣。他笑著說:“我是黨員,這個時候能不上嗎?再說這點小病不礙事!”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展現出內鄉文旅人舍小家顧大家、面對疫情勇向前的擔當精神,用大愛、奉獻築起安全防線,讓百姓安心、讓群眾放心!

板場鄉青竹村、七里坪鄉蚌峪村是偏遠的深山貧困村,也是內鄉縣文廣旅局所包扶貧村。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兩個村的駐村人員克服種種困難、第一時間奔赴駐村抗疫第一線,帶領村組幹部、黨員村醫,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基礎上,全身心投入抗擊疫情阻擊戰中。消毒、排查、登記、落實隔離管控措施;對隔離人員一日兩次檢查記錄,在隔離家庭門口張貼“互不走動來往”標示;宣傳教育、值班、勸返、巡邏、疏散聚集人群、上報隔離數據信息......

村裡的值班卡點是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關鍵崗位,同時又是與外界接觸、交叉感染的風口浪尖,管控的寬與嚴直接關乎抗疫的成敗。“不漏管一車,不失控一人”是駐村工作隊的既定目標,“不懼危險、輪流值守、嚴格管控、晝夜不休”是他們的鐵定製度,即使天降雨雪、寒冷刺骨,他們也在四面透風、臨時搭建的值班點堅守崗位。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尤其是青竹村距內鄉縣城65公里,該村春節在外務工返鄉人員近百人。李喜德、宋慶宇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和第一書記,1月28日下午入戶排查過程中,發現1名長年在省外務工返鄉青年,當詢問其返鄉歸程時,他一口咬定沒有經過湖北,但說話時神色慌張、吞吞吐吐,引起他們的警覺。晚上,就和村組幹部一道入戶,對他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告訴他抗擊疫情、人人有責,不能謊報瞞報,必須實事求是,否則會害人害己,還要受到懲處。於是,他才承認回來時不僅經過湖北,而且還逗留了兩日,下午由於害怕一時糊塗說了謊,願意接受隔離……這時,他們終於長出一口氣,但也驚出一身冷汗。自2月3日起,內鄉縣啟動了一級響應,實行了最嚴的交通管制,他們在村一駐就是一個多月沒有回家。宋慶宇家中不滿兩週歲的兒子,天天哭著要爸爸,他實在想念家人、孩子了,也只能抽空打開微信視頻聊上兩句。

李喜德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一分辛苦一分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工作隊的艱辛付出,上級組織和村裡群眾一刻也沒有忘記。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縣文廣旅局、板場鄉政府、愛心企業先後到青竹村看望慰問。元宵節工作隊堅守陣地,貧困戶杜青甫送來了油饃,非貧戶吳文獻送來了餃子,貧困戶杜功四送來了青菜蘿蔔……雖然工作環境天寒地凍,但我們心裡一直暖意融融,抗疫必勝的信心更加堅定:疫情一日不除,我們將一直駐村抗疫到底,不勝不休!

使 命 來 了

每一行文字,都能帶給我們溫暖;每一段旋律,都透出堅定的力量。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新冠病毒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著內鄉文旅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內鄉縣文廣旅局沒有缺席、主動發聲,迅速成立“抗疫微信演唱會”、“抗疫微信朗誦會”兩個工作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徐向升、局長趙國浩為總策劃,第一時間組織王國慶、袁小平、李斌、肖新朝、馬欣、時運恆等編創人員,創作不同形式的文藝作品,謳歌讚美“逆行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油助力。通過電腦錄製、上傳、剪接和製作,連續推出了四期以《奮戰》、《先鋒》、《擔當》、《春暉》為主題共24個節目的內鄉縣抗疫微信演唱會。同時,策劃舉辦以《眾志成城》為主題的內鄉縣“菊鄉書聲”微信朗誦大賽,通過網上報名、參賽和評委網上打分,評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分別給予2000元、1000元、500元、200元的獎勵。並依此製作推出了三期共24個朗誦節目的內鄉縣“菊鄉書聲”抗疫微信朗誦會,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人民日報網、中國旅遊報、學習強國、河南日報、鳳凰網、今日頭條、映像網、南陽日報、南陽晚報等新聞媒體相繼報道,贏得廣泛讚譽。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疫情是冰冷殘酷的,但文藝的力量是火熱的,是溫暖人心的。內鄉縣文旅人積極投身戰“疫”創作,將抗擊疫情中的一幕幕感人場景、一個個動人故事轉化為文藝作品,致敬英雄、記錄時代。一個多月來創作了17個原創作品,每一個作品都是戰勝疫情、共克時艱的真情表達。歌曲《內鄉戰“疫”》、《疫情一線黨旗飄》、《好山好水好內鄉》,詩朗誦《先鋒》、《春天來了》、《內鄉,這場戰“疫”定能贏》,真實描寫了內鄉幹群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心,體現了全縣有令即行、令行禁止、上下一盤棋的強大執行力,再現了內鄉縣廣大黨員在疫情面前的責任和擔當。快板《打贏疫情阻擊戰》、《白衣戰士勇當先》、《愛心奉獻克難關》,情景小品《無處可藏》,戲歌《越是艱險越向前》、《抗擊疫情志更堅》、《眾志成城克難關》,為所有面對疫情逆行而上的勇士鼓勁,向奮戰抗疫一線以及奉獻愛心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宛梆演唱《團結一心抗疫情》、《黨員奮戰第一線》、《嚴把哨卡守家門》、《春和景明花盛開》,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鄉宛梆”音樂元素融入其中,突出地方特色,用宛梆的特有形式為疫情防控鼓勁吶喊。還有改編創作的內鄉版歌曲《勇士》、《不屈中華》、《雪白的愛》、《我愛你中國》、《讓世界充滿愛》、《紅旗飄飄》、《祖國不會忘記》,以真摯樸素、鏗鏘有力的聲音,向“最美逆行者”表達崇高的敬意!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袁小平作為創作人員,接到任務後快速行動,加班加點進行創作,17個原創作品中她一人就佔9個。因為連續作戰,腰間盤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疼得坐不下去直不起腰,加上任務重、心裡急,又引起蛇膽瘡後遺症復發,右半身不停地跳著疼痛,折磨得坐臥不安。腰疼得坐不下,她就貼上膏藥躺到床上,用手機翻看信息、收集素材。因為年齡大、記憶力差,就在床頭放上紙和筆,把看到抗疫一線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記在紙上、進行構思,然後坐到電腦前敲擊鍵盤。實在疼得忍不住了,就躺床上歇一會再起來創作。局領導勸她休息,她說:“關鍵時期我不能抱病在家,那也不是我的性格。我已經54歲,明年就要退休了,能和大家一起並肩作戰,為抗擊疫情出把力,我感到很自豪。我要創作更多的作品鼓與呼,小車不倒只管推!”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馬欣是一名宛梆戲曲工作者,有40多年的工作經驗。這次疫情初始,單位停止了一切演出活動,他也宅在家裡每天觀看新聞了解情況。當看到疫情蔓延,那麼多逆行者不顧個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線,心裡非常感動。就在此時,局裡決定發揮文藝力量,以微信演唱會形式助力抗疫,宛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應通過演唱加油鼓勁。接到通知後,他立刻行動起來,利用原有的宛梆唱腔音頻填寫唱詞,不分晝夜反覆修改,先後創作了宛梆戲曲《團結一心抗疫情》、《黨員奮戰第一線》和《嚴把哨卡守家門》。 由於第一次嘗試微信視頻錄製,創作和製作中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就音樂伴奏來說,不能用樂隊集中錄音,只能用原來的伴奏音頻來套詞,所以選好曲目很關鍵,必須選有號召力和富有真情實感的旋律來寫詞,切切實實反映出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蹟。有時一個字、一句詞要顛過來覆過去,有時詞句與音符對應不好就徹夜不眠,半夜突然想起就立即翻身下床記錄下來,插上耳機反覆試聽試唱,最終達到自己滿意。家裡人對他開玩笑說:“平時你一年四季起早貪黑下鄉演出,這次宅家可好好歇歇哩,你倒快成神經病啦。”創作過程中,他還多次冒著風險,深入抗疫一線蒐集素材,瞭解防控情況和措施,用心去記錄,用真情去創作。在演員學唱方面,他與每個演員用錄音和視頻的方法一句一句的教,認真講述每句唱詞的內涵和感情,啟發演員用真實的感受去唱去表演,達到好的效果。

馬欣說——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抗擊疫情不是隻喊喊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用實際行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能做多少貢獻就做多少貢獻。只要我們團結一心、敢於擔當、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戰勝疫情,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星星微芒,匯聚成光。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內鄉文旅人全情投入、爭分奪秒,在網上開闢“第二戰場”,短時間內輸送了大量精神食糧,以文藝作品助力疫情防控,用文藝之光凝聚內鄉抗疫力量!

春 天 來 了


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持續向好。3月11日,內鄉縣安全有序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秩序。3月13日,內鄉縣文廣旅局召開全縣旅遊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會議,重點對旅遊企業的疫情防控措施、安全生產、宣傳營銷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下發《內鄉旅遊企業恢復營業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全縣旅遊企業復工復產做到“三要”: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全力推進旅遊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大宣傳,用好新媒體,全面提升旅遊知名度。要措施到位,把好安全質量關,促進旅遊事業平穩有序。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內鄉縣文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的《關於支持旅遊企業戰勝疫情穩定發展的通知》,對旅遊企業投融資、項目爭取、民宿發展、新媒體宣傳、景區營銷、旅行社大團獎勵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幫助旅遊企業共渡難關。對全國醫務工作者、抗疫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出臺門票免費政策,各旅遊景區也結合實際,分別對醫務人員家屬、人民解放軍、公安幹警、抗疫志願者等提供各種優惠措施,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目前,內鄉縣衙、雲露山、二龍山等3個國家4A級景區已恢復對外開放,其它景區也在積極準備中。3月17日,內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文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霞還專門帶領縣文廣旅局、縣衙博物館和馬山口鎮政府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實地到4A級景區雲露山考察督導,深入瞭解景區恢復對外開放後面臨的困難問題,指導景區穩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同時,內鄉縣文廣旅局加大旅遊企業復工復產督導力度,明確各景區由一名副局長帶隊、局執法大隊不間斷督導,對景區的各個接待環節(如遊客中心、觀光車、衛生間等公共場所和員工的消毒防護,醫務室的應急處置,遊客網上購票、遊客防疫宣傳、後勤保障等),制定具體嚴格的防控措施和應急預案,確保復工復產有序開展。

我們的名字叫“內鄉文旅人”


春暖花開,勝利可期。正如內鄉文旅人在詩歌《春天來了》中寫道:湍河岸的柳絲綠了,寶天曼的山花開了;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了。讓我們相約花叢間、相約田野中,不負韶光不負春,歡歌笑語唱起來!



內鄉縣文廣旅局 王國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