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崇禎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至北京城,崇禎皇帝走投無路,最終選擇了自盡。臨死前,陪在他身邊的,也只有那個忠心的太監王承恩。崇禎死前留下“血書”給李自成: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大意就是說自己被臣下誤導,斷送了大明江山,沒臉見列祖列宗於九泉之下,故而才摘去皇冠、長髮遮臉,飲恨而終。最後他還懇請李自成不要傷害百姓。寥寥數語,卻飽含了無盡的淒涼和滄桑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其實,崇禎在繼位之初還是有諸多優勢的:

性格方面

他年輕、果敢,而且心機縝密,能誘使魏忠賢扶他上位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還能在魏忠賢的眼皮底下發展起自己的勢力,更是讓人驚歎不已。單從這些來看的話,崇禎確實具備了一位好皇帝所應該擁有的魅力;

內政方面

崇禎皇帝也曾懷有無限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重振萎靡的大明王朝,因此,他一上任就用雷霆手段扳倒了天怒人怨的魏忠賢及其“閹黨”。這既表明了自己的姿態,又在向所有勢力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對局勢的掌控,或者說,這就是一種示威和警示——魏忠賢我都扳的倒,更何況其他人?

扳倒魏忠賢,確實為崇禎加分不少,一時間,甚至還出現了“中興之君”的美譽。然而,遺憾的是,崇禎的一生好像也只有“扳倒閹黨”算是一個亮點,除此之外,還真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外患方面

崇禎時期的外患主要來源於兩個方向:倭寇和後金。其他諸如越南、朝鮮等國家,由於常年的藩屬國關係,已經對中原王朝產生了依賴,不會輕易背叛,就像朝鮮,在明朝制約後金發展上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倭寇在當時已經得到遏制,雖然偶有騷擾,但已經形不成什麼氣候;而後金,前有袁崇煥、後有毛文龍,一時間也無法對大明形成直接威脅;

崇禎初期,“內憂外患”的勢頭沒有繼續蔓延,這給了崇禎充足的時間來對現行的國家政策進行調整和變革,但是,急於求成的他卻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或者說,他雖然看到了這個契機,卻走錯了方向。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崇禎的失誤主要歸咎為以下三點:

錯誤一:急於扳倒魏忠賢

扳倒魏忠賢對新登基的崇禎皇帝來說意義重大,不僅是自己能力的一種體現,更是重新確立了皇權的威嚴、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在清理“閹黨”之前,崇禎卻忽視了其餘勢力的存在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閹黨”在魏忠賢的統帥下大權獨攬、胡作非為,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人們卻沒有想過,“閹黨”究竟代表著誰?魏忠賢嗎?不,“閹黨”代表的其實是皇權。傳統意義上,能代表皇權的人只有三種:皇帝、太子和皇后!歷史也證明,但凡是和皇權過不去的大臣,往往都沒有什麼好結果,“東林黨”也不例外。

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時,對朝事厭倦,群臣之間開始拉幫結派,他們以過激驚人的言論為時尚,借國本之爭,指斥宮禁。宰輔大臣被言官彈劾攻擊,常常被迫稱病引退。吏部尚書顧憲成在東林書院講學,政治上受到迫害的那些士大夫多依從他,“東林黨”就此產生。後來"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發生,政局不穩,“東林黨”開始逐漸成為舞臺上的主角。

“東林黨”在成立之初是嚴禁討論國家政務的,而且對於書院人員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後來隨著依附東林書院的人數越來越多,三教九流、魚目混雜,“東林黨”的性質也隨之發生“質變”,由“文學交流”演變成對權力的爭奪,最終,如願以償地掌握了大權。“東林黨”好嗎?對不起,它也只不過是明朝末年無數參與黨爭的派別之一,好與壞,很難輕易下結論。像最早鎮守遼東、抵抗努爾哈赤的熊廷弼等人,都是被“東林黨”迫害,最終被罷官下獄的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作為一個皇帝,必須深諳“平衡之術”,當出現“一家獨大”的時候,就需要扶持起能與之抗衡的一方勢力。可在當時,放眼朝堂,根本沒有這種潛在勢力,於是,明朝皇帝不得不學習一下漢朝的經驗,扶持最貼身的太監當權(漢朝嚴格來講,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間的交替),這才成就了魏忠賢。因此,“閹黨”可以被我們看成是皇帝制衡“東林黨”的一個工具;

另外一點,魏忠賢的罵名來源於他掌權時大肆清理“東林黨”,這是“黨爭”的必然,就像魏忠賢倒臺時“東林黨”大肆殺戮“閹黨”一樣。魏忠賢被罵的體無完膚,“東林黨”就比他好嗎?再說了,魏忠賢當權時,在國事面前可是不敢懈怠的。袁崇煥並沒有投靠魏忠賢,但是,魏忠賢深知袁崇煥在遼東的作用,故而,他不敢輕易調換袁崇煥,更別說罷免了。可是魏忠賢死後,“東林黨”卻將袁崇煥彈劾的體無完膚,最終以悲劇落幕。所以說,一紙半文很難對魏忠賢做出客觀的評價

崇禎上臺之後,在沒有找到“閹黨”替代者的時候,就迅速扳倒魏忠賢,看似“眾望所歸”、“大快人心”,但同時,也打破了朝堂間的平衡,讓“東林黨”失去了最後一個掣肘,變得無所顧忌、甚至是變本加厲。這一切,都是崇禎皇帝始料不及的,這一切,都為日後朝堂的混亂埋下隱患;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錯誤二:疑心病

說到“疑心病”,這可能是歷史上所有皇帝的共性之一,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雍正皇帝。其實,崇禎的疑心病一點也不比雍正的少,這從以下幾個數字就能看出:

崇禎在位17年,先後任命過49位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這要遠遠高於歷史上其他任何一位皇帝,甚至比某些王朝的大學士數量都多。走馬觀花式的任命,一方面,說明崇禎在政治上的短見和淺薄,無法做到“知人善用”;另外一方面,這也凸顯了崇禎“強國”的迫切心理,太急於求成;

崇禎在位17年,先後處決了2位大學士、7位總督、11位巡撫,那些被流放的尚書、侍郎更是達到70人之多;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按照《明史》記載,崇禎執政14年,被關押在大牢裡的三品以上官員就達到147人。要知道,崇禎時期全國官員的數量雖然有1萬人之多,但是,3品以上的也只有900人左右。被關進去了147人,這個比例確實有點大。用“鐵打的皇帝、流水的官”來形容這種局面再合適不過;

當然,這種“疑心病”的習慣也為他帶來了惡果,朝堂愈加混亂,人人自危。尤其是在袁崇煥一事上,他的草率直接導致了遼東的失守,大明再也找不出可以阻止清兵的人。

崇禎將他的這種行為稱為“整頓吏治”,但更像是聽信讒言之後的一種“情緒化”發洩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錯誤三:反覆無常

崇禎的反覆無常在宦官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崇禎在扳倒魏忠賢之後,曾下旨:限制宦官出城、解除宦官兵權!但根深蒂固的黨爭並沒有隨著魏忠賢的倒臺而終結,相互彈劾、相互拆臺的事情屢有發生,更嚴重的是各部門之間遇到事情相互推諉、相互指責。表面上依然在運轉的國家,效率已經大打折扣!

經過反思,崇禎決定重新啟用宦官、培植鷹犬,讓東廠和錦衣衛這樣的機構重新發揮效用。於是,他開始大肆招收宦官,在他自盡時,明朝宦官的數量達到了破紀錄的10.3萬人,這簡直就是一支軍隊。他先後派遣太監王應朝監視京城軍隊、太監馮元升對全國軍隊數量進行核實、太監呂直以“欽差大臣”的身份替皇帝前去慰問各門的守城將士,後來又直接提拔呂直提督九門。即便如此,崇禎皇帝好像覺得意猶未盡,在崇禎四年又恢復了太監“監軍”的制度,並賦予太監極大的權力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太監這個群體,在經過魏忠賢事件短暫的潛伏後,再次死灰復燃,成為大明朝的核心力量之一!這些人吹毛求疵、無中生有,利用崇禎的信任不斷打壓朝堂官員。在戰事上,由於太監的瞎亂指揮,明朝軍隊節節敗退,而李自成的義軍和清兵則在不斷擴大戰果。

與其說是崇禎重用宦官,倒不如說崇禎被自己一連串的低級操作給逼的沒有退路。選擇宦官,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上位之初優勢明顯,為何崇禎皇帝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尾聲

由此可以看出,崇禎上臺前就缺乏相應的執政理念,對於大明朝的整體局勢沒有一個宏觀、且長遠的規劃。扳倒魏忠賢、肅清“閹黨”,使朝堂秩序失去平衡;聽信讒言、處決袁崇煥,無異於自毀長城;最後竟然又歇斯底里地大量啟用宦官為自己服務,這完全推翻了他執政之初所秉承的原則。前後不一的作為,讓剛剛樹立起來的權威再次煙消雲散。

隨著局勢的惡化,崇禎對內、對外都徹底失去了有效的掌控......

按照歷史規律,明朝的滅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崇禎繼位後,政治上的不成熟和態度上的盲目樂觀,致使其對形勢的發展接連出現錯誤的預判,在自毀前程的同時,也親手埋葬了大明王朝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