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至北京城,崇祯皇帝走投无路,最终选择了自尽。临死前,陪在他身边的,也只有那个忠心的太监王承恩。崇祯死前留下“血书”给李自成: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大意就是说自己被臣下误导,断送了大明江山,没脸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故而才摘去皇冠、长发遮脸,饮恨而终。最后他还恳请李自成不要伤害百姓。寥寥数语,却饱含了无尽的凄凉和沧桑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其实,崇祯在继位之初还是有诸多优势的:

性格方面

他年轻、果敢,而且心机缜密,能诱使魏忠贤扶他上位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还能在魏忠贤的眼皮底下发展起自己的势力,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单从这些来看的话,崇祯确实具备了一位好皇帝所应该拥有的魅力;

内政方面

崇祯皇帝也曾怀有无限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振萎靡的大明王朝,因此,他一上任就用雷霆手段扳倒了天怒人怨的魏忠贤及其“阉党”。这既表明了自己的姿态,又在向所有势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对局势的掌控,或者说,这就是一种示威和警示——魏忠贤我都扳的倒,更何况其他人?

扳倒魏忠贤,确实为崇祯加分不少,一时间,甚至还出现了“中兴之君”的美誉。然而,遗憾的是,崇祯的一生好像也只有“扳倒阉党”算是一个亮点,除此之外,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外患方面

崇祯时期的外患主要来源于两个方向:倭寇和后金。其他诸如越南、朝鲜等国家,由于常年的藩属国关系,已经对中原王朝产生了依赖,不会轻易背叛,就像朝鲜,在明朝制约后金发展上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倭寇在当时已经得到遏制,虽然偶有骚扰,但已经形不成什么气候;而后金,前有袁崇焕、后有毛文龙,一时间也无法对大明形成直接威胁;

崇祯初期,“内忧外患”的势头没有继续蔓延,这给了崇祯充足的时间来对现行的国家政策进行调整和变革,但是,急于求成的他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或者说,他虽然看到了这个契机,却走错了方向。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崇祯的失误主要归咎为以下三点:

错误一:急于扳倒魏忠贤

扳倒魏忠贤对新登基的崇祯皇帝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自己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重新确立了皇权的威严、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在清理“阉党”之前,崇祯却忽视了其余势力的存在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阉党”在魏忠贤的统帅下大权独揽、胡作非为,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人们却没有想过,“阉党”究竟代表着谁?魏忠贤吗?不,“阉党”代表的其实是皇权。传统意义上,能代表皇权的人只有三种:皇帝、太子和皇后!历史也证明,但凡是和皇权过不去的大臣,往往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东林党”也不例外。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对朝事厌倦,群臣之间开始拉帮结派,他们以过激惊人的言论为时尚,借国本之争,指斥宫禁。宰辅大臣被言官弹劾攻击,常常被迫称病引退。吏部尚书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政治上受到迫害的那些士大夫多依从他,“东林党”就此产生。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政局不稳,“东林党”开始逐渐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东林党”在成立之初是严禁讨论国家政务的,而且对于书院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后来随着依附东林书院的人数越来越多,三教九流、鱼目混杂,“东林党”的性质也随之发生“质变”,由“文学交流”演变成对权力的争夺,最终,如愿以偿地掌握了大权。“东林党”好吗?对不起,它也只不过是明朝末年无数参与党争的派别之一,好与坏,很难轻易下结论。像最早镇守辽东、抵抗努尔哈赤的熊廷弼等人,都是被“东林党”迫害,最终被罢官下狱的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作为一个皇帝,必须深谙“平衡之术”,当出现“一家独大”的时候,就需要扶持起能与之抗衡的一方势力。可在当时,放眼朝堂,根本没有这种潜在势力,于是,明朝皇帝不得不学习一下汉朝的经验,扶持最贴身的太监当权(汉朝严格来讲,就是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交替),这才成就了魏忠贤。因此,“阉党”可以被我们看成是皇帝制衡“东林党”的一个工具;

另外一点,魏忠贤的骂名来源于他掌权时大肆清理“东林党”,这是“党争”的必然,就像魏忠贤倒台时“东林党”大肆杀戮“阉党”一样。魏忠贤被骂的体无完肤,“东林党”就比他好吗?再说了,魏忠贤当权时,在国事面前可是不敢懈怠的。袁崇焕并没有投靠魏忠贤,但是,魏忠贤深知袁崇焕在辽东的作用,故而,他不敢轻易调换袁崇焕,更别说罢免了。可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却将袁崇焕弹劾的体无完肤,最终以悲剧落幕。所以说,一纸半文很难对魏忠贤做出客观的评价

崇祯上台之后,在没有找到“阉党”替代者的时候,就迅速扳倒魏忠贤,看似“众望所归”、“大快人心”,但同时,也打破了朝堂间的平衡,让“东林党”失去了最后一个掣肘,变得无所顾忌、甚至是变本加厉。这一切,都是崇祯皇帝始料不及的,这一切,都为日后朝堂的混乱埋下隐患;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错误二:疑心病

说到“疑心病”,这可能是历史上所有皇帝的共性之一,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就是雍正皇帝。其实,崇祯的疑心病一点也不比雍正的少,这从以下几个数字就能看出:

崇祯在位17年,先后任命过49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这要远远高于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位皇帝,甚至比某些王朝的大学士数量都多。走马观花式的任命,一方面,说明崇祯在政治上的短见和浅薄,无法做到“知人善用”;另外一方面,这也凸显了崇祯“强国”的迫切心理,太急于求成;

崇祯在位17年,先后处决了2位大学士、7位总督、11位巡抚,那些被流放的尚书、侍郎更是达到70人之多;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按照《明史》记载,崇祯执政14年,被关押在大牢里的三品以上官员就达到147人。要知道,崇祯时期全国官员的数量虽然有1万人之多,但是,3品以上的也只有900人左右。被关进去了147人,这个比例确实有点大。用“铁打的皇帝、流水的官”来形容这种局面再合适不过;

当然,这种“疑心病”的习惯也为他带来了恶果,朝堂愈加混乱,人人自危。尤其是在袁崇焕一事上,他的草率直接导致了辽东的失守,大明再也找不出可以阻止清兵的人。

崇祯将他的这种行为称为“整顿吏治”,但更像是听信谗言之后的一种“情绪化”发泄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错误三:反复无常

崇祯的反复无常在宦官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崇祯在扳倒魏忠贤之后,曾下旨:限制宦官出城、解除宦官兵权!但根深蒂固的党争并没有随着魏忠贤的倒台而终结,相互弹劾、相互拆台的事情屡有发生,更严重的是各部门之间遇到事情相互推诿、相互指责。表面上依然在运转的国家,效率已经大打折扣!

经过反思,崇祯决定重新启用宦官、培植鹰犬,让东厂和锦衣卫这样的机构重新发挥效用。于是,他开始大肆招收宦官,在他自尽时,明朝宦官的数量达到了破纪录的10.3万人,这简直就是一支军队。他先后派遣太监王应朝监视京城军队、太监冯元升对全国军队数量进行核实、太监吕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替皇帝前去慰问各门的守城将士,后来又直接提拔吕直提督九门。即便如此,崇祯皇帝好像觉得意犹未尽,在崇祯四年又恢复了太监“监军”的制度,并赋予太监极大的权力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太监这个群体,在经过魏忠贤事件短暂的潜伏后,再次死灰复燃,成为大明朝的核心力量之一!这些人吹毛求疵、无中生有,利用崇祯的信任不断打压朝堂官员。在战事上,由于太监的瞎乱指挥,明朝军队节节败退,而李自成的义军和清兵则在不断扩大战果。

与其说是崇祯重用宦官,倒不如说崇祯被自己一连串的低级操作给逼的没有退路。选择宦官,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上位之初优势明显,为何崇祯皇帝却将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尾声

由此可以看出,崇祯上台前就缺乏相应的执政理念,对于大明朝的整体局势没有一个宏观、且长远的规划。扳倒魏忠贤、肃清“阉党”,使朝堂秩序失去平衡;听信谗言、处决袁崇焕,无异于自毁长城;最后竟然又歇斯底里地大量启用宦官为自己服务,这完全推翻了他执政之初所秉承的原则。前后不一的作为,让刚刚树立起来的权威再次烟消云散。

随着局势的恶化,崇祯对内、对外都彻底失去了有效的掌控......

按照历史规律,明朝的灭亡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崇祯继位后,政治上的不成熟和态度上的盲目乐观,致使其对形势的发展接连出现错误的预判,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亲手埋葬了大明王朝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