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的武艺在梁山究竟如何?真的只是平手大王吗?

渺云生


双鞭呼延灼是高太尉举荐,宋徽宗钦点的征讨梁山的大将。因为是河东名将呼延赞之后,武艺高强,宋徽宗十分欣赏,御赐了一匹踢雪乌骓战马,寄予厚望,期待他马到成功。

呼延灼似乎也没有辜负“圣望”,轰天雷、连环马让梁山吃尽苦头。但是,呼延灼毕竟势单力孤,难以招架梁山群虎的攻击与智多星的计谋。到头来,被梁山杀得片甲不留,孤身一人逃到了青州。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呼延灼又遭遇三山阻击,最终被梁山生擒活捉,无奈接受宋江投降邀请,一代名将之后就此做了草寇强盗。在梁山大聚义大排名时,呼延灼以上应“天威星”身份对号入座,高居第八名,五虎将第四名。

那么,呼延灼的排名是否虚高呢?是否果然如题主所言,是一个平局大王而武艺不是特别高强呢?

呼延灼果然是平局大师

呼延灼率兵到了梁山,这回,宋江亲自点将,排兵布阵。梁山总共调集五路人马,分别由秦明、林冲、花荣、扈三娘、孙立带队,与呼延灼展开车轮战。从宋江的布阵来看,是非常重视呼延灼的。这是因为,吴用有言在先,说是:

我闻此人,祖乃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之后,嫡派子孙。此人武艺精熟,使两条铜鞭,人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吴用高度肯定了呼延灼的武功,施耐庵也在呼延灼出场时,给予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超一流评价。这些,都说明呼延灼的武功是十分厉害的,也极善于阵战。

战斗打响后,韩韜打头阵,与梁山军马照面。梁山这边是秦明杀到,二十回合后,韩韜力怯败走。此时,呼延灼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骓”,咆哮嘶喊,来到阵前。秦明正待接战,第二拨人马早已到来,豹子头林冲挺丈八蛇矛接住呼延灼厮杀。书中写道:两个正是对手:鎗来鞭去花一团,鞭去鎗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这是《水浒传》中级别相当高的一场单挑,对阵双方是五虎将第二名和第四名。施耐庵说,这两人正是对手,因而,五十回合后,打成了平手。《水浒传》写阵战有个特点,基本上是五十回合难决高下时,便被判平局,不再打下去了。所以,林冲、呼延灼之战也是被裁判施耐庵以平局叫停。

此后,呼延灼与花荣打了三个回合,却被扈三娘前来搅局,没能再打下去。而呼延灼却在十合之上,一鞭将扈三娘吓走,取得了出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接下来,一场让孙立扬名立万的战斗打响了。双方以鞭对鞭,杀了个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宋江看了,喝采不已。不过,这场战斗只打了三十个回合,又被施耐庵判为平局。这一仗,呼延灼虽然没有败,而孙立可谓大获全胜。以单鞭对双鞭不说,很多读者因为这一场单挑,便认定孙立具备五虎将水平,没进天罡便是宋江打压了。

其实,宋江很是欣赏孙立,《水浒传》中宋江为几个战将喝彩过?孙立够不够五虎将水平,裁判施耐庵心里有数。上面讲到,《水浒传》单挑以五十回合为限,打到这个回合数,才被认定为真正的平局,而且,基本上是在双方超一流的战斗中才有回合极限的描写。书中写过一次秦明与索超打到二十回合不分胜败,但却是韩韜放箭打断了这场单挑而已。呼延灼、孙立之战只打了三十个回合,施耐庵表达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桃花山下继续平局表演

呼延灼在梁山与四人单挑,取得了一胜三平的战绩(花荣的三个回合姑且以平局计)。这样的战绩,确实是平局大师了。事情还没有结束,桃花山下,呼延灼继续平局表演。

先是桃花山周通挑战呼延灼,六七个回合就败走了。李忠接着打,打到十个回合,打虎将见不是头,拨马败走。这两仗,似乎也可看出呼延灼的战力,此人还是很能打的,能赢的便很快的赢了下来。不过,当二龙山的人马杀到后,呼延灼又开始了平局之战。

接到桃花山求救消息,鲁智深、杨志、武松全部赶到,花和尚更不答话,一马当先直取呼延灼。两大高手在桃花山下展开大战。四五十回合之后,不分胜败。双方歇马时,呼延灼暗暗称奇,说这和尚恁地了得。有读者说,呼延灼这是认输了。其实不然,五十回合已经打到《水浒传》单挑极限了,按施耐庵的“竞赛规则”,必须要暂停的。所以,呼延灼经过稍歇后,又开始叫板,定要与贼和尚见个输赢。

鲁智深却待出马再战,杨志却手心发痒,挥刀杀向呼延灼。两人还是打到四五十个回合没见输赢,呼延灼再一次暗暗称奇——注意,这也不是呼延灼认输了,除了规则限制外,却是杨志先卖个破绽拨回马,跑回本阵。杨志也没有输,因为,呼延灼知道此人武功高强,勒住马不追。

呼延灼见二龙山的头领很厉害,知道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就暂时退兵了。呼延灼带兵刚到青州城下,就遇到孔明孔亮带着白虎山人马去救叔叔孔宾。呼延灼上前与孔明交手,二十回合便活捉了毛头星。

桃花山之战,呼延灼的战绩是三胜两平。但是,当施耐庵转过笔锋写孔亮去梁山报信的时候,呼延灼在没有裁判在场的情况下,又与二龙山人马交锋了三五次。杨志说,这三五次交战,双方各无输赢——倒霉的呼延灼又给自己的战绩簿上添了三五次平局。

宋江、吴用带着梁山人马到青州后,便不再与之单挑,而是用计活捉了呼延灼。从此,呼延灼便很久没有上阵单挑,直到攻打东昌府的时候,出马去战没羽箭张清,没等近身,便被张清一石子打中手腕,就此退回本阵。

呼延灼得感谢吴用用计,也得感谢张清提前飞石,否则,又将有几笔平局入账。如此一来,“平局王”便铁定坐实了。

绿野老道评《水浒传》从来不依续书,更不讲呼延灼大战金兀术等水浒传以外的事情。所以,总结下来,呼延灼成绩单上,总共有8-10次平局,够他喝一壶的了。

说呼延灼平局王不公平

双鞭大将的平局确实够多的,梁山之上恐怕无人能敌。但是,若以此评价呼延灼的武功,甚至以平局的数量来质疑他是否具备五虎将的实力,却是大大的不公平。

首先,梁山好汉中,谁有呼延灼打的仗多?谁又如呼延灼那样,与这么多高手单挑过?关胜是五虎将第一名,打过几仗呢?林冲够狠的,但也只与杨志、呼延灼这两次超一流的单打独斗。鲁智深打得够多的了,先后与史进、杨志、呼延灼这些交过手。但是,每人只打了一次。呼延灼在桃花山下,与二龙山明着打了两仗,暗地里又搞了三五次,谁又像呼延灼这样,如此多又如此频繁的与高手单挑呢?

当然,还有一个秦明,先后单挑过花荣、栾廷玉、索超、史文恭,然而,秦统制却是有过两次败绩呢。

其次,梁山好汉中与高手对决,谁赢过?林冲战杨志是平局,鲁智深也没在史进(饥饿状态下)、杨志、呼延灼面前得过便宜。花荣除了阵上暗箭伤人外,也没有赢过一个超一流高手。所有的五虎将、八骠骑,乃至步军头领,谁有过相互之间对阵得胜的记录?谁又在与史文恭、栾廷玉这样的高手对决中有过胜绩?

所以说,如果把呼延灼搞成平局王,那么,梁山所有的超一流甚至一流高手都是平局小王、二王、三王、四王什么的。

施耐庵这样写平局,其实是要保证梁山好汉一个不少的参加最后的大聚义。即便是呼延灼与李忠、周通、孔明这样的低档次好汉交手,也不让他以阵斩的方式结束战斗。若非如此,梁山岂不是聚不齐一百单八将了?

同时,施耐庵不写神剧,诸如史文恭、栾廷玉,以及大名府两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李成、闻达,都没有被梁山好汉阵斩——敌人的强大才能更显出梁山好汉的英雄本色。

假如一定要评出一个梁山平局王,其实还有一人与呼延灼有得一拼,此人便是青面兽杨志。杨志先后与林冲、索超、鲁智深、呼延灼三大超一流高手打过,一场都没有赢,都是打到“规则”极限被施公叫停。而且,杨志与呼延灼一样,被张清一石子打中头盔,伏鞍逃回本阵。

因而,梁山好汉以平局见长,本来就是施耐庵为了完成梁山大聚义、显示梁山英雄气概的有意之为,谁也不是“平局王”。因而,呼延灼的武功实力是超一流水准,排名梁山五虎将第四名,是其实力的体现,没有任何问题。


绿野萍踪01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也好,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好,你会发现高手对决要么是平手,要么被拉开,要么玉石俱焚。呼延灼屡屡与高手对敌,皆成平手,这本身就彰显了他的实力,也给了他一流战将的名分。

呼延灼是名将之后,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没有打赢林冲、杨志、鲁智深,反过来看,林冲、杨志和鲁智深也都没能打赢呼延灼不是吗?我们再看结局,林冲和杨志都不得善终,鲁智深心如死灰,而呼延灼呢,回归朝廷后每日随驾操练,其后更是率领军队,大破金兀术。

你会发现,作者有意将水浒人物艺术化,虚构的成分居多,同时又要兼顾历史真实,而呼延灼刚好成了作者的支点和手中的丝线。虽说官场名气不及关胜,江湖名气不及林冲,但呼延灼绝对是个实力派,各方面素质都比较过硬。


上头派掌门


呼延灼吊的一逼,梁山好汉中几乎没有什么对手,不要小看他,他无论是身份地位(上梁山前)还有武艺都比林冲还高,说岳全传中已经八十几岁了为了掩护岳飞依然力战金兀术,最后力竭而亡。


大大大表哥视频


呼延灼是正规军出身,打仗按照章法,规矩。

其他好汉大多野路子,不按套路出牌,单打独斗可以逞英雄,排兵布阵只是乌合之众。所以,跟呼延灼不是一个层次。


红云文化社


根据诸多战绩评判,至少位梁山五第三位。即第一关胜,第二林冲,第三呼延灼。


东方礼赞


一流、非超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